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第三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2、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3、增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欧美中国经济传统农耕经济发展,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思想文化大力推行儒家文化,束缚人们的思想外交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漠视对外交往,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外贸易17—18世纪中国与欧美发展特点进行工业革命,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料产地和海外市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形成,近代自然科学形成1、思考:康熙帝即位时,在巩固统治上面临什么问题?台湾割据准噶尔叛乱沙俄入侵鳌拜专权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措施影响平定“三藩之乱”消除了地方割据,加强边疆统治,巩固统一收复台湾加强同大陆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海防抗击沙俄入侵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国家主权。平定噶尔丹叛乱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加强西北边疆管辖,巩固统一。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加快满族文化发展推行文化宽容政策崇尚儒家文化尊重喇嘛教既保护佛教,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巩固统治,并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清朝长达268年的统治。清朝皇帝世系表(12帝)入关之前: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入关之后:(1)清世祖顺治(1644-1661)(2)清圣祖康熙(1662-1722)(3)清世宗雍正(1723-1735)(4)清高宗乾隆(1736-1795)(5)清仁宗嘉庆(1796-1820)(6)清宣宗道光(1821-1850)(7)清文宗咸丰(1850-1861)(8)清穆宗同治(1861-1875)(9)清德宗光绪(1875-1908)(10)溥仪宣统(1908-1912)一、少年皇帝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⑴满洲贵族确立对全国的统治;⑵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①台湾——郑成功②黑龙江流域——沙俄③漠西、漠北——蒙古各部⑶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⑷辅政鳌拜专权2、康熙亲政——智擒鳌拜,稳定朝廷秩序思考: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清朝行政区划:包括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中国皇帝排行前10名(官方版)1.唐太宗李世民6.宋太祖赵匡胤2.秦始皇嬴政7.明太祖朱元璋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晔8.元世祖忽必烈4.汉武帝刘彻9.周武帝武则天5.隋文帝杨坚10.汉光武帝刘秀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晚年的康熙帝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评价,他引用诸葛亮的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二,统一台湾,开府设县。三,反击侵略,签订条约。四,亲征朔漠,和善蒙古。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六,移天缩地,兴修园林。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八,引进西学,学习科技。康熙帝的一生政绩育德勤民如何评价康熙帝:★功绩:①管理边疆平定噶尔丹叛乱平息“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②抗击沙俄:雅克萨反击战;划定边界③发展经济: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消极:①兴文字狱;②实行闭关政策耕地扩大明初8.5亿亩;清朝10亿亩人口增长明初6600余万;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亿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城市状况50万人口世界有10个,中国占6个白银拥有200余年间世界产量一半流入中国世界地位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综合国力保持领先地位政坛风云六十年——开创康乾盛世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问题两种不同的评价观点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称颂——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1、机智果敢。八岁即位,十六岁智擒螯拜,稳定了朝廷秩序。2、维护并巩固了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和准葛尔贵族葛尔丹的叛乱,派兵攻入台湾设立台湾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组织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签定《尼不楚条约》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3、学识渊博,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4、重视农业发展。实行更名田制度和摊丁入亩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拉开了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另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重新评价——延误了历史的进程认为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因循误国。所谓的“康乾盛世”只能说是落日的余辉。一个封闭保守,顽固地坚守腐朽落后的皇权专制体制,拒绝改革,把自己隔绝于日新月异的世界体系之外;一个胸襟博大,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紧跟世界文明步伐,开拓进取。认为中国近代的落伍,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一个巨变时代,却拒绝了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在人为的延长已经衰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给中国近代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从康熙所处的时代来看,康熙即位前后,中国和世界都处于新旧交替的紧急关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已经达到了中国的邻邦,俄国势力已经深入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这种形势对于清王朝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果能借机了解西方,加快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社会改革,率先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强国,就可以避免近代中国的厄运.从当时中国的情况看,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到康熙时,正在逐渐滋长,这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也说明中国具备了社会变革的一定的经济条件.其次,当时中国的封建政治思想体系也面临者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一方面清朝入主中原使”华夷有别”\”以夏变夷”论不攻自破;另一方面以顾炎武\李贽等人为代表,中国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这些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不谋而合,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社会改革的思想基础。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号称英明好学、文武全才的康熙帝,是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厉行变革,还是“拨乱反正”,使业已落后的封建社会复苏呢?从他的思想行为看,他选择了后者。“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
本文标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6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