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30《逍遥游》课件(公开课)
逍遥游《庄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归纳第一层层意: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万物都有所待;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都没有绝对自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首段段意如下: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找出第二层的中心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穷发之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不生长草木的荒原之北……将要到南海去。斥鴳嘲笑它说:“它将要到哪里去呢?……这也就是飞的极限了,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蜩鸠斥鴳鲲鹏找出第二层的中心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年大年朝菌蟪蛄众人冥灵大椿彭祖归纳第二层层意: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道春秋;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大小之辩彭祖——众人鹏鸟——斥鴳段意归纳:本段是对第一层的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小之辩”的差异,但终归都是“有所待”。作者提及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自居(蜩、学鸠、斥鴳)宋荣子列子淡泊名利、犹有未树超脱于世、犹有所待(大鹏)未达逍遥之境分析第三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如何做到“逍遥游”?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归纳第三段段意:有对世间万物的“有所待”的论述进入到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但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这些有才有智有修养的人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游”,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呢?无己: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无功: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无名:忘怀荣辱得失,褒贬任人。我们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样的人格?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老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称“老庄”。把智慧、文明看成是社会动乱的原因,主张“绝圣弃智”,把社会理想寄托于“愚而朴”的蒙昧时代。他把随命运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庄子一方面宣扬如何养生、全身,一方面宣扬人生如梦、乐死恶生。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摆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庄子生平思想产生的原因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课文鉴赏要点①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斥鴳等。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庄子》•《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第一部分: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均“有所待”。(待——凭借)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第3层:反驳蜩与学鸠:此二物也有所待,以行路备粮作喻反驳。第二部分:归纳上文,补充印证,万物“有待”,存在“小大之辩”。(辩——区别)第1层: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不及——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之意)第2层:补充印证,点明“小大之辩”第三部分:由物到人,阐明逍遥游的境界。“效”“比”“合”“征”四种人,虽有才智修养,但为功名利禄束缚,所以仍未达到逍遥游之境界。列子能御风而行,轻妙可观,但犹有所待者,还未能算是逍遥游。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无己、无功、无名,才算是逍遥游。
本文标题:30《逍遥游》课件(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1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