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2)两河流域的统一时间:人物:建立的国家:(1)早期城市国家的出现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王国2、古西亚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纪出现小国统一国家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统一者:汉谟拉比;定都巴比伦城)进入文明时代大约公元前2400年左右,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的统一二、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是阿摩利人的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任国王(约西元前1792年-前1750年(中年表)或前1728年-前1686年(短年表)在位)。在一连串战争中,他击败邻国,将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从而使巴比伦第一王朝达到全盛。汉谟拉比以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而闻名,在现代被誉为古代立法者。汉谟拉比法典是信史的第一部成文民法典之一,刻写于超过2.4米(8英尺)高、于1901年出土的石碑上。《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石柱上部是一副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和审判制度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很多严格规定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规定如何处理自由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汉谟拉比法典(摘录)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他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被称为“东方的拉丁语”。公元前3200年以前苏美尔人就发明了一种象形文字,因笔划形似楔子而称为楔形文字。——不朽的楔形文字”文字成就乌尔城遗址乌鲁克遗址西亚的文明成就空中花园,又称悬苑,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据说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园。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两河流域的历法—太阴历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法典的制定目的、实质分别是什么?目的: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实质: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这些规定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与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很大不同。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游牧部落即希伯来人(犹太人古称)迁徙到地中海东岸。公元前11世纪,他们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公元前722年,被外族灭亡。他们不堪忍受外族人的奴役和残酷统治,于是流散到世界各地,过着漂泊的生活。中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占据这块地方,建立巴勒斯坦国。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回归建立了以色列国,把巴勒斯坦的一百多万阿拉伯人赶走,造成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这就是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
本文标题:2019(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共16张PPT)教育精品.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6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