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1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冬春季呼吸道传染含麻疹、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专家指出只要预防得当不必恐慌。冬春季防治这类疾病的主要方法有:一、是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二、是可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三、是少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四、是与病人接触需注意个人防护;五、是有病及时就医;六、是保持个卫生;七、是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暧,增加户外活动,提高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一、普通感冒(common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辣、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厅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别样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根据病毒对上、中呼吸道感染的解部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体检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病。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和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急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三、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厅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汤,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四、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厅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流浪中传播。儿童多见。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蓖、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中区治疗为常用措施。一、对症治疗病情较重或发热者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止痛片如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口服。咽痛可用消炎喉片含服,局部雾化治疗。鼻塞、流鼻涕可用1%麻黄素滴鼻。二、抗菌药物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化学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尚不成熟。吗啉胍(ABOB)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有一定疗效。阿糖腺苷对腺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利福平能选择性抑制病素BNA聚合酶,对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一定疗效。近年发现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有力的干扰素诱导剂棗聚肌胞(简称polyI:C)可使人体产生干扰素,能抑制病毒的繁殖。三、中医治疗采用中成药或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独到之处。流行性感冒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突然发生,蔓延迅速,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先在交通线城市发生,然后波及边远城市及农村,四季均可发生。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流清涕、鼻塞、咽痛、眼结膜充血等。特点是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较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如无并发症不需特殊治疗,着重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患者宜予隔离、卧床体息、多饮水,亦可采用中药治疗。【处方】1.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减少发生流感的诱因。2.室内经常洒水,开窗通风,经常洗晒被褥,并利用日光、醋熏等方法消毒以减少传染。3.流行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去,以免传染,可用中药贯众、板兰根、葛根、藿香、生甘草各9克煎服,每日1帖,连服3日,可起预防作用。4.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流质食物。可用复方阿司匹林(即APC),每日3次,每次1片,用以退热止痛。5.如有高热不退,神志昏迷、抽搐等应送医院救治。预防呼吸道感染,应采取下列措施:1、注意均衡饮食、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囗鼻3、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用皂液洗手,然后以用后即弃的纸巾抹干4、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洗手5、应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6、不应共用毛巾7、进食时,应用公匙和公筷8、保持家居清洁,家具(电话)应定期(至少每日一次)透稀释的家用漂白水(即将1份家用漂白水加入99份清水内)的毛巾拭抹,后用清水再抹9、注意每天清洁所有家居排水口一次,把一茶匙1:9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灌入排水口,5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410、保持室内空气流通11、避免前往人烟稠密的地方12、如有呼吸道感染病征,应尽早找医生诊治,愈早医治,痊愈机会愈高如何照顾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家人1、任何人士如有不适,应找医生诊治2、患者应遵从医生指示,包括适当服用处方药物及充份休息3、保持良好个人卫生4、确保室内空气流通5、患者应戴上口罩,减低传染给照顾者的机会6、照顾者可戴上口罩,减低透过呼吸道受感染的机会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止工作告学生及家长书尊敬的学生家长、全体学生:最近,我市个别学校出现了呼吸道疫情。目前,正值流感、流脑、腮腺炎、麻疹、水痘等冬春季呼吸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传染病暴发潜在很多危险因素,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希望家长充分认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切实加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止工作,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现通知如下:(一)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请学生不要返校,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晨检制度,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二)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采取多种形式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传递给每位学生。1、保持个人卫生,培养良好个人健康生活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禁吃不洁食品;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流通。2、喷嚏或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用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清洁,然后用一次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53、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勤晒衣服和被褥,勤打扫环境卫生。4、在完成假日作业的同时,保证充足休息,并经常就近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5、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6、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积极、科学地预防各传染病。(三)返校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指定医生证明,方可返校。(如无医院证明书,一律不得返校)(四)按规定主动开展疫苗接种,构筑防病免疫屏障。流感、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是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疫苗接种是控制疫情暴发流行的最有效手段。学生家长可自愿接种相关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行流行。**********学校附:乙型流行性感冒判断、应急、预防相关知识:一、判断要点症状——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有些会出现皮疹、腮腺肿大、剧烈头痛)等症状。季节——在冬、春季多发。密切接触的人出现相同症状。此时,您千万不要大意,应特别警惕是否患了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非典型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呼吸道中病原体(如细菌、病毒)——飞沫、尘埃——医感的健康人——新病人或带菌者”的形式传播的。二、防控要点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切断飞沫传播(带口罩、开窗通风等)。密切接触者可服用药物或应急接种相关疫苗。三、应急处理1、打喷嚏、咳嗽时手捂口鼻,然后洗手。病人和周围人均应戴口罩。2、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3、消毒病人用过的用具,清洁桌椅、地面、衣物。开窗通风。4、有条件可进行健康人与患者的生活隔离。5、多喝开水。6、密切接触者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四、疾病预防61、流行季节前及时接种疫苗。2、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3、保持工作、居住环境清洁、通风。4、增加户外锻炼、提高免疫力。5、适时增减衣服。6、凡已发病学生,需在家隔离治疗休息,凭卫生院医生证明返校就读。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须知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易患流感、流脑、哮喘、过敏等疾患。广大市民须注意:1、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和均衡膳食,增强自身免疫力。2、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在人员密集场所滞留或活动时间。活动有度,充分休息。3、加强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被褥,外出尽量使用自带的洗漱用具。4、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清晨起床后要开一段时间窗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空气新鲜。5、饮食方面要少聚餐,荤素搭配均衡,不暴饮暴食,少饮酒。不吸烟或少吸烟。6、过敏体质者要尽量避免接触动物、花粉、油漆、涂料等过敏源。哮喘易发者外出尽量戴口罩。7、如果有发烧、头痛、腹泻、咳嗽、气促等症状,要及时医治,按时服药。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常识问:冬春季可能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答: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如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传染性非典型肺(SARS)、麻疹、百日咳、白喉、肺结核等疾病。问: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为何会多发?答:因为冬春季天气寒冷,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再加上多不愿开门窗通风等因素有关。此外,冬春季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较低(呼吸道传染病多为病毒,部分为非病毒类)病原体存活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感染7机会。所以,要防止“非典”卷土重来,冬春季要重点巩固战果,严防SARS疫情反弹。问:这些疾病是怎样传播的?答: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包括传染原、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否则不构成传播流行。而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近距离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问:什么是传染原?答:所谓传染原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具体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指能排出病原体造成传染而本身不发病,包括潜伏期病原携带者、病后病原携带者及健康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问:什么是传播途径?答: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受感染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每种病原体的传播机制均有其特点,可概括为三个阶段(1)病原体从宿主机体排出;(2)病原体停留在外界环境中;(3)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体内。问:何谓人群易感性?答: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感受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如果
本文标题: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0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