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切实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兴东方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单春耕2017年6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积极探索符合新形势、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新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了实处。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录一、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从严治党中的重要意义1、加强党内监督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2、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3、加强党内监督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二、认真学习《条例》实现有效的党内监督1、明确监督主体。2、规范监督客体。3、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责任担当。4、构建全方位的监督机制。目录三、党内监督要突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1、领导干部在单位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2、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仍然较为突出。3、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就是抓住关键少数。4、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监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从严治党中的重要意义1、加强党内监督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党内监督重点解决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条例》围绕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等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内容,自始至终强调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党的领导体现到党的建设、管理、监督之中。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从严治党中的重要意义2、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务实管用,成为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行为的硬约束。《条例》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六项纪律”为尺子,把遵守党章党规、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彻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原则、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等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内容,督促各级党组织把党的纪律建设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从严治党中的重要意义3、加强党内监督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着眼于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条例》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等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内容,督促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劲推进,防止“四风”反弹回潮、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1、明确监督主体。《条例》中明确了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并对其职责、任务、手段、措施等做出明确规定。因此结合单位党组织要坚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由本单位党委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做到责任清晰、主体明确、制度实用、行之有效。认真学习《条例》实现有效的党内监督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认真学习《条例》实现有效的党内监督2、规范监督客体。党内监督是全面监督,六中全会强调,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做为一个单位的一级党组织,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只要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并明确重点监督内容和监督措施,通过组织和制度制约,可有效防止领导干部权力滥用,从而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认真学习《条例》实现有效的党内监督二3、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必须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落实民主集中制上要保持高度的行动自觉,做民主集中制的强力推进者。要贯彻集体领导不能走样,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会集体决策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在贯彻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关键是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平衡,在坚持集体领导中,必须既讲民主,又讲集中,并在两者结合上,做到既尊重多数,又重视少数,既要防止民主气氛淡化的“家长制”作风,又要防止团结协作不够的自由主义倾向,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的关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4、构建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党内监督要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实现各级党员干部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增强党内监督透明度,确保党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认真学习《条例》实现有效的党内监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1、领导干部在单位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单位各项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参照和群众关注的重点。党内监督只有突出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才能更加有力有效,我们党才能更有效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三党内监督要突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2、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从目前情况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仍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存在“四风”问题;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领导班子存在一言堂、家长制的现象。这些都与党内监督不到位有关,破坏了党的团结和统一,败坏了党内政治生态,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党内监督要突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3、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就是抓住关键少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决策、选人用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实现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激发党的生机活力,更好团结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奋斗。三党内监督要突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4、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监督。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能不能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尺度。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充分认识到监督是一种关心和爱护,主动、自觉和乐于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三党内监督要突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党内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是全党的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深入推进,党内监督必将发挥出更加重要作用。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结束谢谢!
本文标题:党课PPT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6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