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开卷中考背景下初三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开卷中考背景下初三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徐波初三历史教学面临着完成新课、开展复习、迎接中考的重任。以开放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历史中考开卷考试,要求我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融历史知识于始终,重过程,重能力,将成为适应开卷这一考试形式的历史教学必须努力的方向。我们面对的初三学生可以说是初中阶段学习负担最重的学生,但他们相比与初一、初二学生又具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增强了的历史学习能力、提高了的逻辑思辨能力等。就历史教学而言,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这三方面:学生爱学历史,学生会学历史,学生学好历史。所谓“爱学”就是学生具有学习历史的兴趣,所谓“会学”就是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学好”就是学生具备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获得较好的历史学习成绩。我们的有效教学应当是把这三者有机整合,在这三者之间求取最佳的结合点。从我市历史开卷中考的现实出发,让学生以较小的负担、较强的兴趣,达到较高的成绩,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立足这些立论基础,初三历史教学应当努力实现三个建构、四个学会。一、三个建构: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建构历史时序、建构历史知识框架1、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之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天生使命。而能否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三历史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建构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即树立唯物史观。那么,怎样来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呢?“灌输”是我们一直以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历史观的常用手段。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我们面对的学生的现状决定的。初三的学生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基本方法、基本原则。一些正确观念,我们就应当明白无误、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但,单边的“灌输”总有其缺陷,学生被动接受,对既有观点的认同势必是勉强的,运用也肯定是生疏的。所以,要真正在学生心中建构起唯物史观,还要靠情境的体验,进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态度、价值观油然而生。比如,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原因和影响,这是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搞了七十多年,最后却解体了,就普通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但事实上,苏联解体只能说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本身还有巨大的生命力。那么怎么来引导学生理解苏联的解体呢?这就需要联系学生已经学习的历史知识,如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到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并且提供苏联解体前形势发展的相关典型资料,如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以及俄国人自己是怎样来看待苏联解体的资料,如普京对苏联解体的评价:“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通过这些资料营造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历史认识:苏联的解体是自身没有解决各种矛盾导致的,苏联后期的统治给俄国留下了创伤;但俄国的强大又是建立在苏联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之上的,苏联的历史功绩不可抹杀。2、建构历史时序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是中学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能否建构起历史时序,是学生是否“学好历史”的一个标准。教科书出于体例的需要,可能按照朝代、国别、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方面编写,但历史事件发生时却是按照时间先后进行的,也正是在时间先后中蕴藏着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序,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保姆”式的,就是教师尽力把课本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来,学生被动接受,考试时被动使用。另一种方法是“理解”式的。事实上,所有历史事件的时序都是与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紧密相连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时序意识,注意引导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明确前因后果,按照因果关系顺流而下,从而建构起较为明确的历史时序。比如: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和结束,个中事件纷繁复杂,学生往往前后混淆。但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分析冷战形成的基本原因,明确重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个阶段的历史时序就建立起来了。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二战后的世界局势特点:欧洲大国都实力大损,美、苏成为两大强国、社会主义阵营扩大,两种制度的矛盾日益加深。其次,要明确冷战的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的。接下来就需要把冷战形成与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各主要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讲清楚: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的情况下,首先是丘吉尔“铁幕演说”投石问路,接着是“杜鲁门主义”明确政策,之后在经济上用“马歇尔计划”拉拢欧洲,在军事上用“北约”建立联合阵营。苏联被迫应战,相应建立“华约”。伴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最终结束。3、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形成知识框架是历史教学中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所谓的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其本质是对课本上的历史知识解构、再重构的过程。无可否认,任何一种历史课本在编写时出于其自身体例的需要,总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当然有其科学性,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主要是它必须考虑课容量,往往把历史事件割裂在了一课一课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对课本历史知识进行再加工,按照学生的认知需要,把历史知识以专题为单位进行重构。这种重构需要一定的标准或者依据,既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一般来讲,在初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可以划分这样一些大的专题: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及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早期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近现代四次思想解放运动、三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大战间的世界、冷战的兴起和结束、冷战后的世界新局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就新航路开辟这个专题,课本九年级上册仅在“探险者的梦想”那一课最后用两段话简述了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但学生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并不清楚,只是被动接受两段评价而已。