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反对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1认识校园欺凌(暴力)校园欺凌(暴力)是指行为人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对在校人员进行的以暴力性的侮辱、抢劫、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等,给在校人员的精神、身体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行为。认识校园欺凌现象的三种形式1、语言欺凌。语言欺凌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最为普遍。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对施暴者可能导致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3、心理欺凌。心理欺凌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认识校园欺凌新的表现和特点•一、暴力手段残忍,危害性加大;•二、社会性加强,与校外青年甚至犯罪分子勾结;•三、形式呈现多样性,劫财、劫色、拉帮结派等现象已不新鲜;•四、学生与学校及老师冲突现象也开始日趋严重;•五、女生暴力事件开始出现,并且触目惊心。•六、高年级学生要挟低年级学生进行侮辱、勒索伤害、体罚欺辱等。案例回放案例回放相关新闻图片相关新闻图片相关新闻图片•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职业学校,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和初中后三至五年职业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欺凌行为•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画侮辱画。案例二:勒索财物,不给就拳打脚踢、威逼利诱•一位初一女生在玩游戏机时,同学跟她借币,她不肯,受到殴打,脾脏破裂。案例三:因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恶意伤害他人身体。•19岁的尚某在学校操场和几名男女同学一起打篮球。同学苏某嫌尚某有犯规动作,几次说他不会打球,尚某感觉在女同学面前丢了脸,心里很不舒服,当苏某又一次说尚某打手犯规时,二人发生了争吵,尚某挥手打了苏某一个耳光,猝不及防的苏某倒在地上死亡。案例四:所谓“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短。•年仅16岁的苏某听说小文对人说他朋友(李某)偷东西,便和他的朋友宋某、韩某将小文带到学校外面,将小文殴打长达2个小时。•社会的原因•我们处于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代,各种社会变化和社会问题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变得混乱。•1、暴力文化•很多影视、电视、书籍当中都含有暴力场面,很多武侠、暴力手段被包装和美化,很多时候一些影视作品中描写的所谓“正义”在孩子眼中不见得能够被理解,相反他们可能欣赏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种种的暴力场面只是让孩子知道暴力、欣赏暴力,乃至使用暴力。•而且现在网络技术相当发达,很多暴力、血腥的游戏在网上泛滥,其画面精美逼真,学生上网就经常沉溺其中,并往往会把网络中的暴力带到现实当中。•2、现实的社会环境•当你处于一个满是暴力、混乱不堪的生长环境,充斥着各种各样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当大人们对于抢劫、打架斗殴等暴力场面熟视无睹的时候,在青少年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非常危险的。道德品质不是靠灌输的,它是靠大人们身体力行传授给孩子的。在校的学生还没有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很容易就被身边这种不良的环境同化掉。•(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②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由于校园欺凌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要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第五,要有强烈的报告意识和证据意识。及时上报并注意搜集证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出示。•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依靠法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坚决依法惩治造成重大伤害的校园欺凌者我们要通过修法、释法,让恶意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3月10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袁贵仁说,安全是一件头等要紧的大事,安全没有,教育无从谈起,成长成才也无从谈起。学生的安全问题,有些来自于校外,也有一些来自于校内。校园欺凌主要是同学之间蓄意、恶意造成的一些欺凌事件。无论是来自于外部的,还是内部的,都应当坚决防范、坚决制止。教育部门要联合司法部门,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尽最大努力使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依靠法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坚决依法惩治造成重大伤害的校园欺凌者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犯其他罪行,其法定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依靠组织小明是某职业学校14级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可最近总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向小明借钱,如果小明不借钱给他们,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打小明,而且每次借钱都不还。后来小明找学校老师告明此事,老师和学校找到那些高年级学生,并给予批评处理,从此,小明也就安安心心的学习了。学生李某放学回家途中,总感觉身后有人跟踪自己,于是,李某在自家小区外向附近群众求助,结果嫌疑人朱某被群众扭送到附近派出所,经查明此人曾多次跟踪独身回家的中小学生,然后实施入室抢劫。中学生李某通过向群众求助,而躲过了一次受害。依靠群众基本原则1.依靠法律2.依靠组织3.依靠群众对校园欺凌敢于说不基本方法(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学生怎样防范校园欺凌•面对有暴力倾向的同学,不能太软弱•振作精神,自强不息•团结同学,理解帮助•选择合适的文体活动•上下学的路上和在学校不要落单•学会自卫策略口诀校园欺凌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适当求助师长来帮助自我保护有保障
本文标题:反对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8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