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风湿性心脏病的定义•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disease)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多见于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由于心脏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加重了心脏负担,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可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心悸、咳嗽、等现象,典型二尖瓣狭窄者可见颧面部暗红,唇紫。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栓塞而死亡。临床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有: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联合瓣膜病变•二尖瓣反流.gif•由于心脏瓣膜的病变,使得心脏在运送血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瓣膜狭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为了吸入和射出足够多血液,心脏则更加费力地舒张和收缩,这样使心脏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脏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热。急性风湿热后至少需要两年形成明显的二尖瓣狭窄。约半数病人没有急性风湿热病史,但多数有反复链球菌咽峡炎或扁桃体炎史。•二尖瓣狭窄患者中2/3为女性。约25%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占40%。•正常二尖瓣质地柔软,瓣膜面积约4~6C㎡。•瓣口面积减小为1.5~2.0C㎡时为轻度狭窄。•1.0~1.5C㎡时为中度狭窄。•<1.0C㎡时为重度狭窄。临床表现•症状:•1、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与不同程度的肺淤血有关。常因劳累、精神紧张、感染、妊娠或心房颤动等诱发或加重。多先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狭窄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2、咳嗽:常见,尤其在冬季明显。表现在卧床时干咳,可能与支气管粘膜淤血、水肿易引起支气管炎,或左心房增大压迫左主支气管有关。•3、咯血:可表现为血性痰或血丝痰。突然咯大量鲜血,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可为首发症状。伴有突发剧烈胸痛者要注意肺梗死。•4、声音嘶哑:较少见,由于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体征•视诊:二尖瓣面容。•触诊: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叩诊:心界呈梨形。•听诊: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并发症•1.心房颤动:为相对早期的并发症,起始可为阵发性,之后可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一旦并发快速房颤,病人常可突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甚至进而诱发急性肺水肿。•2.右心衰竭:是晚期常见并发症。•3.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救治不及时可能致死。•4.血栓栓塞:以脑栓塞最多见。•5.肺部感染:较常见,可诱发或加重心衰。•6.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㈠有风湿活动者,应给予抗风湿治疗。㈡呼吸困难者应减少体力活动,限制钠盐摄入,口服利尿剂,避免和控制诱发急性肺水肿的因素,如急性感染,贫血等。㈢无症状者,避免剧烈体力活动,每6-12个月门诊随访。并发症的治疗•⑴心房颤动:治疗目的为减慢控制心室率,争取恢复和保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⑵右心衰竭: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利尿剂等。•⑶急性肺水肿:处理原则与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肺水肿相似。•⑷预防栓塞:有栓塞史或超声检查示左心房附壁血栓者,如无抗凝禁忌症,应长期服用华法林。•3.介入和手术治疗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包括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分离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告知病人及家属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不良反应。指导病人每天测量体重,定期随访。病史介绍•06床患者尹宗英,女,60岁,因“反复胸闷、气喘2年,加重半年”于03-10入院。•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1)二尖瓣狭窄•(2)心房颤动•(3)心功能Ⅳ级•既往史:有风湿性心脏病史四十年、脑梗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6.7℃P:79次/分R:18次/分•BP:138/77mmHg•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左侧明显。•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侧1cm,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以闻及4/6级舒张期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检查示:心房颤动,ST-T异常。•胸部CT:慢支、肺气肿,两肺炎症,心影增大。•心脏彩超示:风心,二狭(重度)伴中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高压(重度),左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03-10:•Braden评分:18分•跌倒评分:2分•自理能力评分:60分•深静脉血栓风险评分:8分•营养风险筛查评分:0分•03-16:•Braden评分:20分•跌倒评分:2分•自理能力评分:70分•深静脉血栓风险评分:8分•营养风险筛查评分:0分•入院后治疗上给予:•营养心肌(尤力)•抗炎(中诺哌奇、舒普深)•止咳(沐舒坦、雾化吸入)•利尿剂(速尿)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有关•2.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功能不全有关•3.潜在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血栓栓塞、洋地黄中毒•4.体温高(38.2℃)与肺部感染有关•5.电解质紊乱与使用利尿剂有关•6.活动无耐力与心排出量减少有关•7.睡眠形态紊乱与气喘,咳嗽有关•8.躯体移动障碍与右侧肢体偏瘫有关•9.自理能力缺陷与右侧肢体偏瘫有关•10.焦虑与担心预后有关•11.有出血的危险与抗凝治疗有关•1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措施•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衰有关•1.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2.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3.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入。•4.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定期检测电解质及血压的变化。•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有关•1.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的程度,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持病室合适的温湿度,安静舒适。•3.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4.用药的护理:给予西地兰及速尿应用,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潜在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血栓栓塞、洋地黄中毒•1.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心率、心律及心电图的变化。•2.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3.正确应用抗凝药物,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4.配合抢救:对于危重病人,应加强巡视,备好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其他抢救药品,除颤仪等,应留置静脉导管。•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机体消耗。•2.高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观察体温的变化,注意保暖,防虚脱,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干净衣裤。•4.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安排抗生素的•输注顺序,保证一定的血药浓度。护理措施•电解质紊乱与利尿剂使用有关•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变化。•联合应用排钾与保钾利尿剂,进食含钾及含钠丰富的食物。•尽量避免夜间使用利尿剂。护理措施•活动无耐力与肢体偏瘫及低心排有关•1.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设计活动计划。•2.卧床期间,护士协助患者完成基本的生活护理。•3.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时注意患者的心率、呼吸、面色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报告医生。•4.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躯体移动障碍与肢体偏瘫有关•1.协助卧床患者洗漱,进食,及个人卫生活动。•2.指导并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喝水,刷牙等。•3.教会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强直。•4.加强巡视,及时满足患者所需。护理措施•睡眠形态紊乱与气喘,咳嗽有关•1.遵医嘱给予止咳,平喘的药物应用,观察用药后的反应。•2.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光线适宜,取舒适卧位。•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适当运动。•4.给予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信心。•5.必要时给予助睡眠的药物应用。护理措施•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1.鼓励协助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保证身体基本需要。•2.及时鼓励患者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3.协助患者生活护理,将日常用品放于病人伸手可及处。•4.按摩和被动运动患肢,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2.关心体贴患者,耐心与患者交流,向患者介绍积极的案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上所取得的进步。护理措施•有出血的危险与使用抗凝剂有关做好用药指导1.告知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2强调每天同一时间服用抗凝药物的重要性及意义。3、服药期间避免与其他有协同药物同时使用,尽量避免使用菠菜等蔬菜食用,以免增加护理措施出血风险。4、注意有无出血征象,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5、生活中尽量用软毛牙刷刷牙,活动中避免碰伤。6、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7、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用药依从性。护理措施•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1.采用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2.创造一个相互尊重,和谐信任的氛围,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耐心解答。•3.鼓励患者及家属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教•1.疾病预防指导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多过快等。避免可增加心力衰竭危险的行为,如吸烟、饮酒。•2.疾病知识指导教育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饮食宜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不宜过饱。
本文标题: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3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