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黄梅国际育才高中光之歌黄梅国际育才高中光之歌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作书目《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1;《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6;《围城》(长篇小说)1947;《谈艺录》(诗话)1948,;《管锥篇》(1-4册,文论)1979;《七缀集》(文论集)1985。《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课文研读•阅读全文,初步感知,勾画关键句•分段细读谈中国诗立场比较文学理由居高临远作用对本国诗尽职论证方法引用勒莱克:作概论就是傻瓜司空图: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类比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能力的人就像科学家。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抒情诗戏剧史诗-------戏剧---------抒情诗规律早熟一蹴而至最高境界早衰缺乏变化,逐渐腐化论证方法类比绘画哲学比喻没有底的造房子(引用)思考讨论:中国诗的特点特点(一):篇幅短小原因一篇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诗体适配诗心论证方法引用爱伦坡的主张比喻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声韵里的轻鸢剪掠诗人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家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每把眉眼颦蹙对比易见里望见无垠贵乎尖刻斩截特点(二):富于暗示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空泛连着确切听不见的更美中国外国(中外诗人的诗论很接近)论证方法引言严羽欧阳修白居易王士桢柳宗元李白贾岛刘希夷王勃赵嘏鲍照魏尔金济慈维莱拜伦惠特曼比喻怀孕的静默哈姆莱特的静默特点(三):笔力轻松,词气安和原因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文人的话,是谈话,不是演讲论证方法比喻、对比蜘蛛网之于钢丝网像乐队合奏像吹芦管狂起来只不过凌风出尘狂起来拔木转石的力兽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不是野蛮犬吠,像良心的声音又静有细特点(四)题材数量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比较)内容风格内容相同作风暗合(比较)例证中国的陶渊明罗马的霍瑞斯口吻方面外国的歌德、格雷中国的陶潜、杜甫田园方面比较研究后的结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中有西方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增加对本国诗的热爱文章结构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交待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第三部分(第3段至8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第一层,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层,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层,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第四部分(第9段)。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主题归纳: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论证方法:比喻不管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都是人(共同点)北京狗与西洋狗(异中有同)不上“本店十大特色”的广告的当(不轻信别人的结论)家居、出门、回家(研究外国诗的过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加了甜蜜(研究外国诗的作用)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地愿望而苦恼心伤!致大海普希金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地船只就会覆亡。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使我留在你的岸旁……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绿虑的路径?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地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哦,再见吧,大海!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地峭岩,你地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吧我带到什么地方?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致大海》与《观沧海》的异同•内容上,《致大海》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作者通过写大海抒发自己政治家、军事家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异:形式上,《致大海》是自由体诗。《观沧海》是古体诗。《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大。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本文标题:谈中国诗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1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