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雨巷戴望舒江南小镇作者介绍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浙江杭州人,因其代表作《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其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代表作《雨巷》,另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诗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写作背景简介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那些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峰堕入了夜的深渊。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朗读鉴赏1、听配乐朗诵,品味诗歌。2、学生自读。掌握全诗情感、节奏、韵律,注意重音、停顿及语速快慢。品析鉴赏1、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为什么?2、全诗为抒情诗,但作者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的,那么诗中有哪些主要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品析鉴赏3、分析诗中“姑娘”的深层含义。4、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何效果?品析鉴赏1、全诗感情基调为低沉、幽怨、伤感。给人的感受是忧伤(独自彷徨)、惆怅(冷漠,凄清,又惆怅)、凄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寂寥(默默彳亍着)、朦胧美。意象赏析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品析鉴赏2、全诗意象分析①油纸伞——诗中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但却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给人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中,凭添了一份冷漠和凄清氛围。品析鉴赏②雨巷——其特点是悠长、寂寥。小巷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象征着作者的寂寥、忧郁的心境。品析鉴赏③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为什么要选用丁香?这是源于中国人的“丁香情结”。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在仲春时节,丁香开花,诗人们往往对着丁香伤春。丁香花白色或紫色,色香却不轻佻。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唐宋诗人多以丁香结作为愁思难解的比喻,古人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有诗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仲愁。”所以“丁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传统的意象。古今诗人以丁香来比喻姑娘,就具有了哀婉、愁怨、凄凉又惆怅的特征。丁香美丽高洁愁怨丁香美丽高洁愁怨丁香美丽高洁愁怨品析鉴赏3、“姑娘”,诗人心目中恋人,理想的化身。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诗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品析鉴赏4、重叠和反复,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且长短不一,有的一句能分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反复的表现手法,例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等。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成“飘过”,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律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品析鉴赏5、诗歌的语言运用。《雨巷》在语言运用上别具特色,使用了大量具有很浓的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本文标题:雨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4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