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五味子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五味子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姓名:刘海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植物病理学指导教师:高洁20080601五味子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作者:刘海龙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相似文献(6条)1.学位论文林天行辽宁省五味子有害生物鉴定及风险分析2007近年来随着五味子人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严重,极大影响了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鉴于此,本文对辽宁省五味子有害生物的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及分类鉴定,明确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首次制定了辽宁省五味子病虫害综合防治历。本研究从2004年5月~2006年10月在五味子生长期至采收期分别在辽宁省的风城、抚顺、鞍山、沈阳、辽阳和铁岭进行五味子病虫害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在辽宁省共发现5种五味子病害。即:五味子白粉病、五味子茎基腐病、五味子叶枯病、五味子日灼病和五味子霜冻害。其中白粉病和茎基腐病为真菌性病害;日灼病和霜冻害为生理性病害。2.五味子病害病原鉴定。迄今五味子病害病原种类未见系统研究报道,为此,两年来多次从辽宁省各五味子主产区采集病害标本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菌培养特性和致病性测定,参照陆家云主编的《植物病原真菌学》、魏景超的《真菌鉴定手册》、BraunU.编写的《白粉菌专论》、英国C.布斯著,(陈其瑛译)的《镰刀菌属》以及所收集的大量相关文献对五味子的真菌病害和生理病害进行了鉴定以及发生原因分析。共鉴定出了5种真菌,即:五味子叉丝壳菌(Microsphaeraschizandrae)、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茄腐镰刀菌(Fusarium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半裸镰刀菌(Fusariumsemitectum)。3.通过调查在辽宁省共发现了13种五味子害虫,即:柳蝙蛾(PhassusexcrescensButler)、女贞细卷蛾(EupoeciliaambiguellaHObner)、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苹果大卷叶蛾(ChoristoneuralongicellanaWalsingham)、外斑埃尺蛾(EctropisexcellensButler)、蓑蛾(Psychidaespp.)、大青叶蝉(Cicadellaviridis)、康氏粉蚧(Pseudococcuscomstocki)、桑白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吹绵蚧(IceryapurchasiMaskell)、苹果球蚧(RhodocoodussariuoniBorchsenius)、黑绒金龟(MaladeraorientalisMotschulsky)、蒙古灰象甲(XylinophorusmongolicusFaust)。4.五味子白粉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在对五味子白粉病田间消长过程研究中发现,5月中旬为该病害的始发期,田间植株开始零星发病;5月中旬以后,病害发展进入始盛期,6月中旬~7月中旬,病菌初侵染后已产生大量新的分生孢子,病害快速流行,进入盛发期,此期为分生孢子扩散的高峰期,病叶率、病茎率急剧上升,果实大量发病;7月中旬以后,病情开始停滞,8月中旬以后,病叶上开始产生闭囊壳,9月上旬以后闭囊壳已经普遍形成,随着气温的回落,病害发生减慢。5.五味子春孢锈菌在辽宁省的风险评估。通过对有害生物五味子春孢锈菌的风险性综合量化评估表明,该菌具有侵染力强,扩散迅速等特点,对我省五味子产业发展和资源具有潜在威胁。根据有害生物危险程度的划分标准,五味子春孢锈菌的R值为2.18,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针对五味子春孢锈菌发生危害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评估的各级数值显示,影响五味子春孢锈菌综合危险性值的主要原因是评估对象潜在的危险性和移植的可能性。通过深入分析各二级指标的评价值得出,有害生物在辽宁省分布状况、潜在经济或生态危害性、运输过程中有害生物存活率及传播方式的目标值最为重要。2.期刊论文薛彩云.严雪瑞.林天行.周如军.傅俊范.XueCaiyun.YanXuerui.LinTianxing.ZhouRujun.FuJunfan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初报-植物保护2007,33(4)通过对辽宁省多个地区的调查,发现此病害发生普遍,尤其是二年生的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严重.五味子茎基腐病在5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初为发生盛期.本文对五味子茎基腐病进行了症状描述,并对不同地点采集的病样分别进行木质部和韧皮部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害可由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茄腐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4种镰刀菌属真菌引起.针对此病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3.学位论文薛彩云五味子茎基腐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2007本文探索了五味子茎基腐病的发病规律,明确了病原,深入研究病原生物学特性,初步探讨了病害防治技术。1.病害调查发现,该病已经成为目前五味子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对辽宁省多个五味子主产区的发病调查,发现此病害发生普遍,一般发病率为2%~40%,重者甚至高达70%以上,尤其是二年生的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严重。五味子茎基腐病在5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初为发生盛期。2.病原鉴定结果表明,五味子茎基腐病病原主要为镰刀菌属真菌所致。对不同地点采集的病样分别进行木质部和韧皮部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及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害可由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茄腐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4种镰刀菌属真菌引致。尖孢镰刀菌致病力最强,其次为半裸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茄腐镰刀菌。