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返回讨论区0个回复/801个查看顶它↑踩它↓(有0人在评价它,得分0)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lindafox2009-06-1414:18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1]。按规定,在各类型出版物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处予以标明,并在文末(或书末)列出参考文献表[2]。可见,参考文献著录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了解参考文献的重要作用,掌握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对提高科技论文水平和期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撰写科技论文,一定要主要注意参阅有关方面的文献,以使你的研究和撰稿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同时,要注意在文后著录参考文献。这一点十分重要,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5]:1.1反映论文科技信息的广泛性和深度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在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通过著录参考文献就能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与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1.2便于与前人成果或观点加以区分论文所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等,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更是对个人成果的认可和保护。1.3便于快速检索、调查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采用追溯法即可方便地查阅到与此研究方向相关的一系列文献资料,在短时内就可实现对该信息的检索、调查,从而形成参考文献网络化。1.4能够节省文章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达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顺序编码,而将相应的参考文献著录于文后即可。这样不仅精炼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增加了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1.5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详尽、科学、合理地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收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2引用参考文献应掌握的原则科技论文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应坚持公开性、必要性、真实性和规范化的原则[6-8],在撰稿中要正确掌握和遵守这些原则,使著录的文献既充分、合理,又贴切、妥当,做到恰恰如其分。2.1公开性原则一般应选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2.2必要性或合理性原则应选择对自己研究最有影响的文献,即主要的文献或最必要的文献。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者某些陈旧史料,避免事无巨细的有文必录。2.3新颖性与真实性原则在选择参考文献时,应以能反映新观点、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的文献为主,取新舍旧,确保作品的新颖性。引用观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只有资料翔实,才能保证作品的质量与学术水平。2.4规范化原则文后参考文献应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参考文献按标准著录,便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从而利于文献管理和学术交流。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都采用顺序编码制。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方括号外著录引文页码。3.1著录参考文献的几个注意点1)文献表著录使用的符号。参考文献著录中使用的标志符号“.”、“:”、“,”、“;”、“∥”、“()”、“[]”、“/”或“-”。这些符号是文献著录的特有符号,不同于一般的标点符号,在使用时要加以区分。2)关于作者姓名的著录方法。个人著者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方式。欧美等地著者的姓一律用大写,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etal”。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其姓全用大写字母拼写,其名的首字母用大写、其余用小写,复名的中间用连字符隔开。3)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字母Z。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3.2几种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1)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李大文,陈謇,施海萍,等.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06,22(3):37-39.2)专著(包括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论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王树安.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50-160.示例:[2]徐明岗,梁国庆,张夫道.中国土壤肥力演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0-101.3)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柏拉图.会饮篇[G]∥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37-273.4)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吕永积,王群伟,邵佑军,等.平板真空摄像器件:中国,ZL95241185.7[P].1997-08-09.5)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CHRISTINEM.Plantphysiology:plantbiologyintheGenomeEra[J/OL].Science,1998,281:331-332[1998-09-23].6)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章题名[D].收藏地点:收藏单位,答辩年份.示例:[1]吕长虹.网络的可靠性和最小广播图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数学系,2000.7)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标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标准监督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是学术论文参考的范文和深度的体现,是反映论文的真实性、作者科学学风和评价作者著作学术影响力的科学依据,是对期刊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在当今学界,参考文献引用的不规范甚至作假,已经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秩序和质量,从而引起了学者和专家的关注与探讨。假引用使“研究人”异化为“市场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醒民从事学术研究或学术编辑的人都明白一个浅显不过的常识:在研究过程中要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在撰写论文和专著时要引用前人在先的研究成果或使自己受益的文献。近些年来,由于学术道德滑坡,学术风气腐臭,致使学术严重失范──参考文献写法的不规范和引用的作假便是其要端之一。关于参考文献写法的不规范,属于技术性问题,比较好解决。不过,我在这里顺便指出,有些已经施行的参考文献书写规范本身,无视学术传统和学术界多年的好惯例,仅仅考虑计算机统计的迅捷,从而给学人和读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理应更改或废止。在本文,我只打算议论一下在参考文献引用上的作假──这使本来就已蒙羞的学术界雪上加霜,更使“研究人”急速地和成批量地异化为丑陋的“市场人”。参考文献引用的作假大体有三种手法──假引用、不引用和伪引用。“假引用”,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引用最常见的假引用有三种。一是“友情引用”。本来,有些文献对引用者很难说有什么影响,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帮助和作用,甚至与引用者所论议题相距十万八千里,可是引用者还是硬要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呢?原来,它们的作者或是引用者的师长,或是引用者的好友,或是引用者的圈内人。于是你“投之以李”引用我的,我“报之以桃”引用你的,从而形成一个个不小的“引用圈子”。这样相互抬轿,互相吹捧,大家不就“共同提高”了嘛。其实,明眼人不难识别这类小聪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这只不过是一些“学术山头”、“学术团伙”惯用的小花招而已。尤其是,当所引用的文献是一些十分平庸的论著乃至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时,引用者的意图和学术水准不就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吗?二是“装门面引用”。有些引用者动辄罗列一大堆外文文献,热衷于引用“权威”的文献,以便给自己装门面,实际上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研读它们,或者它们根本与引用者所论毫不沾边。这种狐假虎威的做法只能吓唬那些不知深浅的学术混混和初入门者,在真正的学人眼中,那只不过是拙劣的小戏法而已。在假引用中,还有一种是滥用自引用。必要的和适度的自引用是正当的,能够从中看出引用者研究的连贯性以及在学术上有无进展和提高。但是,滥用自引用,除了给人一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不良印象外,又能给引用者增添什么光彩呢?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所谓“不引用”,正好与假引用形成对照:假引用是不该引用的偏偏要引用,不引用是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本来,自已的研究受惠于哪些论著,并且在写作时利用人家的哪些材料和思想,自己心里应该是最清楚的。可是,有些人却千方百计地回避它们,在列举的参考文献中难觅其踪影。这种做法轻者是掠人之美,重者则是剽窃抄袭。为了遮人耳目,引用者可谓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在窃取不大为人所知的文献和外文资料时往往瞒天过海,在偷窃易于被人识破的论著时常常改头换面。这些掩耳盗铃的手法确实能蒙蔽人于一时,但是纸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要露出马脚的,只是时间迟早不同罢了。“伪引用”就是有意做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引用这种做法大多出现在“伪注”中。其中最常见的伎俩是:本来自己没有接触外文原始文献,或者根本就看不懂ABC,只是直接从中译本或别人的译文中抄录了老外的言论,可是不如实地标注中译本或间接的出处,却堂而皇之把外文原始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大言不惭地列出。其实,引用者引文与人家译本或译文一模一样,甚至连人家的翻译错误也照抄不误。有的引用者还要耍点小手腕,把译文中无关紧要的虚词稍做改动,把个别实词用其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换,以达到自欺欺人的目的。这种伎俩的隐蔽性较强,一般人很难一眼看出破绽。但是毕竟有当事人和学术慧眼在,引用者的好梦想必也很难长久。假引用、不引用和伪引用,是我在近30年做学术研究和学术编辑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它们不见得能囊括文献引用方面的所有流弊,但是关键性的秽迹和劣迹毕竟已经暴露无遗。假引用、不引用和伪引用严重败坏学术
本文标题: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4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