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考试要求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网络管理的需求和网络管理的目标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被管理的软硬资源的种类和相关信息主要的网络管理标准的含义和适用范围2.OSI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领会层次OSI的管理框架请求、响应、轮询、通告和心跳等通信机制,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管理域和管理策略的概念,及其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的作用管理信息的层次结构应用层提供的系统管理支持功能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记账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含义、功能和作用3.网络管理系统,要求达到识记层次知识重点(一)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1.网络管理的需求和目标(1)网络管理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日常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许多公司、国家机关和大学每天都要利用网络上的数据业务(例如电子邮件和传真)、视频业务(例如电视会议)和话音业务(例如IP电话)来保证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和组成越来越复杂,这主要表现在网络互联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联网设备多是异构型设备、多制造环境、多协议栈。这样的网络靠手工管理已是无能为力,所以研究和开发符合自己情况的、经济适用的网络管理系统就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了。(2)网络管理目标。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减少/消灭网络瓶颈;。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种平台);。使网络更容易使用;。安全2.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1)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如下:。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两部分。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提供有户接口和用户视频(View)功能,例如GUI和管理信息浏览器。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配置设备参数等操作过程目标管理应用使用户根据需要开发的软件,这种软件运行在具体的网络上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例如鼓掌诊断和性能优化,或者业务管理和安全控制等。网络管理应用的开发是目前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性的市场。(2)网络管理系统的配置每一个网络结点都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叫网络管理实体(NME)。网络管理实体完成下面的任务。收集有关通信和网络活动方面的统计信息。对本地设备进行测试,记录其状态信息。在本地存储有关信息。响应网络控制中心的请求,传送统计升年升毫或设备状态信息。根据网络控制中心的指令,设置或改变设备参数网络中至少有一个结点(主机或路由器)担当管理站的角色(Manager),除过NME之外,管理站中还有一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年个月度年个(NME)。NME提供用户接口,根据用户的命令显示管理信息,通过网络向NME发出请求或指令,以便获取有关设备的管理信息,或者改变设备配置。网络中的其他结点在NME的控制下与管理站通信,交换管理信息。这些结点中的NME模块叫做代理模块,网络中任何被管理的设备(主机、网桥、路由器或集线器等)都必需实现代理模块。所有代理在管理站监视和控制下协同工作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这种集中式网络管理策略的好处式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根据需要平衡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然而,对于大型网络,集中式地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正在让位于分布式地管理策略。这种向分布式管理演化地趋势与集中式计算模型由向分布式计算演化的总趋势式一致的。在这种配置中,分布式管理系统代替了单独的网络控制主机。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于一组网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功能。这种管理策略可以实现分部门管理:即限制每个客户机只能访问和管理笨部门的部分网络资源,而由一个中心管理站实施全局管理。同时中心管理站还对管理功能较弱的客户机发出指令,实现更高级的管理。分布式网络管理的灵活性(Flexibility)和可伸缩性(Scalability)带来的好处日益为网络管理工作者所青睐,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式目前网络管理中最活跃的领域。(3)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这里说的软件包括用户接口软件、管理专用软件和管理支持软件,用户通过网络管理接口与管理专用软件交互作用,监视和控制网络资源。接口软件不但存在于管理主机上,而且也可能出现在代理系统中,以便对网络资源实施本地配置、测试和排错。有效的网络挂零你系统需要同意的用户接口,而不论主机和设备出自何方厂家,运行什么操作系统,这样才可以方便地对异构型网络进行监控。接口软件还要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对大量的管理信息要进行过滤、统计、甚至求和和化简,以免传递的信息量太大而阻塞网络通道。最后,理想的用户接口应该是图形用户接口,而非命令或表格。3.管理的网络资源计算机网络管理设计到监控和控制网络中的各种硬件,固件和软件元素。(1)被管理的网络硬件资源可以列举如下:。物理介质和连网设备。计算机设备。网络互联设备(2)被管理的网络软件元素可以列举如下:。操作系统软件。通信软件。应用软件4.网络管理标准TCP/IP网络管理最初使用的是1987年11月提出的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SimpleGatewayMonitoringProtocol),在此基础上改进成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第一版SNMPv1(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陆续公布在1990和1991年的几个RFC(RequestForComments)文件中,即RFC1157(SMI),1157(SNMP),RFC1212(MIB定义)和RFC1213(MIB-2规范)。