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马信德1、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2、品味文章瑰丽绚烂的语言。3、体会文章歌颂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完成:1、找出生字词。3、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2、课文中分为几部分,概括出大意。4、随着行踪的变化,作者介绍了威尼斯的哪些景观?它们体现了威尼斯哪几方面的美?5、威尼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它的魅力集中体现在“蓝蓝”上面,文章是怎样表现“蓝蓝”的?舷窗点缀魅力瑰丽祈祷荒芜骤起沼泽鳞次栉比xiánzhuìmèizhìguīqídǎozhòuwúzhǎo1、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2、课文结构一(1-3)概括介绍威尼斯的面貌和历史。二(4-6)介绍威尼斯是个“奇特的城市”,展示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三(7)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1、从舷窗向外眺望蓝色的盆景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了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保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动。解读文(一)2、一到罗马,意大利朋友热情地对我说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桥连缀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是亚得里亚海滨的具体化。侧面描写了威尼斯3、迷人的夜景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创造了如诗似画迷人醉人的意境。作者直抒胸意,也是对这一段文字的小结,与段首“令人神往”相呼应。3、作者游览威尼斯的行踪:“我们登上汽船”“泛舟在大运河上”“穿过一座座桥梁”“汽船向前驶去”“于是就到圣马可广场去散步”移步换景移步换景的写法:这是一种“动点描写”法,它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以行踪为线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各种变化和不同面貌。好处:不断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进行多方面的观察,然后再描绘出一幅画卷,逐步展现它的全貌。运用时注意:1、要把立足点的变换交代清楚;2、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帐”李亚度桥公朵拉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李亚度桥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具一格公朵拉“公朵拉”是一种小游船,翘着头尾,由船夫摇橹.供游客饱览两岸风光圣马可广场全景圣马可教堂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4、威尼斯之美独特:交通工具瑰丽:古典建筑艺术两岸风光水都美建筑美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宫殿贵族院落游客如云灰鸽争相啄食船艇穿梭海鸥飞翔秋色美5、蓝蓝的威尼斯蓝蓝自然色彩:天蓝,地蓝,城市蓝人生色彩:是美丽、和谐、幸福的象征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而且写出了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蓝色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它是和平、宁静、友谊的象征,是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统一。如果将题目改成“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就显得太一般化,没有一点新鲜感;如果改为“奇特的威尼斯”又不能突出威尼斯的特征,“奇特”在哪里,显示不出来,与文章的内容也不甚吻合。美的威尼斯需要美的语言来描绘。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请找出来细细体会。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1、“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这段绚烂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蓝色的世界。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的一簇簇的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了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起来,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动。2、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这里运用两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前一个比喻写水都的白天之美,后一个比喻写水都的夜晚之美。这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闪闪发光”,给人光彩夺目、如诗似画的感觉。灯光、明月、碧水、大海、珍珠、瑰宝……这是多么绚烂的世界,迷人的“人间奇景”啊!3、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这是一幅绚丽的秋色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气氛,给人陶醉的感觉。文中三个比喻也恰如其分,特别是“画卷”这一比喻带有综合美,富有诗情画意。总结: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抓住特点介绍你曾经旅游过的地方。(选2-3处景即可,不少于200字)
本文标题:蓝蓝的威尼斯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3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