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十八、气血津液(中医与养生课件)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目的要求】1.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2.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3.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4.了解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水谷之气——水谷之精化生后天之气(宗气)清气——来源于自然界(二)相关脏腑功能精充则气1.肾为生气之根精耗则气衰2.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主呼吸之气,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浊气3.肺为生气之主肺将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生成宗气三、气的运动与气化(一)气的运动1.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称为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气的运动通畅无阻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协调平衡3.气运动的意义先天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气的运动是人体生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命活动的根本人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气的运动以脏腑经络为活动场所又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具体体现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具体而言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一般规律: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脏腑气机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机失调: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平衡协调。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滞—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表现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四、气的功能(一)推动与调控作用1.含义:气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2.推动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推动和激发人体脏腑经络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a生理体现气以自身的运动来推动精、血和津液等有形物质的代谢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减退b病理表现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障碍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3.调控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二)温煦与凉润作用1.气的温煦作用含义: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是人体温暖,消除寒凉。发挥温煦作用的气是人体之阳气。病理表现:阳气不足见虚寒性病变——畏寒喜暖、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3.二者协调平衡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有助于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有助于精血津液的正常施泄、循行和输布生理意义(三)防御作用含义:气的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的作用。生理体现: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病理表现:易染疾病,病后难愈。(四)固摄作用含义: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生理表现固摄汗、尿、唾液、胃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有规律的排泄,防止体液丢失。固摄精液,防止其妄加排泄。气不摄血——出血病理表现气不摄津——自汗、多尿、流涎、呕吐、泄泻滑脱气不固精——遗精、滑精、早泄等五、气化作用1、概念:气的正常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2、食物----水谷精微------气血津液-----糟粕气化气化气化五、气的分类分类依据:根据气的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分。类别:人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一)人身之气含义: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运行于全身的极细精微物质。生成: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之气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融合而成。分布:分布于人体内部的不同部位。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功能推动和调控着血、津液、精的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元气含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生成: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赖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分布: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功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2.宗气含义: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月亶中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而成。分布: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与呼吸、语言、发声有关生理功能贯注心脉——推动血行——与气血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有关沿三焦下行与脐下丹田——资先天元气3.营气含义: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营血”、“营阴”。生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中之精专部分)分布:进入脉中,循行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4.卫气含义: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阳”。生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水谷之悍气)分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内至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二者皆有水谷精微化生性质:精纯柔和分布:行于脉中营养周身功能生化血液属性:主内守属阴性质:膘疾滑利分布:行于脉外温养脏腑功能护卫体表属性:主为外属阳营气卫气营气卫气二者运行协调,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其往来贯注,并行不悖,营中有卫,卫中有营。第三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红色液态物质血循行于脉中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富有营养二、血的生成(一)化生之源水谷之精——营气和津液物质基础肾精(二)相关脏腑功能脾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而为血。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有助于血液化生。三、血的循行(一)濡养循行方式: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气的固摄作用—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脉道通畅无阻血液的质量病邪的影响(二)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肝主疏泄——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肝藏血——防止血溢脉外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四、血的功能意义: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理体现:血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病理表现: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肌肤麻木运动无力失灵(二)化神意义: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生理体现: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病理表现: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恍惚、谵妄、昏迷。第四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含义: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第三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红色液态物质血循行于脉中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富有营养二、血的生成(一)化生之源水谷之精——营气和津液物质基础肾精(二)相关脏腑功能脾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而为血。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有助于血液化生。三、血的运行(一)濡养循行方式: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气的固摄作用—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脉道通畅无阻血液的质量病邪的影响(二)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肝主疏泄——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肝藏血——防止血溢脉外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四、血的功能意义: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理体现:血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病理表现: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肌肤麻木运动无力失灵(二)化神意义: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生理体现: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病理表现: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恍惚、谵妄、昏迷。第四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含义: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的异同:同:同源于水谷精微,均赖脾胃运化而生成。性状:质地较清晰、流动性大津分布: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血液作用:滋润异液二者在运行代谢过程中可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津液并称病理上相互影响性状:质地较稠厚、流动性小分布:骨节、脏腑、脑、髓作用:濡养二、津液的代谢(一)津液的生成脾胃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胃、小肠、大肠吸收水谷精微及水液,上输于脾生成津液(二)津液的输布脾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降将津液布散全身脾气散精脾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致全身各脏腑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肺接受脾转输来的津液通过宣发将津液向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布散通过肃降将津液向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输布并将代谢后的浊液向肾和膀胱输送肾气对人体水液输布代谢具有推动和调控作用肾主津液经过肾气的蒸化将清者重新吸收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化为尿液排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促进津液输布的通畅三焦决渎: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道。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经汗液气的蒸腾激发形成汗液排出肺呼气肺主呼吸,呼出水气尿:肾气蒸化,生成尿液,肾气推动激发作用下排出体外肾气的固摄作用使尿液不会随时漏出。粪:大肠传化糟粕,带走一部分残余水分。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布散于体表——滋润皮毛肌肉渗于体内——濡养脏腑输注于孔窍——滋润官窍渗注骨、脊、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流入关节——滋润骨节屈伸(二)充养血脉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于脉中,化生为血液,滋润濡养全身。津液可调节血液浓度,津血互化。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机理:气是血液化生的动力,气为血液化生的原料。生理:气充盛则血液充足病理:气虚亏则血虚治疗:补气生血2.气能行血机理:气直接推动血行气通过促进脏腑功能而推动血行。生理:气行则血行病理:气虚、气滞则血瘀,气逆、气陷可出血治疗:补气、理气、降气、升提3.气能摄血机理: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体现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生理:气摄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病理:气不摄血则出血治疗:补气摄血(二)血为气之母1.血能养气机理: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生理:血足则气旺病理:血虚则气虚治疗:养血益气2.血能载气机理: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生理:血为气的载体病理:气随血脱治疗:补气固脱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一)气能生津机理: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生理:气充盛则津液足病理:气亏虚则津液不足治疗:补气生津(二)气能行津机理: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生理:气行则水行病理:气虚、气滞则水停,即“气不化水”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三)气能摄津机理:气通过对
本文标题:十八、气血津液(中医与养生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9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