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建筑施工识图1、高层简介2、图纸识图3、钢筋翻样4、施工图图纸会审1、高层简介•一、高层建筑发展概述:1、高层建筑的定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3.1.2条规定:住宅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住宅首层层高不超过2.2m的架空层及辅助用房屋不计入层数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为低层和多层建筑;超过24米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二、高层建筑的发展•世界高层建筑排名:•近代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多为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突飞猛进三、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就是梁柱刚接而形成的平面结构体系。•优点:①平面布置灵活,分隔方便;②整体性好,抗震性好,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③外墙使用轻质材料,自重轻。•缺点:侧向刚度小,抗侧向变形能力差。(限制建造高度)•2、剪力墙结构体系•用钢筋混凝土墙体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则能承担各种内力的结构。•优点:①整体性好、刚度大,抗侧向变形能力强;②抗震性能好,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缺点:受楼板跨度(一般为3-8米)的限制,剪力墙间距不能过大,建筑平面布局不够灵活。•特殊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物底部有较大空间,将剪力墙底部做出框架结构,这种底框结构上下刚度突变,对抗震不利,在地震区不允许采用框支剪力墙体系。解决办法为采用部分剪力墙落地,部分剪力墙框支的结构体系。底部剪力墙布置如下:•设置原则:应将落地剪力墙设置在两端或者中央,并使纵向和横向墙体围成筒体,并在底层加大墙厚,提高混凝土等级等方法提高底层墙刚度,使上下层墙体刚度差别减小。同时上部剪力墙体系采用大跨度剪力墙布置体系,并加强过渡层楼板(转换层)的整体性和刚度(可采用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宜按主轴剪力墙方向和其他方向双向布置;抗震设计的结构应避免单向有墙的结构体系;墙肢截面应简单、规则,洞口应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宜避免墙肢刚度悬殊的洞口设置。•3、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将框架和剪力墙两种抗侧力结构结合在一起使用,或者将剪力墙围成封闭的筒体,并与框架结合起来使用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结合了纯框架和纯剪力墙的优点。•5、多筒结构(束筒和巨型筒系)•用筒体做柱,配合巨型梁的结构体系,适用超高层建筑。•4、筒中筒结构体系•由内筒和外筒组成的结构体系。内筒通常由剪力墙围成的实腹筒,外筒一般为框筒或者桁架筒。其中框筒是密柱深梁框架围成的筒体,桁架筒是筒四壁由桁架做成(更大的抗侧力结构)。•其优点最大在于其空间受力性能。可视为基础之上的悬臂结构,有更好的抗侧移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建造超高层建筑。2、图纸识图•2.1、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内容应该包括:•(1)图纸目录。每张图纸的名称、内容、编号,图纸组成等,便于查找•(2)设计说明。说明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包括设计依据:规模、面积、气象、地质条件等;设计标准:建筑标准、结构荷载等级、抗震要求;施工要求:施工技术,材料要求、新工艺做法说明等。)•(3)建筑施工图。总平面图、平、立、剖、详图。装修构造、施工要求等。•(4)结构施工图。构件布置类型、尺寸大小、构造做法•(5)设备施工图。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空调设备等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和详图。•2.2、施工图的符号:•(1)定位轴线。(点划线)基础、梁、柱、墙体等承重构件的定位轴线,便于施工定位和查阅图纸。水平左-右阿拉伯数字,垂直方向下-上英文字母。有些有分数表示的定位轴线表示主轴线(分母)的附加轴线(分子),两者一般表示构件有相连关系。•(2)标高(细实线)。以米为单位,标识小数点后三位。分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3)尺寸线(细实线)。以毫米为单位。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点、尺寸数字组成。•注意:标准规定:除标高和总平面图是以米为单位外,其余一律用毫米记•2.3、施工图的识图方法:•(1)先建筑、后结构、再设备,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对照看,其他设施图参照看。•(2)应特别注意各种矛盾。墙柱布置与建施图有无矛盾,梁的尺寸与门窗尺寸有无矛盾,结构标高与建筑标高及面层做法是否统一,结构详图与建筑详图有无矛盾,设备布置与建施图有无矛盾等。•(3)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是识图的基本顺序。从前往后看是房屋结构施工的一般顺序,也是结构施工图的编排的先后顺序。•(4)从粗到细看,从大到小处。•(5)多看设计文字说明。•(6)应注意图纸中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相关联的地方,逐一比较。例:图纸中的结构标高和建筑标高存在差异应符合装饰层的厚度;而非承重墙和门窗只在建施中有表达,结施中则没有。•2.4、建筑施工图的分类识图:•(1)平面图。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房间的排列组合、房屋的朝向。应标注房间名称、大小面积、指北针位置;门窗构件的具体位置、门的开启方向;外形和内部主要尺寸;外包尺寸、轴线尺寸、细部尺寸;标注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详图的索引位置等。•(2)立面图。室外地坪线、勒脚、台阶、雨篷、阳台、门窗、室外楼梯、墙、柱、檐口、屋顶、雨水管等;尺寸标注相对高度;建筑物两端的定位轴线和编号;外墙面装修文字说明和索引符号。•(3)剖面图。建筑物竖向空间的布置情况;建筑物被剖切到部位的高度,各层梁板的具体位置及柱墙的关系、屋顶结构形式等;表明此剖切面内垂直方向室内外各部位的构造尺寸;室内地面、楼面、顶棚、屋面等内装修做法等,尤其有些不能表达细致的地方,需用详图索引标识,再绘制详图。•2.4、建筑施工图的分类识图:•(4)墙身详图。墙身的定位轴线及编号,厚度、材料等;勒脚、散水节点详图;标准层楼层节点构造;檐口部位节点构造;图中的详图索引符号等。•(5)楼梯详图。由楼梯段、休息平台、栏杆和栏板组成,一般分为建筑图(楼梯平面图、剖面图、栏杆和踏步节点详图)和结构图,目前使用的楼梯多参考图集。•2.5、施工图的图纸会审:•2.6、结构施工图的分类识图:•2.6.1结构施工图的绘制•(1)详图法。•(2)梁柱表法•(3)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法,简称“平法”。•2.6.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1)图纸目录(G-0、1、2、3、、、)•(2)结构总说明•(3)桩基础统一说明及大样•(4)基础及基础梁平面•(5)各层结构平面•(6)其他•2.6、结构施工图的注意事项:•1、基础平面和基础梁平面图;首层内外墙及第一跑楼梯的相应位置下均应布置基础梁,按抗震设计时,沿主轴线要布置基础梁。•2、在各层结构施工图中,从板面以上剖开往下看,看得见的构件边线都用细实线,看不见的用虚线。剖到的承重结构断面应涂黑色。•3、楼板底筋注意弯钩方向,一般不标注长度,弯钩应伸入支座内。负筋在对称布置时,可采用无尺寸线标注,且应标注在钢筋下方(总长度),非对称布置时,两端同时标注(从梁中间开始记);板的跨中不出现负弯矩时,负筋从支座边伸至板内长度取值L/3(活载3倍恒载),L/4(活载不大于3倍恒载),L/5(端支座)。L为相邻两跨中较大者。双向板中负筋长度均取短跨长度的1/4.•2.6.2、结构施工图的平法实例:(图纸问题的分析与讲解)
本文标题:施工识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1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