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取得课题研究优质成果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取得课题研究优质成果——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基本任务李克东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E-maillikd@263.net2004-12一、实验学校的任务实验学校发展规划成果教师培训环境建设资源开发教学试验课题研究实验学校任务的特点探索性先行性示范性实验学校水平的十个观察点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有效应用;完善环境——具有完善的网络系统,保证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整合资源——能不断整合、充实各类教育资源;建设队伍——具有一支层次高数量大,专业发展健康的教师队伍;改革教学——能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开展各类教学试验;课题研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有意义成果;信息管理——实现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管理信息化;形成制度——制订了有关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人才培养——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理解、创新精神得到显著提高;特色成果——形成对区域能产生影响,具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2.1充分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应用数字音像教材(VCD/DVD/LD/CD);应用多媒体CAI课件(含ppt文件);应用校园网络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共享;应用因特网络系统,实现远程、开放性,研究式教学活动与教学指导。2.2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层次知识呈现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重构2.3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课程覆盖面(资源和应用课程的比例)课时覆盖面(资源和应用可是比例)教师覆盖面(参与建设和应用的教师比例)学生覆盖面(接受信息技术并受益学生的比例)2.4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与新课程标准实施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标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新课标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新课标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新课标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了解新课标强调加强学习的选择性新课标强调学习评价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应用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学习资源利用的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自主发现的学习,借助资源,依赖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2.5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基本教学模式1、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模式2、基于网络课程的个别学习模式3、基于资源利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4、基于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5、基于资源共建的任务驱动模式平台+资源通讯+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与学收集/利用/发现/创作/展示/评价讨论/合作SSS教师学生2.6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教学结构的转变转变教师角色——由教材的讲解者,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活动组织者。转变学生地位——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探究者,意义建构者。转变教材作用——事由作为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者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认知的学习资源。转变媒体功能——由知识展示工具转变为学习认知工具一个核心——提高信息素养两个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发展——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2.7人才培养产生显著效果2.8形成课程教学应用优质示范案例案例内容: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整合示范过程录像教学研究论文三、取得具有特色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就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实验学校课题的研究,就是通过考察和分析,从教学实践中,找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加以解决。课题研究=发现问题+解决方法+解决结果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任务获取事实资料,揭示对象的状况;发现教学活动规律和因果关系;发展理论3.1取得有价值的事实数据资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学习能力的转变3.2总结教育技术有效应用的规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资源形态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协作活动探索规律、原理、方法信息技术应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原理、方法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信息技术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模式的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关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3.3探索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在一个日益复杂、充满信息的社会里,教师要成功地生存、学习和工作。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不仅要探索教学模式的变革,还必须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方法,使之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制订面向所有教师的教育技术基础标准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解和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教师要能使用计算机系统运行软件,获取、开发和显示数据并发布成果。要能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运行质量进行评价,必要时还能掌握基础的故障发现和处理方法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他们应能应用技术于交流、合作,开展研究并解决问题。此外,他们还能规划并参与鼓励终生学习的活动,并且促进平等的、道德的、合法的应用计算机和技术资源。能够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各自的课程教学中去——教师要能应用信息技术支持他们相应年级和学科领域的教学。他们应能规划并将多种软件、应用和学习工具整合在一起的课程教学单元。开发的课程应能适应各类学生对象、实现有效的分组和评价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两个值得关注的形式:(1)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广为关注的又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校本教师发展模式中,专业发展的提供者是学校和教师本人,如何组织和进行校本培训。(2)通过网络进行届时合作,包括校内和校际间的教师合作,教师通过互相交流观点,大量的、非正式的信息网就形成了。目前,学校和教师间的网络化在日本已经很成熟。在美国,教师互相帮助也非常普遍。对许多美国的教师而言,这种组织成了中央提供的培训或以大学为主的课程的替代物,教师自己组织自己的专业发展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鉴定与评价如何鉴定和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鉴定和评价更多地关注开设了哪些课程,教师听了多少时间的课,他们对这些课程的满意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直接关注学生的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鉴定和评价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它更多地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工作带来的实际变化,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的基本关系专家教师在与职初教师的对比中最明显的成长就是案例知识与策略知识的成长,尤其是策略知识的飞跃。如何提高职初教师在策略知识的发展方面的成长速度,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优秀的专家级教师成为教师素质培养的关键。要获得策略知识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长期工作实践和事后的积极反思。行动研究是教师进行反思的有效方法。3.4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1)采用量的研究或质的研究量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教学实验、测量评价进行——获得数据型的资料——对数据型资料的数学分析质的研究——通过访谈调查和实地观察进行研究——获得描述型的资料——对描述型资料的逻辑与思辩分析(2)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重点:(1)观察材料的收集(2)深入的三角反思(3)要形成明确的有意义的结论本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哪些事实或观点本研究在哪些创新点本研对教育技术领域的作用与贡献谢谢!
本文标题: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取得课题研究优质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6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