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第1课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第1课独树一帜的中国画•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而写意呢?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从艺术的分科来看,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洛神赋图》,介绍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理论;介绍南齐谢赫的“气韵生动”法则,是我们学生了解传统美术最重要的审美评价标准。•画家简介•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步辇图》作者简介•阎立本(约601年~673年),唐代画家,官至宰相,汉族,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人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韩熙载夜宴图》《作者简介•顾闳中,约910年生,980年逝世,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韩熙载夜宴图》卷以时间为序列,共分五段,每段以屏风巧妙隔开,前后相连又各自独立,图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构思,体现了作者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和纯熟畅达的表现力。从全图的结构上看,画家分别利用三件大的立屏将画面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内的空间深度感又通过斜置的榻、几案、屏风等物件的对称布局来表现;全图共绘了46人(女21人,男28人),有些人物频繁出现,各自的形象十分统一。韩熙载在画中出现五次,有左侧、右侧和四分之三正面,但形神不改;他气宇不凡,眉头紧蹙,忧心如焚。随着晚宴情节的发展,韩公从穿黑袍(听乐),发展到脱去黄衫(击鼓),再穿上黑袍(休息),后转入只剩一件内衣(清吹),最后又穿上黄衫(送客),韩熙载屡次更衣。韩熙载夜宴图图分五段•一、宴饮宾客,弹奏琵琶;二、舞蹈,韩熙载亲为击鼓;三、宾客散去,韩熙载与诸女伎休憩;四、熙载更衣裳后听女伎奏管乐;五、与宾客女伎调笑。用笔设色•1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2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清明上河图一郊野二虹桥三街市作者简介•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这两件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委托之作,该作品现在已经转到天津博物馆。《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作品简介•《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24.8公分),长528.7厘米(528公分),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份,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1643人,牲畜208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桥17座,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张择端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张择端的画作艺术,充分发挥写意人物画特色,画面布局紧凑,结构严谨,界画工整准确,主题突出明朗,内容生动活泼。•中国画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以至于同希腊的雕刻、法国的音乐、被誉为世界人类艺术宝库的三杰,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绘画所没有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可以看做是他对书画创作的一种观点.他认为书画作品应多采素材,多观事物,才能迸发灵感,创出奇妙之作.因而应“搜尽奇峰”.但画作亦应多磨多练,于反复磨练中不断摸索,以便将“搜尽奇峰”所产生的创作灵感和意境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作品当中.这是在“打草稿”的过程中逐渐凝练出的境界.懂得搜奇峰是懂得妙理,多打草图是能用苦功;妙理、苦功相结合,画乃大成.
本文标题: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第1课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5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