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主讲:谢志斌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主线中国古代教育,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起,到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时为止,先后形成几个发展高潮:1.以六艺教育为标志,形成有国学与乡学、大学于小学之分的西周官学制度;2.以私学发展为载体,形成诸子百家教育思想争鸣,涌现孔子等教育家和标志性教育专著《学记》的春秋战国教育;3.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开始读书做官时代的汉代经学教育;4.形成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开始与科举考试制度结合的隋唐教育制度;5.以书院为学术活动中心,推动教育理论取得进展的宋明理学教育;6.反对理学、批判科举、提倡实学的明清启蒙教育思潮。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一节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一、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问题,是教育史与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对此问题中外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除了年龄、性别和初步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外,没有阶级的界限。2.教育的目的:为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服务。3.基本内容为:传授生产劳动技能、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4.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5.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二、古代学校的萌芽(一)学校的萌芽(二)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三)原始学校的形态(一)学校的萌芽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关于学校的传说:首先,氏族部落联盟时,凡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必有音乐。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显贵者重视音乐修养,其子弟均受乐教。乐师掌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之为“成均”。成均并非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不以生产劳动为内容,教育和学者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学习的人。其次,古史中还有虞氏之学为“痒”的传说。孟轲说:“痒者,养也”,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任务,由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这种活动就要老人方便,一般在养老地方进行,所以痒也为教育场所。由此可见,成均或痒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的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虽然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它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2、政治上,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三)原始学校的形态1.舜、禹时期:——萌芽——庠庠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初的形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萌生。2.夏朝:——雏形——序、校3.商朝:——发展、完备——庠、序、学、瞽宗从甲骨卜辞来看商代的学校1、商朝已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2、商朝的学校已有一定的规模。3、商朝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很重视。甲骨卜辞“甲”是乌龟的背壳,“骨”是牛的肩胛骨。“卜辞”是占卜的记录。凡是完整的卜辞,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格式:“某某日卜,某人问要做某事,是吉?是不吉?”甲骨卜辞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简单记录。“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丁酉”是干支纪年中的日期,“丁酉卜”就是丁酉这一天占卜,召集多个国家的子弟到殷都来学习“戒”。据考证,这里的“戒”有两种含义:“一是持戈而警戒,一是持戈而舞蹈”。以“戒”为教育教养内容,包含习武和习乐的两个方面。“壬子卜,弗,酒小求学?”意思是:壬子这一天举行占卜,弗求问上天,为了王子入学,要设酒祭祖,这样办是否可行?这表明:奴隶主贵族把教育下一代当大事看待,入学要占卜,设酒祭祖。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一、“学在官府”二、大学与小学三、国学与乡学四、家庭教育一、“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显著特点,其表现有二:一是“官师合一”,由国家职官掌握学术,担任各级学校的教师;二是“政教合一”,学校既是施教场所,有时进行政治活动的官廷,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表明当时教育与政治紧密联系。至春秋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此种状况被打破。1、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政——“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2、客观原因:(1)唯官有书而民无书。(2)唯官有器而民无器。(3)唯官有学而民无学。3、说明:只有贵族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二、大学与小学西周小学见载于青铜铭文。贵族子弟幼时通常受家庭教育,教以基本常识和待人接物的礼数。8岁始离家人入小学,小学在王宫旁边,王宫侍卫官师氏、保氏为小学师长。小学教育包括德、行、艺、仪,尤重孝亲父母、友尊贤良、顺事师长一类德行的修养,以为造就有德行、武功的未来统治者打下基础。大学教育更为贵族子弟所享有,极个别平民中的优秀者经严格的考核选拔方能进入。大学入学年龄通常始于15岁,9年完成学业。大学设在郊外,天子的大学四周环水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半周环水叫泮宫,表现出等级性。大学的择址和设施是出于射、御教学和演练的需要。大学的目标在于大艺、履大节,培养有德有仪、能征善战的统治者。西周王朝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学礼乐、军事需练射御,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书数又次之。大学的课程与教学已有明确的计划性并有专门的场地与专门的官员施教。青铜铭文上关于小学的记载《师嫠簋》记载:“在昔先王小学,女敏可事,既命女,乃祖考,小辅”。这段话是周王对嫠讲的,说他过去在先王所办的小学读书时,聪明能干,命他做少辅。青铜铭文上关于大学的记载《麦尊》中说周王在镐京,“才辟雍,王乘于舟……王射大鸿”。意思是说,周王在辟雍,坐在船上,射大雁。《静簋》中说,“六月初吉,王才藁京。丁卯,王命静司射学宫,小子众服众小臣,仆学射”。周宣王名静,这段铭文记载了周宣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在丁卯这一天,周王命他在学宫率领其他小臣,侍众学习射箭的事。三、国学与乡学国学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都城称为国,成外围称为郊,郊之外的广大地区称为野。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统称为国学。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统称为乡学。文献记载,西周在地方行政组织的基础上相应设立乡校、州序、党痒、家塾,分别由各级地方官员负责,又由中央政府负责民政的司徒总领导。乡学教育以德、行、艺为内容而与国家联系,并实行定期选拔,将优秀之才送之国学深造。四、家庭教育西周对幼儿教育极为重视,甚至最早提出胎教主张,《礼记·内则》中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之,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由此看出,家庭中从小进行基本生活技能与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在男尊女卑思想的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7岁开始男女有别,男女教育开始分开,女子教育局限在家庭内,相对被轻视。第三节“六艺”教育由礼、乐、射、御、书、数构成的“六艺”教育,中心是礼、乐。“六艺”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其形成于西周时期。因为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教育方面逐渐增加了政治伦理内容,形成了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是政治伦理课,内容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艺。《周礼·大宗伯》把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礼既然包括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和道德,所以被看作是立国传统,国家命运之所系,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包括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的一切方面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反映了维护宗法等级世袭制度的需要。奴隶主贵族的礼、乐是相互配合的,凡通行礼之处,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培养有重大作用。乐是综合艺术课,内容广泛。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乐。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情感,使本具有强制性的礼变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使森严的等级关系华在和谐的情谊之中。这种礼乐教育在西周时期确实对于改变风俗习惯,安定社会秩序,加强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起巨大作用。“射御”是军事训练,是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是文字,书是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而大学学的是《诗》、《书》。射御数六艺教育作为西周教育的特征与标志,内容包括多方面因素,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武备;既重礼仪规范,又重内心情感修养。它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后来的“苏湖教法”、朱熹及颜元等人都十分重视。我们应注意分析六艺与西方七艺的联系与区别。“夫有文无武,无以威天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思考题1.学在官府2.六艺教育谢谢观赏!Thanks!
本文标题: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9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