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中图版
1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教学难点:联系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分小组竞赛:说出生活中水的重要性(一)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1、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类型:可再生、不可再生2、思考讨论:水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3、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自哪里?4、讨论后回答(来自降水,讨论降水与水资源的关系)5、每年的3月22日是什么日子。确定这一特殊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指导学生读书讨论,并交流已收集的资料;归纳总结:整理出原因)6、地球上的水资源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是短缺的,请同学们用实例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结合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二)全球水资源短缺21、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水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清洁的饮用水。)请读图想一想,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归纳总结: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三)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呢?举例说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状况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和我国的高度重视,请阅读材料“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并思考下列问题: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分别是什么?(3.22和3.22-28)⑵、确定“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意义是什么?⑶、以1999年和2000年的主题为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⑴、⑵较简单在书中可查,⑶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整理要点,以书面的形式在班内交流。(四)归纳总结: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未来水环境安全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强化水资源稀缺和节约意识。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除了以上外,还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五)、板书设计:第一节水资源一、水是宝贵的资源1、水资源是有限的2、全球水资源短缺3、我国水资源危机【教学后记】3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3.理解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4.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5.了解怎样保护土地资源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看P12图A,让学生说出A、B、C、D四个地方分别应发展什么农业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引导学生读P13图B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草地、森林、耕地、大陆水域、其它(沙漠、戈壁、石山等)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引导学生读P13表格及P14图C内容,得出土地资源的特点:⑴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记住总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的排名)⑵山地多、平地少⑶后备资源不足,且分布偏远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的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4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分布⑴引导学生读P15图D-H,说说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记往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南北方的农作物;横断山区的特点⑵让学生重点阅读图F,记住400mm和800mm等降水量线、旱地、水田、草地、林地的分布及三大林区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⑴因地制宜的概念⑵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引导学生读P16图I,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西北和东南两部分东南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水稻;北方:小麦、棉花掌握各种农业的分布区域4.指导学生完成P17填表第二课时内容: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做P17探索实验,引出对土地的破坏二、读P18图J-L,说出人们是怎样破坏土地的,认识破坏土地带来的后果,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三、阅读文本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说出保护耕地的措施2.说出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3.看图M、N记住图中内容及人物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教学后记】5第三节工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2、能力目标能用图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能绘制一些简单工业产品的生产联系图;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2、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教学难点1、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讨论分析法等。★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资料、电脑、图片文字资料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工业与我们第二课时工业的空间分布第三课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学过程6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4.25:张梦的家,找出家里的工业产品。(承转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家,其实就是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没有这些工业产品,我们的家就会黯然无色,没有这些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会单调乏味。但工业产品远不止这些!那么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讲授新课]一、工业生产过程(承转过渡)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读图讨论)引导学生读图4.24:什么是工业,分析以下问题。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3.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归纳总结)谁来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提问启思)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比如汽车生产需要钢材,还需要轮胎、玻璃)阅读活动2的内容,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轻工业:家具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食油加工。7重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木材加工。(板书)工业部门——重工业、轻工业(承转过渡)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我们每天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着工业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便利。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演示活动)学生阅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说出课本上4种人所说的话。学生体会并讨论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学生答)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是国家经济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农业、建筑、科研、军事等部门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学生活动)我国行业部门有许多,工业还为哪些部门提供了方便呢?大家任选一部门,把你当成这一部门的一员,把工业与这一部门的联系介绍出来。(选出表演最好的给以表扬,并对其他同学给以鼓励)(教师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教育、国防、科研等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我国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生产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所以工业也是国家经济自主、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工业。并了解了它的一般生产过程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一定能成为富强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观看录像)收集有关工业的生产情况录像资料供学生观看,增加学生对工业的感性认识。【教学后记】8第四节交通运输一、教材分析:1、知识内容特点;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1)、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2)、铁路运输的特点与分布特征;(3)、世界主要铁路线;(4)、我国主要铁路线与铁路枢纽;(5)、公路运输的特点与我国公路建设的前景;(6)、海洋运输的特点;(7)、世界重要远洋航线;(8)、内河航运;(9)、航空运输。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并列独立。知识点多,比较繁杂,尤其是文字材料比较多,知识内在的联系性不强。2、教材结构特点:包括正文、选学课文两大部分,阅读材料多,提升学习能力的活动与案例提供较少,但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与现象发现背后的道理与规律。3、图像系统特点:图片较少,需要教师增加较多图片或者统计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二、教学设计思想与方法:本节教学内容的主导设计思想是:探究学生最感兴趣的交通运输事物背后的地理规律与原理。由于本节教材内容繁多,并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了选择性,所以将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向以及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运用案例探究—问题引领的教学方法,选择典型案例作为探究的对象,即,上海作为铁路公路河海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其形成和发展所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对于区域联系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探究上海这个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交通枢纽城市,从而发现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与线的发展与形成的因素,以及交通运输对上海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获得有用的地理。设计阶梯性和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提高探究的效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3、海洋运输的特点与世界重要远洋航线;4、影响上海港布局的影响因素;5、影响内河航运的因素。9(二)教学难点:1、海洋运输的特点与世界重要远洋航线;2、影响上海港布局的影响因素;3、影响内河航运的因素。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2、判断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3、掌握世界重要的远洋航线以及中国重要的港口;4、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点与线的因素。(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分析上海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交通运输案例;2、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3、培养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六、教学程序与过程设想:创设情境:1、展示各种交通运输的方式的景观图片,吸引学生注意。2、展示上海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各种景观图片,吸引学生注意。3、问题情景:请同学描述上海市在国内以及国际的地位,并思考上海发展的动力有哪些。案例探究1:从“两会”批准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探究上海城市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1、上海作为中国与国际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哪些交通运输方式的枢纽?2、交通运输发展对上海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案例探究2:影响上海港布局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探究工具:1、上海港图2、材料:上海是一座典型的“以商兴港、以港兴市”的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上海无限的发展机遇。1300多年前,就有船只载着东方的文明从这里扬帆启航,驶向世界各地。今天的上海港跻身于世界一流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之列,成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并确立建设成为10国际航运中心。3、2006年中国年吞吐量居前10位的港口港口2006年1月完成数上海3640宁波-舟山3218广州2544天津2007青岛178
本文标题: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中图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3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