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关于新时期加强村级治理的思考
关于新时期加强村级治理的思考——以保靖县水田河镇为例湘西州第十二次教学比赛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要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内容一、加强村级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水田河镇村级治理的主要做法三、目前村级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解决村级治理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一、新时期加强村级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新时期加强村级治理,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新农村社会的整体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领导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被弱化、被排斥和被否定的现象。•在农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当务之急。•2.新时期加强村级治理,是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村民行使主体权力的载体—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不常任,村委会成了“议行合一”的代表机构。这种制度的安排,在村级治理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面临诸多挑战。•党组织没能依法嵌入村民自治体系,是导致村民自治不能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也是村民自治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源所在。•3.新时期加强村级治理,是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乡村治理体制需要相应的转型,实行国家治理与乡村自治的共同治理,在这一过程中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但目前在农村中,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健全,村民自治难以发展。水田河镇地处保靖县东南部吕洞山区,属典型的苗族聚居地,苗族人口占90%以上,具有浓郁的苗族风情。全镇辖23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各村共配齐五大主干105人。二、保靖县水田河镇村级治理的主要做法1.坚固“主心骨”,农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有效发挥水田河镇高度重视村党组织建设,切实履行党要管党职能,定期专题研究村(社区)党建工作。2008年镇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每年补贴50多万用于保障和提高村干部待遇。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扎实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举办村干部农村治保、计生、会计等业务培训班,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村干部管理水平。有计划分批组织农村党支部书记外出考察学习。2.充实“主力军”,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3.夯实“主阵地”,村级组织的制度化管理行为进一步规范一是稳步推进村民自治。二是深入开展“两清理一规范”,即全面开展清理村级财务、清理违纪违法事件、规范村级管理三是加强农村综合治理。4.掌握“主导权”,村级组织的评价机制逐步健全镇政府出台《关于推行村(居委会)治理绩效评估的意见(试行)》,将村级工作划分为组织建设、计划生育、维护稳定、公共事业、农业农经五大共性指标,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设置特色创优个性指标,采取指标考核、领导评议、公众评议、督查核实的评估方式,对村级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各村根据《意见》出台方案,探索村级绩效评估方式方法,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1.乡镇党委政府事权与人权、财权很不对称,职能难以发挥三、目前村级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村级管理责大权小。二是与村级组织的工作关系没有理顺。三是对村级的监管考核不严格。2.村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要求很不适应,职责难以落实。一是能人不愿意干二是庸人不愿意放三是公认的人干不上四是年轻人进不来一是民主意识淡薄。二是思想道德滑坡。三是法律约束偏软。3.村民自治基础薄弱,治理水平难以提高4.村级运转经费不足,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一是集体经济薄弱。二是村级运转经费不足。三是村级负债比较普遍。四、解决村级治理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1.构建和完善多元治理的主体体系一是切实加强县委、县政府对村级治理的领导。二是切实履行乡镇党委、政府在村级治理中的重要职责。三是进一步理顺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四是充分发挥村民在村级治理中的主体作用。2.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建设一支团结务实、奋发求为的村干部队伍。二是培养和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村级后备党员干部队伍(双培双带)。三是多关心村干部。•3.加强村民自治基础,提高村级治理水平•一是增强村民民主意识。•指导村健全村级民主监督、民主理财等配套组织,规范村级组织施政用权行为;加大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力度;建立民主议事、村民听证会和“一事一议”等制度,不断拓宽村民民主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渠道;建立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全面落实村支“两委”联席会议、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席会议票决制,增强村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透明化。•二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法治建设•开展群众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开辟群众思想教育阵地、文化学习阵地、娱乐健身阵地,充分利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工具,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标语、巡回报告、文艺演出等有效载体,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三是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加强农村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水平,实现依法依规治理。4.健全完善村级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实行村干部报酬财政供给制,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建立在职定编村干部大病救助基金机制,各乡镇每两年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体检。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投入,形成逐年增长机制。整合县级部门资源,建立县直单位和乡镇统筹安排项目资金机制,实现项目资金有规划、有步骤实施。•5.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实行村级工作满意度测评。•评估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村为主”、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安全生产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防汛抗灾、耕地保护、村务公开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评估原则:奖优、治慵、治懒、罚劣•评估方式:领导评议、公众评议•评估结果运用。把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村级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发放村干部业绩考核奖励报酬的重要依据,作为村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作为村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村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谢谢,请指正!
本文标题:关于新时期加强村级治理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9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