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重庆检验检疫十三五发展规划
-1-重庆检验检疫“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筹谋划2016-2020年重庆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根据《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重庆检验检疫“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重庆检验检疫工作的行动纲领。一、“十三五”时期重庆检验检疫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质检总局印发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系列专项规划。重庆市制定了“十三五”系列发展规划。重庆检验检疫局需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历届全会精神之际,认真领会中央精神,扎实贯彻总局部署,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准确把握重庆发展需求,理顺思路,明确方向,将检验检疫工作融入发展大局,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重庆检验检疫事业改革发展。“十三五”时期,重庆检验检疫事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机遇方面:从中央和全国层面看,近年来,重庆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富民兴渝”战略,连续两年经济发展增速全国第一,重庆的政治优势、-2-区位优势和开放发展的良好成效决定了重庆在全国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果园港、京东方,了解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铁路公路水路联运、“渝新欧”国际铁路开行、重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内陆开放等情况,并要求重庆要“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这些都与检验检疫履职把关服务发展紧密相连。在重庆召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检验检疫一体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励和有力鞭策。从质检系统层面看,2015年,我们获总局支持出台了《关于支持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建设内陆检验检疫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意见》,在总局关心支持下圆满举办了“一带一路”检验检疫高层国际研讨会,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澳洲屠宰牛进口,并在重庆全域顺利实施了通关机制改革。2016年,总局又支持出台了《关于支持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实施的意见》,从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口岸运营能力提升、审批制度等方面对重庆出台了15条具体支持措施。近年来,我局工作多次得到总局表扬。这些都充分表明总局党组对重庆检验检疫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肯定。从重庆市层面看,重庆开放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庆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重庆构建起了航空、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监管区“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以长江黄金水道、-3-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的开放通道全面形成。重庆检验检疫在服务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赢得了重庆市的认可和肯定。仅是2015年,我局工作就得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8次批示。两江新区、市外经贸委、市发改委和市口岸办等政府机构也与我们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落户重庆,我们在“11+7”个创新大类中要落实近三分之一的细化措施。在全市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中也承担了重要任务。扩大澳洲屠宰牛进口规模,加强指定口岸建设等事项被列入了重庆市“十三五”规划。挑战方面:一是改革创新的压力持续增大。检验检疫业务模式改革、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仍在探索。当前改革进展参差不齐,成效各有差别,还需要我们加倍努力,持续推动。二是安全防控的形势愈发严峻。随着重庆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大疫病疫情、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截获量快速增长,非传统安全防控形势更加严峻。三是助推开放的期望更加迫切。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不断加快,地方政府对检验检疫满怀期望,普遍希望支持辖区扩大开放,推动指定口岸建设,申请设立检验检疫机构。如何在助推开放的同时有效克服相关困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四是从严管理的要求不断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成为中央治理新常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都表明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全-4-面从严治党永无止境。对照中央和总局要求,结合前期党组民主生活会群众反馈的意见,反映出我局内部管理还不够严格,亟需解决个别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五是履职把关的能力亟待增强。当前新兴贸易业态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对监管部门履职把关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有效克服本领恐慌,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以“融入大局适应新常态,改革强检实现新突破”为工作主线,着力推动重庆检验检疫实现“三个新突破”,为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质检事业改革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高举质量强国大旗,强化质量安全意识,突出质量引领作用,全面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切实推动-5-进出口领域质量总体水平和重点商品质量持续提升。加快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创新,聚焦出入境公共卫生安全、生物生态安全、重点消费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起坚实屏障。坚持改革当先,创新驱动。以改革推动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大胆解放思想,深化检验检疫模式改革,破解制约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更加开放和务实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动实现检验检疫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法治导向,科技支撑。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全面依法行政,依法治检。有效提升检验检疫服务把关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全面加强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新技术,有效提升检验检疫把关服务效能,为重庆检验检疫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坚持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面推动检验检疫业务融合,力争形成纵向统一、横向联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有效提高各项工作的整体性、有效性和协调性。