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门头沟区污泥处置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务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编制日期2013年11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门头沟区污泥处置工程建设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务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刘光辉联系人刘光辉通讯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双峪路39-1联系电话13466606035传真邮政编码102300建设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再生水厂东围墙外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8110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17868.06绿化面积(平方米)6448.9总投资(万元)6397.3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15.01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污水排放量显著增长,随着污水处理技术和污水处理设施的不断发展、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大幅度提高,目前,北京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0%以上。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产物,一般地,每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后将产生5~10t污泥(按含水率80%计),具体产量取决于排水体制、进水水质、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等因素。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产生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2年北--3京市污泥年产量约163万吨,其中,中心城区110万吨,郊区53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市污泥年产量将达到183万吨,其中,中心城区117万吨,郊区67万吨;2020年全市污泥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由于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大量含水率极高的污泥直接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或倾泻到近郊区的农村堆存,这种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并存在二次污染的环境风险。将产生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11月26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和改建时,污泥处理设施应当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不具备污泥处理能力的现有污水处理厂,应当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2年内建成并运行污泥处理设施。因此,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务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拟实施门头沟区污泥处置工程。门头沟区污泥处置工程,属新建项目,由于项目的建设将对局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建设单位委托,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对该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需要污泥的成分复杂,含水率极高,富含有机物,还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4虫卵、重金属、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未经符合规范要求稳定化处理的污泥任意堆放将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环境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环保局关于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方式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有关事项的意见》(京发改文[2010]75号),本市污泥处置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多元、协同处置、循环利用”的原则,到2015年,全市污泥实现100%无害化处置,循环利用率超过90%。门头沟区目前没有独立的污泥处置设施,其他区县的污泥处理设施由于规模原因不能接纳多余的污泥,更远处的污泥处理设施即使处理能力满足要求,但因为路途遥远,运输费用昂贵,而且还要考虑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也无法完成门头沟区污泥处理。门头沟区污泥处置工程正是为解决门头沟区的污泥处理问题而报建的项目。项目建成以后,可以彻底解决污泥处理的问题,消除污泥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隐患,更好地促进污水处理厂的长期稳定运行,这对门头沟区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环卫事业发展极具重大意义。因此,门头沟区污泥处置工程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5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为鼓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2〕24号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该《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加大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强化设施运营监管能力。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30%。另外,《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循环利用规划方案(2010年-2015年)》中要求:北京市郊区县城优先考虑采用好氧发酵+土地利用的处理处置技术处置污泥。本项目为污泥处置工程(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及《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循环利用规划方案(2010年-2015年)》。