但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古老印度的抗争”、“‘解放者’的风采”两课,课文中涉及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活动及其造成的影响,有具体的史实来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课文结合起来,相互串联,互相佐证。在复习中可以把这些课文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专题,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生对新航路开辟以及欧洲殖民活动的影响就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这种划分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尽完整、科学。划分的标准也可以说是横向和纵向结合了。事实上,在这种划分下,专题之间的交叉点还有很多。比如,以国别划分,就可以把英国、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近现代史上的主要国家单列出来;以国际关系演变划分,可以从拿破仑战争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二战的发生、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崩溃、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新发展等方面来建构。当然还有政治、经济、文化、时政热点等多个角度。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框架,教师首先要有历史的整体观、有清晰的框架结构,并且自觉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历史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长期潜移默化,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历史整体意识,逐步能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在最后复习阶段尤其重要,我们一定要依据考试说明,把散碎的考点用专题框起来、穿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复习得有的放矢。二、四个学会: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归纳1、学会积累。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积累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开卷下的历史考试题目情境性日益增强,但无论情境如何设置,导语怎么复杂,基本史实是不变的,题目中总有与学习过的历史知识相关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些信息埋伏在题目中,需要学生敏锐的觉察、发现。开卷考试其实对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积累历史基本知识,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死记硬背是没有意义的。其实,真正把课改理念落实到实处,在活动性、探究性、实践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对历史知识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基础知识就自然而然活化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中了。这也要求教学中,要注重历史情境的真实营造,历史事实的流畅阐释,知识结构的准确构建,使学生获得确实的历史知识和认知。九年级下册涉及的知识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方面是逼近现实,有不少是教师和学生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属于世界现当代史的内容,另一方面紧密联系着过去,许多内容与二十世纪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乃至与一两千年以来的历史纠结着。这其实为我们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现实,引发学生的共鸣,对所学知识形成较深刻的认识,比如中东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我们也可以通过联系过去,把初中以来学习的历史知识,甚至是地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进来,开展联系、比较、分析、归纳,帮助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复习旧知,达到积累历史知识的目的。比如,可以把二战与一战从战前国际关系变化、对立集团的形成、战争的开始和结束、战争的高潮和转折、战争的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在中东问题学习中联系地理知识、学过的三大宗教的知识、世界古代史的知识等。2、学会阅读开卷考试下,学生的主要参考书还是教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很重要。首先,要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主题和历史线索,而且有利于快速查找知识。其次,阅读教材时,要引导学生搞清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养成阅读习惯,懂得阅读方法。通过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来抓住主要内容,明确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评价,以及背景中包含的原因、前提、条件,内容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评价中包含的性质、作用、意义、局限性、经验教训等组成部分。如果是两个事件,还要注意选择相关方面进行比较。同时,阅读教材要多注意教材中的细节知识,包括小字内容、课下注解、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这些资料有助于理解正文内容、理解历史过程。第三,阅读中要区分每课中的观点叙述和史实叙述,注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比如:九年级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仔细阅读,包括了小字、课文材料、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本课主题是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应对危机而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名词,教材提供了很多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每课一得的“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危机吗?”,材料阅读中的具有对比意味的两段材料,再通过阅读前面18-19页课文,就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危机的概念和实质,知道这场危机的特点。接着通过阅读20-21页课文,包括小字,知道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也就能从中归纳出新政的特点是政府干预经济。3、学会分析分析可以看做是对既有材料的解构。这种解构就是要把某个历史知识进行分解,找出组成的要素,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构造方式、组成法则,正确剖析、列出纲目,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剖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推断。这种分析包含了梳理历史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分析历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通过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解、剖析,是提高分析能力的一个主要手段。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有一项“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其中就包含了对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教材中大量的文字、表格和图片等材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知识理解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作为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九年级下册P15材料阅读,引用了《九国公约》的内容。这段材料对于学生更好理解《九国公约》的本质和影响就起到了课文单纯阐述所起不到的作用。除了课本提供
本文标题:开卷中考背景下初三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1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