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东亚经济概论-6(越南)
東亞經濟概論-6越南越南位於東南亞大陸的最東邊,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山地和高原佔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越南的面積大約有331,700平方公里,全國劃分為57個省、5個直轄市(河內、胡志明、海防、芹苴及峴港)。越南的人口超過8千6百萬人(2008年數字),是東南亞地區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印尼(二億多人)及菲律賓(九千多萬人)。越南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種族共有54個,其中,越族,又稱京族,是最大及最主要的族群,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6.8%,其餘的人口則是少數民族。越南大部分地區是以越人為主,因此,不論在政治、經濟、社會,越人都成為是主要的族群。少數民族都住在邊界地區與中部高地,而且又長年居住在偏遠的山區,很少與平地人往來。但是,近年來,受到越族逐年因資源需求而遷移到邊境地帶及中部高地,使得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越南化」或京族化的現象,漸趨明顯。發展背景ㄧ、政治發展越南是東南亞地區受儒家文明影響最深的國家,早在西元前221年,當時的越南北部地區就被秦始皇納入中國版圖。自此之後,越南就一直與中國維持宗主的關係。至於15世紀,越南當時的王朝,爭取獨立打敗當時的明朝,越南才獲得完全的獨立自主。自16世紀中期,法國人的勢力開始進入越南地區。到1862年,法國打敗越南,雙方簽署第一次西貢(SàiGòn)條約,法國就正式成為越南的保護國,因而成為法國的殖民地。1920年,越南產生三個反法國殖民民族主義組織,分別在越南北部、中部及南部。1930年,在共產第三國際黨(CommunistInternational)支持下,胡志明(HồChíMinh)越南將這三個組織合併為越南共產黨(這名經過印度支那共產黨,改名為越南獨立同盟。胡志明領導的「越盟」,不僅帶動胡志明對抗法國帝國主義,更成為領導越南獨立(1945年4月2日)的主要力量。於二次大戰之後,分別打敗法國(1946-1954),及美國(1964-1973),接著再打敗當時的南越政府。最後於1975年4月30日攻陷西貢,完成越南的統一大業。統一後的越南,實施嚴格的共產主義制度。越南政治體制仿效中國共產黨,實施嚴格的政治及社會控制,由共產黨中央集權的一黨專政,嚴禁其他政黨的存在,並嚴格控制人民的政治行動及思想。此外,所有的反對人士或資產階級人士,大都遭到政治的迫害及清算。在1975年至1985年期間,有一百萬以上的越南人(大都是當時的南越人),遭到迫害或殺害,甚至因此導致中、越關係的惡化。經濟體制採取嚴格的中央控制的經濟制度及社會主義的共產制度,並未進入穩定的發展。其原因,首先,南越人民不僅所有資產,被政府沒收,而且被政府分配到指定的地方工作,過人民公社的集體生活。在此情況下,人民失去工作的誘因及自主性,因而生產大幅下降。接著,越南從1945年獨立之後,打了三十年的戰爭,國家的財力及經濟原來就已消耗許多。第三,越南對外貿易是以共產集團為主,越南的國內生產力下降,出口就大為減少,而對外貿易又受限於有限的市場,就更加萎縮。第四,越南在1978年入侵柬埔寨,再度大量消耗其資源。第五,外國經濟援助的中斷,乃造成農業生產不足,勞動能力降低,通貨膨脹率大幅上升,各種民生物資相當匱乏。經濟的困境使越南當局意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因此,越南採取一系列激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並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新經濟政策」(neweconomicpolicy)。而自1986年循著市場路線通過一連串以重建經濟為目標的革新措施,實施「改革開放」(DoiMoi)政策。◎越南之主要改革措施(1975-1993年)年別主要內容1975-19851.引進契約制度來激勵個人的主動權,並允許自由市場以改善農業誘因;2.取消農業集體制度;3.國有企業被允許在自由市場販售任何產品。19851.撤除國家投入的價格管制;2.價格改革;薪資調整;3.貨幣改革—越南盾(dong)貶值;4.國家企業的自主性。19871.非基本消費商品的價格調整;2.匯率的貶值;3.取消私部門貿易與運輸的限制;4.重建銀行體系;5.公布外國投資法。19881.農業改革—擴大家庭的自主性與權威;2.司部門的法律權利;3.國家減少對國家企業生產的控制;4.越南盾貶值;對外國匯率的管制。1989貿易改革—取消工業投入的進口責任。19901.財政部門的改革;2.為國家銀行引進新辦法以控制貨幣供給。19911.外國銀行分部的引進;2.出口工業區的引進。19921.允許私有化國家公司;精簡外國投資法;2.憲法修正案公布個人權利與保證以對抗外人投資國家化。1993公布土地法、石油與天然氣法、銀行破產法、環境法等法律。二、社會變遷越南於1986年12月的共產黨六大中,提出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政策(doimoi,renovation),將蘇聯式的中央計畫經濟體系,趨向於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革新政策的目標在經濟上,推動價格的自由化、國際分工型產業結構及生產性提高。為此,越南開始引進外資,開放西方資本主義的產業到越南投資,包括西方國家及原來敵對國家的人民。而且越南在各國人民到越南經商、旅遊,甚至是求學及定居上,只要不觸犯相關的法令及規定,保障外國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及自主。越南人民可以到國外去旅遊、工作、求學或從事公務及商業活動。目前越南人民在韓國與台灣留學、做工作相當普遍。就社會進步而言,過去的越南相當落後,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步行及腳踏車。可是,今天的越南已成為亞太地區的摩托車王國,全國到處都是摩托車,年輕人擁有一部摩托車已成為一個基本需求。台灣的三陽汽車,則是越南摩托車的主要供應廠商。越南人民的住宅、穿著及家電用品,自1990年以來,亦開始逐漸進步。在都會地區的改變,尤其明顯,有些仕紳之家的居家設備(例如電視、冰箱、及音響),不亞於台灣的生活水準。當然,在農村及偏遠地區,仍是相當的落後,有些地方甚至仍無水、電設施,窮困地區人民的所得,每月大約仍只有美金30元,仍然過著相當簡單的生活。因此,越南這二十年來的進步,所造成的貧富差距,亦成為一個社會發展的難題。