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Ⅰ.内控信息披露的发展Ⅱ.我国内控信息披露现状Ⅲ.案例展示Ⅳ.相关建议主要内容Ⅰ.内控信息披露的发展(国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200220042012COSO委员会公布了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征求意见稿1992Ⅰ.内控信息披露的发展(我国)财政部等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政部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201020142006证监会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Ⅱ.我国内控信息披露现状——两大特点数量多形式创新部分披露流于形式•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体系形式更加多元化•仅出于对政策法规的遵守•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陈述•并不能代表内部控制质量高低Ⅱ.我国内控信息披露现状——影响内控因素政府监管处罚力度外部因素外部审计及需求者内部因素非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独董比率管理层权力设立内部审计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审计意见Ⅱ.我国内控信息披露现状——影响内控因素Ⅱ.我国内控信息披露现状——与其他方面的联系Perspective两者关系相关文献企业价值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宋京津.经济后果观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基于三大上市银行2001年-2008年年报的思考.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会计盈余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好,市场评价越高,越能够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余海宗,丁璐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场评价与盈余信息含量.审计研究,2013,5:87-95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高的内控披露信息的使用度将强化内控缺陷信息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消极影响,弱化其他信息的影响。池国华,张传财,韩洪灵.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影响:一项实验研究.审计研究,2012,2:105-112投资者增加对定性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投资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除保有对量化财务数据的需求外,还增加了对定性的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蔡从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2.1Ⅲ.案例展示——中核科技背景资料中核科技系1997年经国家体改委生字[1997]67号文批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苏州阀门厂独家发起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7年6月16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000万股,随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000777。中核科技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等制度,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符合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和内控体系。董事会建立了战略发展、审计、薪酬考核三个专业委员会。中核科技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成立了配备3名专职审计人员的审计部门,该部门作为独立的内审机构,在公司董事会以及董事会设立的审计委员会具体协调指导与监督下,独立行使审计职权,负责对公司本部及控股参股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定期与不定期对相关职能部门及子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重大项目及其他业务进行专项审计和例行检查。Ⅲ.案例展示——中核科技中核科技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实质性内容2011年度的自我评价报告中所阐述的内容都过于笼统,没有展开更详细的说明,停留在介绍各部门职责的层面上。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中核科技只是说明公司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具体内容没有作相应的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还是主要流于形式,披露现状急需得到改善。(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足中核科技对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结论一直较为乐观。对于内部控制的缺陷,虽然有所披露,但是其披露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三)缺少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鉴证意见中核科技每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都没有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审核报告,只是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以消极的表述说明:公司外部审计机构未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中核科技如此模糊的表述,造成内部控制信息真实性的不确定,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可信度不太令外部信息使用者满意。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流于形式,缺乏实用价值。Ⅲ.案例展示——中核科技内控披露流于形式的潜在原因分析(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力不足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缺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其经营情况的好坏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情况,以传递有利信息;相反,盈利状况较差的企业披露内控信息的动力明显不足。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控披露还存在漏洞,上市公司选择性地披露有利信息,将影响资本市场的良好运行。中核科技内控制度刚建立不久,制度还比较薄弱,按相关要求披露信息一方面是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其信息披露所获收益不能马上实现,另外,还担心内部控制薄弱等负面信息的披露会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其缺乏按照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Ⅲ.案例展示——中核科技(二)董事会缺乏独立性中核科技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于乐观,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过于笼统,无实质内容,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司董事会未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缺少必要的独立性。董事会缺乏独立性,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层工作和监督管理层,更难以客观公正地督促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评价公司内部控制。(三)审计委员会和内审部门缺乏实质性作用虽然中核科技董事会建立了审计专业委员会和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也明确了监督和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职能,但其并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未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实时监督和定期检查。中核科技审计委员会是由独立董事负责,•培育有效内部控制信息需求主体•改善内部控制信息供求关系培养需求•加强对内部信息披露监督•对违反信息披露的加大处罚力度强制披露•完善内部监督监管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监事会应充分发挥职能•加强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的重视公司治理Ⅳ.相关建议[1]杨玉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外文献综述.审计研究,2007,4:74-79[2]邱冬阳,陈林,孟卫东.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10.10[3]刘玉,邓德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2011[4]黄曼行,杨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行业异质性分析_基于多层模型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5]周曙光,陈丽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经验证据,[6]李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影响研究,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2011[7]王文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1[8]杨玉凤,曹琼,王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业绩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2011[9]杨慧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自我评价的现状研究.会计之友,2011,6:67-71[10]钟玮,刘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选择与优化——以公司效率为分析视角.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1,26:57-63[11]宋京津.经济后果观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基于三大上市银行2001年-2008年年报的思考.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参考文献[12]王奇杰.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财政研究,2011,6:62-65[13]陈宏明,史亚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8[14]池国华,张传财,韩洪灵.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影响:一项实验研究.审计研究,2012,2:105-112[15]韩玲.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23:186-190[16]王宪振.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历程-基于案例分析的视角.会计之友,2012,15:91-93[17]洪峰,戴文涛,张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基于强制披露前后的对比.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8]蔡从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2.1[19]余海宗,丁璐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场评价与盈余信息含量.审计研究,2013,5:87-95[20]赵息,许宁宁.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审计研究,2013,4:101-109[21]席龙胜.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管制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3[22]张加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文献综述.商业会计,2015,1:44-46参考文献
本文标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0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