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新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解读及落实2018.7.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地——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解读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12主要内容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内容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历史国际法规标准安全管理理念国际通行做法国内法规标准国际管理体系国内先进经验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历史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我国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冶金、机械、煤矿等领域率先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特别是在上世纪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引入我国,风险管理的方法逐渐被部分企业所接受,从此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为设备设施维护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行为动作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标准化等方面。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历史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2、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标准,该标准于2017年4月1日实施。第一部分1、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2、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3、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必要性近几年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统计:•2002年事故死亡人数14万人•2008年事故死亡人数10万人•2009年事故死亡人数9万人•2010年事故死亡人数8万人•2011年事故死亡人数7.5万人•2012年事故死亡人数7.2万人•2013年事故死亡人数6.9万人•2014年事故死亡人数6.7万人•2015年事故死亡人数6.6万人•2016年事故死亡人数4.1万人(事故6万起,追究法律责任97人,处分200余)第一部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必要性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举措。第一部分政府安排部署,总体指导工作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引导、企业自愿、中介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监管主体是安监部门服务主体是中介机构实施主体是企业第二部分“安全标准化”是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安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采用体系化的思想,遵循PDCA动态循环的运行模式,以风险管理为安全标准化的核心理念,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达到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安全作业标准化及持续发展的目的,使企业安全管理真正上新台阶,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理念第二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理念安全第一所有的伤害都是可以防止的肩负责任切实履职关爱生命营造安全第二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理念系统无死角安全目标安全零事故思想无懈怠制度无缺陷设备无隐患第二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理念降低企业风险降低工作风险消除管理缺陷创造安全工作条件建安全生产标准化零伤害安全管理结果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第二部分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策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改进(A.Act)动态循环的PDCA现代安全管理模式。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这一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特点1管理方法的先进性第二部分内容涉及到了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从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查处、持续改进八个方面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要求,而且这八个方面是有机、系统的结合,具备系统性和全面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特点2内容的系统性第二部分结合我国已经制定的标准化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对核心要素的都提出了具体、细化的内容要求。企业在贯彻时,全员参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制定,并进行定期评估检查,这样使得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避免“两张皮”情况的发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特点3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二部分总结归纳了煤矿、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冶金、机械等已经颁布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中的共性内容,提出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共性基本要求,是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标准,既适应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又避免了自成体系的局面。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特点4广泛的适用性第二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特点先进管理思想与传统管理经验相结合隐患排查与危险源辨识相结合持续改进与分级考评相结合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改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作用1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途径第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本标准按照GT/T1.1-2009给出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第三部分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要求5、核心要求五大模块第三部分本标准适用于工矿商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1、范围第三部分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安全色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等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部分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3、术语和定义3.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三部分3、术语和定义3.3企业主要负责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长,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的实际控制人。第三部分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3、术语和定义3.8风险第三部分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术语和定义3.9安全风险评估第三部分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3、术语和定义3.10安全风险管理30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1、排除2、替换3、降低4、隔离5、程序控制6、保护7、纪律8、应急准备第三部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4、一般要求4.1原则第三部分5、核心要求5.1目标职责5.2制度化管理5.3教育培训5.4现场管理5.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5.6应急管理5.7、事故管理5.8持续改进2010年标准主要内容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绩效评定持续改进21435679811101213第三部分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要求,并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能,将目标分解为指标,确保落实。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指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并结合实际及时进行调整。5、核心要求5.1目标职责5.1.1目标第三部分5.1.2.1机构设置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5、核心要求5.1.2机构和职责第三部分5.1.2.2主要负责人及领导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分管负责人应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负责。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5、核心要求5.1.2机构和职责第三部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营造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员重视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良好氛围,不断改进和提升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5、核心要求5.1.3全员参与第三部分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费用。企业宜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5、核心要求5.1.4安全生产投入第三部分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应符合AQ/T9004的规定。5、核心要求5.1.5安全文化建设第三部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5、核心要求5.1.6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第三部分企业应……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数据库。……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5、核心要求5.2制度化管理5.2.1法规标准识别第三部分一目标管理;一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一安全生产承诺;一安全生产投人;一安全生产信息化;一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管理;一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等27类5、核心要求5.2.2规章制度第三部分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参与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5、核心要求5.2.3操作规程第三部分5.2.4.1记录管理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主要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并建立和保存有关记录的电子档案,支持査询和检索,便于自身管理使用和行业主管部门调取检査。5、核心要求5.2.4文档管理第三部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培训大纲、内容、时间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内容。5、核心要求5.3教育培训5.3.1教育培训管理第三部分5.3.2.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5.3.2.2从业人员5.3.2.3外来人员教育培训5、核心要求5.3.2人员教育培训第三部分5.4.1.1设备设施建设5.4.1.2设备设施验收5.4.1.3设备设施
本文标题:新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解读及落实2018.7.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8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