其中,尖孢镰刀菌在四个采集地病样中均可分离到,且分离比例均为最高,为主要病原菌,其它三个病原菌并未表现出明显规律性。3.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茄腐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是一种耐高温而不耐低温的真菌,其它三种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其中半裸镰刀菌是一种较耐低温而不耐高温的真菌。四种病原菌在pH4.0~12.0均能生长,尖孢镰刀菌最适pH值为pH7.0,半裸镰刀菌最适pH值为pH6.0,其它两种病原菌最适pH值为7.0。光照对木贼镰刀菌有一定影响,光照有利于其菌丝的生长,而对其它三种菌并无影响。在碳源的利用上,麦芽糖最有利于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甘油、纤维二糖和蔗糖能促进其产孢;麦芽糖和树胶醛糖有利于半裸镰刀菌菌丝生长,蔗糖、甘油和D-半乳糖能促进其产孢;纤维二糖、树胶醛糖有利于木贼镰刀菌菌丝生长,蔗糖能促进其产孢;木糖有利于茄腐镰刀菌菌丝生长,甘油和纤维二糖等有利于其产孢。在氮源的利用上,NaNO3、NH,4H,2PO,4最有利于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L-酪氨酸能促进其产孢;NaNO,3》有利于半裸镰刀菌菌丝生长,NH,4C1、甘氨酸、(NH,4),28O,4能促进其产孢;NaNO,3有利于木贼镰刀菌菌丝生长,L.谷氨酸、L.酪氨酸能促进其产孢;NaNO,3、NH,4C1、L-谷氨酸、(NH,4),28O,4均有利于茄腐镰刀菌菌落扩展,L-酪氨酸、D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酸能促进其产孢。茄腐镰刀菌在PSA+五味子叶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为最适培养基,其它三种病原菌最适培养基均为PDA、PSA培养基;尖孢镰刀菌在PSA+五味子叶培养基上产孢最多,其它三种病原菌在查彼培养基上产孢最多。尖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孢子25℃萌发最好,木贼镰刀菌为25℃~30℃,茄腐镰刀菌为30℃。四种镰刀菌孢子最适萌发DH值均在pH6.0~7.0之间。尖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在RH75%~100%均能萌发,木贼镰刀菌RH86%孢子不萌发,茄腐镰刀菌RH81%孢子不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结果为:尖孢镰刀菌60℃,半裸镰刀菌56℃,木贼镰刀菌58℃,茄腐镰刀菌60℃。4.检测发现五味子种苗可带菌传病。通过洗涤法对五味子种子进行表面带菌检测,发现种子表面带有大量的青霉菌;采用平皿培养的方法对种子内部真菌进行检测,发现种皮携带的真菌有青霉菌、曲霉菌;种胚所带真菌主要为青霉菌、镰刀菌、曲霉菌、链格孢、根足霉。对五味子幼苗茎基部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发现此部位多带镰刀菌、链格孢和其他真菌。经鉴定,种胚内的镰刀菌为串珠镰刀菌,幼苗携带的镰刀菌为尖孢镰刀菌。5.室内药剂筛选结果发现,嘧肽菌净、甲基托布津和速克灵杀菌剂对该病害病菌抑制中浓度(EC50)小,有较好的抑制效果。4.期刊论文毛芝娟.卓华龙.杨季芳.吴雄飞.MAOZhi-juan.ZHUOHua-long.YANGJi-fang.WUXiong-fei锯缘青蟹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菌研究-台湾海峡2001,20(2)从宁波市青蟹主要养殖海区5~9月间不同症状的病蟹体内分离到6株细菌,S9901、S9902、S9903、S9904、S9905和S9906,经感染试验确定S9902、S9903、S9905和S9906均为病原菌;此4株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具1根极生鞭毛,氧化酶反应阳性,发酵葡萄糖,不产气,不发酵肌醇,对0/129试剂敏感,为弧菌属种类;经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脱羧酶、蔗糖、甘露醇发酵、6%氯化钠胨水生长、水杨素、枸橼酸盐利用等试验,根据第二代GYZ-9V系统,分别将其归为辛辛那提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4株菌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和硫酸庆大霉素等抗菌素表现出强敏感性,对诺氟沙星、磺胺甲异恶唑等中度敏感,而对头咆唑啉钠、呋喃唑酮不敏感;中草药五倍子和五味子煎出液对4株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性能.5.期刊论文毛芝娟.卓华龙锯缘青蟹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菌研究-水产科学2001,20(1)从宁波市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主要养殖海区5~9月间不同症状的病蟹体内分离到6株细菌,S9901、S9902、S9903、S9904、S9905和S9906,经感染试验确定S9902、S9903、S9905和9906均为病原菌;此4株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具1根极生鞭毛,氧化酶反应阳性,发酵葡萄糖,不产气,不发酵肌醇,对0/129试剂敏感,为弧菌属种类;经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脱羧酶、蔗糖、甘露醇发酵、6%氯化钠胨水生长、水杨素、枸橼酸盐利用等试验,根据第二代GYZ-9V系统,分别将其归为辛辛那提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4株菌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和硫酸庆大霉素等抗菌素表现出强敏感性,诺氟沙星、磺胺甲异恶唑等中度敏感,而对头咆唑啉钠、呋喃唑酮不敏感;中草药五倍子和五味子煎出液对4株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性能.6.学位论文黄云植物锈菌的锈生座孢属(Tuberculina)重寄生菌及寄主的研究2004锈生座孢属(Tuberculina)是锈菌上的重要重寄生真菌.利用重寄生菌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锈菌-重寄生菌构成了一种特有的食物链-寄生链.研究这一寄生链中的重寄生菌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为国内创新性新领域.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对亚洲胶锈菌(梨胶锈菌)(G.asiaticum)和山田胶锈菌(G.yamadae)的重寄生菌梨锈生座孢(Tuberculinapyrus),小叶白蜡春孢锈菌的重寄生菌白蜡树锈生座孢(T.fraxinis),华中五味子锈病菌的重寄生菌五味子锈生座孢(T.schisandrae),牛奶子锈病菌和长叶胡颓子锈病菌的重寄生菌胡颓子锈生座孢(T.elaeagni),接骨木锈病菌的重寄生菌接骨木锈生座孢(T.sambuci)和小舌紫菀锈病菌的重寄生菌桃色锈生座孢(T.persicina)等6种锈生座孢属重寄生菌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重大研究结果和显著进展.该文的创新性研究内容
本文标题:五味子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