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学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实施意见
1学院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意见》精神,深化我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助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重点任务(一)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坚持德育为先。(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3)发挥德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确保教学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2(4)探索构建学院、家庭、实习基地、社会等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建立若干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实践基地。(5)丰富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2.强化文化基础教育。(1)充分发挥人文基础课的育人优势,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融通和有效配合。(2)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2)创造条件设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4.加强学院文化建设。(1)以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为引领,对学院文化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2)将学院“诚信、自信、有志、有为”的校训融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校训的导向和育人功能。(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中的元素有效地融入学生的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中。5.培育学生职业精神。(1)抓好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增强3学生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2)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进学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职业精神,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知与理解,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二)加强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发展能力6.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1)结合省区域经济发展、就业需求、城镇化进程和职业教育发展实际,调整优化学院的专业结构。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2)建立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动态调整专业设置。7.建设示范专业。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重点建设一批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教学团队优秀、实训条件先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院级示范专业点,争取有2-3个院级示范专业点进入省级示范专业点行列。(三)推进与中职的衔接融通,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8.推进中高职衔接专业的设置。立足学院的办学定位,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的引领作用,以扩大中职对口招生规模为抓手,选择一批专业作为中高4职衔接专业。9.推进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衔接。研究所衔接中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技能程度,研究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衔接培养的规律,合理确定在高职阶段应设立的课程,及其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建立起通畅的中高职专业教育衔接渠道。(四)创新培养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10.促进校企协同育人。(1)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实现校企合作建设、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切实增强学院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2)探索建立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委员会,发挥合作企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作用。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2)按照《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选择若干合适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校企“联合招生、合作育人、定向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3)探索实施学分制、分段制培养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不5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1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1)根据国家2015年新发布的高职专业目录、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等目标要求,在已有的教学标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2)主动接受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到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正确处理好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校内教学与现场教学之间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13.加强实践性教学。(1)加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原则上保证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2)创新顶岗实习形式,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3)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使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4)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五)深化课程改革,促进专业教学紧贴生产实际14.改革课程体系。6(1)探索建立学院与行业企业联动开发课程机制,使学院课程设置能及时反映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能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2)推进以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完善“公共课程+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实践性技能课程”的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综合化、模块化、项目化。15.加强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1)严格在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把教材选用纳入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2)开发实训课程和实际操作指导教材,开发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体现任务型、项目化、情景式的校本教材。16.创新课程教学方法。(1)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以职业素养、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为要素,综合设计教学时间、空间和组织形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体系。(2)推动校企共同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做中学、学中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探索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采集企业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整合传送到学校课堂,丰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专业实践教学效果。7(六)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17.抓实教学常规管理。(1)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努力构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2)完善教学工作责任制,“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3)要坚持和完善教学巡查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18.完善质量评价制度。(1)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作为衡量职业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2)落实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七)完善基础条件,保障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运行1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2)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依托应用型本科高校、行业企业,共建“双8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实施教师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企业实践等培训项目,积极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支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新教师成长。(3)努力引进和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开展优秀教学能手评选和定期研讨活动,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骨干。20.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使之在设备上对接企业生产、技术上对接职业岗位,集教学、科研、竞赛、培训功能于一体。(2)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协作,共建院内实习实训基地,争取有条件的企业作为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1.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1)重点建设仿真实训系统、数字化教学资源。(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促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通过数字仿真、模拟流程、虚拟现实等方式,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支持各教学系联合行业企业,针对专业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式创新和教师专业成长等难点、热点问题,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和实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9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七日
本文标题:学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实施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3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