由于其简单性和易于实现,SNMPv1得到了许多制造商的支持和广泛应用。几年以后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改进功能和安全性,又产生了第二版SNMPv2(RFC1902-1908,1996)。最新的标准SNMPv3(RFC2570-2575Apr.1999)已经完成了。在同一时期用于监视局域网通信的标准-远程网络监视RMON(RemioteMonitoring)也出现了,这就是RMON-1(1991)和RMON-2(1995)。这一阻标准定义了监视网络通信的管理信息库,是SNMP管理信息库的扩充,与SNMP协议配合可以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性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IEEE定义了局域网的管理标准,即IEEE802.1bLAN/MAN管理。这个标准用于管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OSI设备,因而叫做CMOL(CMIPoverLLC)。为了适应电信网络管理的需要,ITU-T在1989年定义了电信网络管理标准TMN(TelecommunicationsManagementNetwork),即M.30建议(蓝皮书)。可见网络管理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而却很多东西是相通的。(二)OSI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1.OSI管理框架OSI系统管理操作在对等的开放系统之间进行,一个系统为管理站,另一个系统起代理的作用,即管理站实施管理功能,而代理接受管理站的查询,并且根据管理站的命令设置管理对象的参数。管理站和代理要能够互相通信,它们之间就要互相了解,这可以通过交换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Context,AC)实现。AC是指管理站和代理之间共同使用的应用服务元素及其调用规则。至于具有哪些功能和功能单元,支持哪些管理对象类,管理功能和管理对象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也是彼此需要了解的,这些叫做共享的管理知识。系统管理应用实体的管理知识存储在本地的文件中,在应用联系建立阶段,通过交换应用上下文,形成共享的管理知识。2.通信机制管理站和代理指的信息交换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进行。通常是管理站向代理发送请求PDU,代理以响应PDU回答,而管理信息包含在PDU参数中。在有些情况下,代理也可能向管理站发送消息,特别把这种消息叫做时间报告(或通知),管理站可根据报告的内容决定是否作出回答。为了及时了解管理对象的最新情况,代理必需经常地查询对象地各种参数。这种定期查询叫轮询(Polling)。轮询地间隔或频度对于网络管理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轮询过于频繁,会加重网络通信负载;轮询稀少,又不能及时掌握管理对象的最新状态。所以轮询的间隔应根据网络配置和管理标准仔细设计。另外如果管理对象中出现了特殊情况,例如打印机缺纸,管理对象不必等待代理查询,可直接向代理发出通知。如果必要,代理可以把对象的通知以事件报告的形式发往管理站。有时管理站要想知道代理是否存在,是否可随时与之通信。这时可以利用一种叫做心跳的机制(Heartbeats),即代理每隔一定事件想管理站发出信号,报告自己的状态。同样,心跳的间隔也时需要慎重决策的。3.管理域和管理策略对于分布式管理,管理域式一个重要的概念。管理对象的集合叫做管理域。管理域的划分可能是基于地理范围的,也可能是基于管理功能的,或者是由于技术的原因。无论怎样划分,其目的都是对于不同管理域中的对象实行不同的管理策略。每个管理域有一个唯一的名字,包含一组被管理对象,代理和管理对象之间有一套通信规则。属于一个管理域的对象也可能属于另一个管理域,当网络被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域后,还应该有一个更高级的控制中心,以免引起混乱。因而在以上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又引入行政域(AdministrativeDomian)的概念。行政域的作用是划分和改变管理域,协调管理域之间的关系。此外,行政域也对本域中的管理对象和代理实施管理和控制。4.管理信息结构管理信息描述管理对象的状态和行为。OSI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型定义管理对象。按照对象类的继承关系,表示管理信息的所有对象类型组成一个继承层次树。继承性反映了软加重用性。设计一个新的对象类时不必全部从头开始,可以根据新数据类型的属性和已有对类的相似关系把新类插入到继承层次树中。相同的属性可以从父类中继承,再在父类的基础上设计新对象类的特性,从而减少了设计工作量。这种设计方法已经是现代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常规方法了。OSI管理的面向对象模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型,几乎囊括了已知的所有面向对象的概念,例如多继承性,多态性(Polymorphism)和同质异晶性(Allomorphism)等。多继承性是指一个子类有多个超类,多念性源于继承性,子类继承超类的操作,同时又对继承的操作做了特别的修改,这样不同的对象类对同一操作会做出不同的响应,这种特性就叫多态性。我们说一个对象具有同质异晶性是指它可以是多个对象类的实例,例如一个协议又两个兼容的版本,一个协议实体既是老版本的实例,又是新版本的实例。一个管理对象可以是另一个管理对象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管理对象之间的包含关系。包含关系可以表示成有向树。包含树与对象名的命名有关,因而包含树对应于对象命名树。对象的名字分为全局名和本地名。全局名从包含树的树根开始,向下级联各个被包含对象的名字,直到指称的对象。而本地名则可以从任意上级包含对象的名字开始向下级联。在OSI标准中管理对象类由ASN.1的对象标识符表示。对象标示符是由圆点个开的整数序列。这一列整数反映了对象注册的顺序,即在注册层次树中的位置。我们直到网上的任何信息都可以用ASN.1定义,并根据与其他信息的关系为其指定一个对象标识符。这样所有网络信息就组成了注册层次树。这个树的根指向ASN.1标准,没有编号。5.系统管理支持功能简单地说,应用层由应用进程(ApplicationProcess,AP)及其使用的应用实体(ApplicationEntity,AE)组成,应用进程把信息处理功能和通信功能组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全局的名字可以调用这个功能。例如远程数据库访问可组成一个应用进程,这个应用进程与远处的数据库服务进程交互作用(发出检索命令,接收响应,处理结果),完成数据库检索。应用进程的通信功能是由应用实体实现的。为了实现不同性质的通信,一个应用进程可能使用一个或多个应用实体。应用实体还可以再划分为应用服务元素(ApplicationServiceEleent,ASE)。ASE是具有简单通信能力的功能模块,对等的ASE之间有专用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应用实体首先要与对等的应用实体建立应用联系(ApplicationAssociation,AA),然后才能通信。建立应用联系的过程主要是交换应
本文标题: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0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