四、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本项目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再生水厂东围墙外侧。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项目所在地的周围环境:项目东侧隔村道路为宇勤机械厂,南侧为北京卧龙兴旺养殖中心,西侧为北京市门头沟区再生水厂,北侧为林地。项目20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距项目最近的村庄为项目东南侧240m的卧龙岗村。建设项目周边环境详见图2。五、建设内容及规模--6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17868.06m2,其中新建建筑物用地面积76659m2,道路用地面积3270.4m2,绿化覆盖面积6448.9m2。工程总建筑面积12948m2,包括生产车间(含混料车间、好氧发酵车间、深加工车间和生物除臭滤池)、原料产品仓库、配电室、综合楼和传达室,具体平面布置见图3。工程设计污泥处理能力为100吨/日,处置后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具体见表1-1。表1-1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污泥设计处理能力吨/日1002土壤改良基质产生量吨/日253项目用地面积m217868.06其中:道路用地面积m23270.4绿化覆盖面积m26448.9新建建筑物用地面积m27659其中:生产车间m26474综合楼m2180原料产品仓库m2750配电室m2225传达室m2304建筑系数%42.865绿化率%36.096项目总建设投资万元6397.32其中:工程费用万元5577.9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514.73基本预备费万元304.63六、工程设计方案1、主要建筑物(1)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占地面积6474m2。采用双层钢结构,单层高8m,混料车间、好氧发酵车间和深加工车间位于首层,生物除臭滤池位于二层。①料仓--7料仓主要用于暂存原料,底部设置拨料器和配料螺旋输送机,本项目中共有三个料仓,即污泥料仓、返混熟料料仓和植物有机质料仓,所有料仓为完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照项目的污泥处理能力,并考虑料仓的有效利用率,设计污泥料仓的容积为120m3,长×宽×高的尺寸为8m×6m×2.5m,返混熟料料仓的容积为150m3,长×宽×高的尺寸为10m×6m×2.5m,植物有机质料仓的容积为37.5m3,长×宽×高的尺寸为2.5m×6m×2.5m。②混料车间混料车间采用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相结合的工程方案,地下结构平面呈长方形,深度为6.0m。料仓位于地下结构内,仓顶与混料车间地面平齐。所有物料由位于料仓底部的配料螺旋输送机按照预定量输送至收料皮带,然后经过混料机上料系统进入混料机内。收料皮带为水平设置,混料机上料系统内的皮带输送机为倾斜设置,倾角约16°。③好氧发酵车间好氧发酵车间是污泥处理的主要车间,内部共设封闭式好氧发酵仓8座,单座仓的长×宽×高尺寸为:63m×5.5m×8m,为砖混结构,仓底铺设防止堵塞曝气管路,曝气量根据发酵阶段分别设置,仓顶设集气系统,定期对发酵仓内进行更新换气。物料出仓采用自动出料系统,在仓尾设置出料皮带输送机,可双向输送物料。一部分熟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转运至混料车间的返混熟料料仓,另一部分熟料通过皮带输送机反向输送转运至深加工车间。好氧发酵车间内有1台翻堆机和1台自动转仓机,还设有翻堆机、自动--8转仓机行走轨道、自动进料布料系统行走轨道、曝气系统、集气系统等附属设施。④深加工车间深加工车间占地面积1000m2,平面尺寸为:50m×20m。车间地面为素混凝土地面,承载能力25t。⑤生物除臭滤池本项目通过生物除臭滤池有效去除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NH3、H2S等臭气物质,能力与好氧发酵过程匹配,并具备分时段处理量调节能力。好氧发酵车间顶部设集气系统,由集气系统定时对发酵仓内换气,并将收集的气体输送至生物除臭滤池。生物除臭滤池主体为池体,池体内设布气系统、支撑结构、填料等。(2)原料产品仓库污泥和植物有机质为车载运输进厂,考虑生产的连续性以及突发性事件因素,设计原料仓库可储存5d的污泥产生量和5d的植物有机质使用量。土壤改良基质采用袋式包装,叠高存放,按照项目的生产能力,设计可存储10d的产生量。原料成品仓库占地面积750m2,平面尺寸为:30m×25m,高5m。采用钢结构,地面为素混凝土地面,可承载20t的载重车辆。(3)配电室配电室占地面积约为225m2,平面尺寸为:15m×15m,室内高度4.5m,为单层砖混结构。(4)综合楼--9综合楼占地面积为180m2,平面尺寸为:15m×12m,层高4m,为二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约360m2。内部主要设有中央控制室、办公室、财务室等。(5)传达室传达室占地面积为15m2,平面尺寸为:5m×3m,室内高度3m,为单层砖混结构。共设2个传达室,厂区两个出入口各1个。2、主要设备主要工艺设备汇总表见表1-2。表1-2设备汇总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1混料机上料系统带宽800mm,输送能力45m3/h1套2混料机MTDH/A-401台3物料输送系统带宽800mm1套4自动进料布料系统1套5翻堆机(含转仓机)F5.1101套6出料系统带宽1400mm1套7曝气系统套8皮带输送机650型3台9皮带输送机650型台10皮带输送机500型3台.11皮带输送机500型台12圆筒筛1.2mX3m1台13粉碎机80型1台14圆盘搅拌机2.0型台15电磁除铁装置ZL501套16送料皮带机9PDJ40台.17挤压造粒机37型台18干燥机1.5mmX12.5m1台.--1019冷却机1.5mmX12.5m1台20干燥抽风机Y5-471台21冷却风机T4-421台22圆筒筛1.0mmX3m123封包输送系统1套24旋风除尘器9XP90Ⅱ套25筛下料仓1个26中间仓127简易计量仓13、主要原辅料主要原辅料见表1-3。表1-3原辅料汇总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1门头沟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100吨/日2返回熟料95吨/日3植物有机质5吨/日七、工艺方案1、预处理预处理是调整污泥各项参数值,使其满足无害化处理进料要求的过程。预处理过程中,根据污泥和调理剂的理化性质、进料的各项参数要求等,将污泥与植物有机质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然后搅拌均匀。预处理后的物料要求均匀,并有一定的孔隙度,孔隙比一般不小于35%。2、好氧发酵本项目采用动态仓式好氧发酵模式,发酵仓为封闭结构,不仅可以达到增温、保温、阻臭外溢的作用,还减少了堆体上部空间,使换气量大大降低,而且每个发酵仓成为相对独立的处理单元,发酵仓布局更加灵活多变,极大--11地提高了单位占地面积的处理能力。好氧发酵车间内共8条发酵仓,单条发酵仓划分为21个仓位。各条发酵仓的1号仓位共同负责容纳1天的进料量。发酵仓的两端为活动式折叠门,每天进料、出料时开启,完成工作任务后随即关闭,以确保发酵仓的密
本文标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9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