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1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科概念病史治疗诊断护理概念•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期常见,主要由EB病毒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特异性抗体。6岁以下幼儿常表现轻症,甚至隐性感染。【病史】•患儿,廖柬云,男,3岁3月,以“发热2天,鼻阻1天”入院于6月14日17:38分。入院查体:T:38.6℃,P:126bpm,R:27bpm,急性热病容,神清,神萎,面色潮红,呼吸平,规则,皮肤无黄染及皮疹,颌下可扪及数颗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无畸形,唇红,干,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可见白色膜状分泌物,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鸣,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脊柱四肢外生殖器无畸形,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辅助检查:我市中医院血常规:WBC19.2×10E9N:0.49L:0.48(提示病毒感染),变异淋巴细胞10%。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1.9×10E9N:0.68L:0.29(提示病毒感染),肝功:ALT153U/L,AST96U/L,变异淋巴细胞11%。•腹部彩超:脾脏稍增大。治疗经过•入院14/6给予一级护理,更昔洛韦0.07gqd及VC1.5gqd对症治疗。•15/6患儿体温反复,临时补充小儿电解质液250ml,生理盐水100ml,以补充丢失体液。增加Vc剂量为3g。•16/6患儿咳嗽、有痰增加盐酸溴己新100mlqd,地米5mgbid。•18/6患儿精神、饮食好转,无发热复查血常规:WBC13.98×10E9N:0.61L:0.35(提示病毒感染),变异淋巴细胞4%。•20/6患儿流涕明显好转,咳嗽、咳痰减轻。今日地塞米松减量为5mgqd,•24/6复查血常规:WBC11.74×10E9N:0.22L:0.67,肝功:ALT257U/L,AST146U/L。,继续保肝及对症治疗,定期复查肝功。•26/6咽部不红,扁桃体不肿大。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病情好转,改为二级护理,于今日出院。嘱:院外继续口服维生素C,半月后复查肝功【病原学】•EBV属于疱疹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结细胞的DNA病毒,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EBV是5种抗原成分,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抗体。•①衣壳抗原(VCA):可产生IgM和IgG抗体,VCA-IgM抗体早期出现,时新近感染的标志;VCA-IgM出现稍晚,可持续多年或终生,故不能区别是新近感染与既往感染。•②早期抗原(EA):是EBV进入增殖性周期初期形成的一种抗原,EA-IgG抗体于3~4周达高峰,持续3~6月。•③核心抗原(EBNA):EBNA-IgG于病后3~4周出现,持续终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④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LYDMA):带有LYDMA的B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Te)攻击的靶细胞,其抗体为补体结合抗体,出现和持续时间于EBNA-IgG相同,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⑤膜抗原(MA):是中和性抗原,可产生相应抗体,其出现的持续时间与EBNA-IgG相同。【流行病学】•患者和隐形感染均为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偶见飞沫传播、经输血传播或粪便传播。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6岁以下儿童得病后大多出现为隐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则多呈现典型症状。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全年均有发病,以秋末至初春为多。【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B淋巴细胞表面有EBV受体,故EBV进入口腔后,可能首先感染咽扁桃体中的B淋巴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并在细胞中进行增殖。病毒还可在腮腺和其他唾液腺上皮细胞中繁殖,并可长期或间歇性向唾液中排放,然后进入血液,导致病毒血症,继而累及全身淋巴系统。受感染的B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引起T淋巴细胞的强烈免疫应答而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Tc)。患者血中的大量异常淋巴细胞•(又称异型细胞)就是这种具有杀伤能力的T细胞。婴幼儿时期典型病例很少,主要是因为不能对EBV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病理】淋巴细胞的良性增生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病理所见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高度增生。肝、心、肾、肾上腺、肺、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受累,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及局限性坏死病灶。脾脏充满异型淋巴细胞,水肿,致脾脏质脆、易出血,甚至破裂。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5~15天,起病急缓不一,多数患者有乏力、头痛、畏寒、鼻塞、恶心、食欲减退、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发病期典型表现有:•1.发热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38.5~40℃,无固定热型,热程大多1~2周,一般中毒症状不严重。•2.咽峡炎咽部、扁桃体及腭垂充血肿胀,伴有咽痛,少数有溃疡或假膜形成。咽部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3.淋巴结肿大大多数患儿有淋巴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部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肘部滑车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有本病可能。肿大淋巴结直径一般不超过3cm,中等硬度,无明显压痛和粘连,常在热退后数周才消退。•4.肝、脾大部分患儿有肝脏肿大表现,并伴有急性肝炎的上消化道症状。部分患儿有轻度黄疸。约半数患儿有轻度脾大,伴疼痛及压痛,偶可发生脾破裂。•5.皮疹部分患儿在病程中出现多形性皮疹,以丘疹及斑丘疹常见。多见于躯干,持续1周左右消退。•重症患儿可并发神经系统疾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膜脑炎或周围神经炎等。在急性期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炎。部分患儿出现咽部继发细菌感染。脾破裂少见,但极严重,轻微创伤即可诱发。护理诊断•体温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舒适的改变与咽充血咽喉痛有关。•皮肤受损与皮肤瘙痒有关。•潜在并发症肝功能受损、脾破裂、脑炎、心肌炎、肾炎。【护理目标】-体温升高•体温不超过38.5℃。•患儿舒适感增加。•患儿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护理措施—体温升高•保持室内通风,室温在18-22℃,湿度在50%-60%。•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每4小时1次,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进行记录。•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饮料。•体温超过38.5℃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外敷、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婴幼儿可用25%安乃近滴鼻。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并进行记录。•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裂时涂石蜡油或唇膏。•遵医嘱给予补液、抗生素、退热剂,观察记录效果。【护理目标】—舒适的改变•患儿能维持正常的营养。•咽喉疼痛缓解。护理措施—舒适改变•选择容易吞咽的温凉流质、半流质或软饭,避免干硬、粗糙和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进食时使患儿半坐卧位或坐卧位,并嘱患儿不要说话,以免引起误吸。•保持口腔清洁,朵贝液含漱每天2-3次。•口服药片应碾碎成糊状。【护理目标】—皮肤受损•患儿/家属能识别可造成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患儿/家属能复述皮肤自护的方法护理措施——皮肤受损•勤剪指甲,患儿皮肤瘙痒时嘱患儿勿搔抓,以防皮肤破损。•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皮肤瘙痒者,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痒药物•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皮肤自护方法及皮肤受损的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体查时轻按腹部,防止用力过猛。•保证患儿生活需要,避免病房地面过湿,以免患儿滑倒而致肿大之脾发生破裂。•避免过度弯腰,避免撞击腹部的因素,向患儿家属讲述其重要性,防止脾破裂。•遵医嘱定期抽血查肝功能,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密切观察患儿面色、神志、脉搏、呼吸、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病房准备好抢救器械、备用药品、抽吸器、氧气、敷料、止血药品等。【健康指导】•向患儿家属介绍患儿病情、诊疗及护理措施,取得其理解并能积极配合。•患儿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对有肝肾功能、心肌受损的患儿,指导遵医嘱服用保肝、保心药物,并定期复查。•加强营养,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本文标题:1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5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