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越南貧富差距擴大至9.2倍,高收入者月平均所得為340萬越盾(約165美元),赤貧戶月平均所得僅36萬9千越盾(約18美元),每月平均所得約為138萬7千越盾(約67.5美元)。三、人文背景越南曾受中國影響超過一千年,因此,儒家文明其實就是越南的主要文化。就文化民俗節慶而言,越南人的三大節日:農曆新年、端午節、及中秋節。就文字而言,法國人正式統治越南以後,以法式的羅馬拼音成為越南的文字語言,成為今天的越南文。但是,以前,越南人所使用的文字都是以中文漢字為,例如越南的官方公文書及科舉考試制度。就口音而言,由於越南與中國南方省份(廣西、廣東、福建)有密切的地緣關係,越南語的發音非常接近廣東話、福建話及客家話。例如越南文的「胡志明」是HoChiMinh,與福建話的「胡志明」非常相似;「GanAn(謝謝)」是與福建話的「感恩」亦相似。自二戰結束以來,越南的民族性出現一種堅毅及強悍的性格,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分別打敗法國人及美國人,這不僅在亞太地區從未發生,在全世界亦是絕無僅有。經濟情勢一、經濟成長率越南的經濟成長有幾點值得注意。從經濟成長來看,不僅經濟成長率和降低貧窮的比率卻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除非中國。而且在二十年期間,沒有受到在亞太地區所發生的東亞金融危機(1997)、全球經濟蕭條(2001)的影響,一直保持持續成長趨勢。◎越南經濟成長率(1990-2009)單位:%年代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成長率5.095.818.708.088.839.549.348.155.764.77年代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成長率6.796.897.087.347.798.448.238.466.185.32從GDP的結構來看,農林魚業所佔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工業與營造業的比重則是逐年上升,從統計的意義上來說,工業部門導致GDP成長。◎越南GDP的產業結構(1990-2009)單位:%從勞動力比重來看,工業部門的勞動力比例卻未隨工業成長增加,仍然維持在總勞動力的12%至13%之間。越南農業佔GDP的比重雖逐年下降,但是越南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林漁業的勞動力比重雖然有下降的趨勢,但仍佔全部勞動力的一半以上。◎越南各產業的勞動力比重(2000-2008)單位:%年別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農林業62.4660.6558.6656.9855.3753.6151.7850.2048.87漁業2.632.813.253.273.383.493.593.703.75製造業9.4410.0810.5311.2411.6212.3413.0513.5014.04營造業2.773.353.864.164.624.704.935.135.33批發零售業10.3610.5410.8411.1711.4611.6011.8011.9811.96運輸、倉儲、通信3.123.062.992.942.892.842.802.762.72教育訓練2.652.692.762.822.852.903.003.073.12就交通運輸系統而言,自從越南改革開放之後,各國的資金就進入越南,使得越南開始有能力從事各種的經濟建設及其他的交通建設等,才開始改變越南的面貌。隨著經濟發展和運輸量的遽增,原有的交通基礎設施已經難以應付發展現況之所需,越南增加了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的投資,積極吸引外資挹助。就電力供應而言,越南在1990年以前,電力設備亦相當不足,有些工廠經常做到一半就停電,或是在工作時間無足夠的電力開始運作,造成廠商的報怨。但現在電力供應不足問題已大幅改善,電力設備及供給,現在已無太大問題,尤其是在工業區及開發區,已經沒有這些困擾。二、國民平均所得越南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後,總體經濟產值逐年增加,其國民平均產值當然就增加。越南的國民所得在最近十年,有明顯的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超過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十年(1987-1997)。個人所得增加引起越南人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前主要交通工具腳踏被成摩托車取代,越南人已具備休閒度假的實力。◎越南人民的平均生產值(1990-2008)年別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越南盾千元636114116152014252131793719422147845221美元98142143187227284332356356370年別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越南盾千元5689611767207583872010098115791342917141美元4024154404805536357118061,051三、與台灣的經濟關係台商在越南投資有三個高峰期,分別是1995年,2001年及2008年。1995年的投資是因為1994年台灣開始推動「南向政策」。2001年的投資是因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各國投資的環境不大理想下,越南仍保有優勢的投資環境。2008年的高峰是是因為中國大陸實施新的勞動法,將增加勞動的人力成本,鴻海的企業在越南的一項大投資(50億美元)將深圳地區的一個大廠遷到越南。◎台灣在越南的投資(1990-2008)單位:百萬美元1959-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件數27131530544845金額4.69135.80224.19617.68745.42580.75974.36488.88年別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件數546278134140197194166金額305.71251.11225.71494.221,379.58534.64623.80572.78年別2
本文标题:东亚经济概论-6(越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6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