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各类感染性疾病的隔离措施一、接触隔离的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以下隔离措施1、尽量置单人房间,建立隔离标记(蓝色),相同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2、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3、严格手卫生管理,认真执行手卫生制度。4、密切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应脱下隔离衣并洗手,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5、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触摸可能污染的物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须洗手。手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6、有被污染源溅污脸部可能时,要及时佩戴防护镜。7、所用物品专用,病人经常接触的用物、医疗器材等物体表面,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消毒(半小时后再用清水擦拭),仪器操作面板采用75%酒精消毒。8、定期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9、探视者进入隔离室前应通知值班护士,并按要求做好防护。10、每天两次对窗栏、床头柜进行消毒,病人出院或转院后需进行床单位的终末消毒。11、所采标本应密闭运送。医疗废物盛放于防渗漏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利器放于利器盒内。二、飞沫隔离的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以下隔离措施21、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或将感染相同病原菌的病人放置於同一房间,并建立隔离标记(粉色),限制人员的出入。2、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3、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患者与探视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4、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穿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具体流程与操作见《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7.9.2.3部分。5、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6、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要戴手套。7、严格手卫生管理,认真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8、加强室内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三、空气隔离的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以下隔离措施1、一旦发现需空气隔离病人应送至新区传染病院,转运时应注意医务人员的防护。2、病人尽量置於单人房间,疑似病人应安置在单人房间,建立隔离标记(黄色)。3、当患者病区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限制病人活动范围。4、限制探视,如需探视应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5、严格进行空气消毒。6、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具体流程与操作见《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7.9.2.3部分。7、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38、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要戴手套。9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10、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具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11、加强防护知识和防护技术培训,医务人员掌握了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本文标题:各类隔离感染的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2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