紧紧围绕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全局事业发展。(三)发展目标。——维护重庆质量安全取得新突破。建成科学有效的质量安全现代治理体系和疫病疫情防控体系,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放、-6-管、治”三位一体质量安全治理格局。——推动重庆开放发展取得新突破。全面建成便捷高效的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体系,推动重庆形成水、陆、空一体化、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检验检疫在促进重庆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显著增强。——促进质检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内陆检验检疫模式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等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检验检疫机构布局更加科学,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工作取得全新突破。“十三五”时期重庆检验检疫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15年2020年属性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10个预期性重庆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8个15个预期性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0个2个预期性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0个10个预期性生态原产地示范区6个10个预期性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3个30个预期性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9个20个预期性CMA认证产品数量3300个6000个预期性口岸动植物检疫初筛实验室0个10个预期性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动态管理覆盖率--100%约束性进口食品企业自主检查覆盖率0%80%预期性-7-进口食品风险分级分类检验监督管理覆盖面0%100%预期性出口食品分类管理覆盖率40%80%预期性创建全国文明单位0个1个预期性三、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完善质量共治机制,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改进质量管理方式,加快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工作格局。(一)加强质量宏观管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宏观质量统计分析。促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政府完善进出口领域相关配套激励措施,开展进出口质量奖表彰,树立质量发展标杆。开展企业质量信用评级,推进进出口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推动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公示和部门共享,完善质量信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激励惩处力度。对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实施信用管理,建立进出口信用记录制度。推动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积极推进质量管理法制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加大质量工作宣传力度。(二)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审批项目和下放审批权限,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研究制定后续监管措施,激发市-8-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覆盖全流程的网上审批,实施在线监测,强化对审批流程的监督,并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的受理、过程和结果。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许可收费,对保留的中介服务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加快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职责法定,权责统一。充分利用报检大厅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将各项公共服务事项统一到报检大厅一口受理,减少企业多个部门、多个窗口办理公共服务事项的环节和时间,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最大限度精简申报材料,压缩需要提供各类证明材料的弹性和空间,推进公共服务制度化。对所有的公共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并通过政府网站、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三)加快监管方式转变。建立对进口商品以“风险监控”为基础、对出口商品以“合格假定”为基础的检验监管模式,以推进贸易便利化为手段,加快监管方式转变,提升监管效率。提升进出口动物植物监管能力。实施动植物风险分类管理,进与出分类管理、检验与检疫分类管理,加强口岸及监管点规划布局,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设施及能力建设。创新进出口商品监管方式。逐步建立基于企业产品质量自我声明、采信第三方评价和吸纳社会监督机制的监管模式,实现从事前监管为主到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建立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新机制,将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从重商品检验转移到推动-9-实施质量安全治理,构建“无目录”出口商品质量宏观管理新体系。创新进口食品口岸查验制度改革,深化出口食品分类监督管理,全面开展进出口监督抽检,规范进出口食品合格评定程序。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风险及时预警,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置措施,建立和完善进出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施消费品的闭环监管,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四)积极推进质量社会共治。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质量治理机制,依法公开行政处罚、监督抽查结果等质量监管信息,曝光重大质量违法行为及后续处理情况。积极推动“检地协作”,构建质量共治格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培育扶持公益性质量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协会、中介组织、特邀监督员等参与质量监督。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完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申明公开,引导和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推动出口商品质量全面提升。抓质量方面“十三五”时期拟推进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1.实施出口商品品牌提升工程。开展重点商品质量品牌状况调查,培育一批知名出口品牌。加大品牌创建支持力度,形成品牌竞争新优势,推动重庆制造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2.实施出口商品质量提升工程。围绕地方支柱、特色产业和产业聚集区实施质量提升-10-工程,培育中国制造品牌,提升中国制造形象,增强中国制造信心。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以打击假冒摩托车及零配件等为重点,促进输非
本文标题:重庆检验检疫十三五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0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