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4年高考化学(浙江专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综合实验探究
学案16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最新考纲展示】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3.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4.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5.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6.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7.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8.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处理。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基础知识回扣学案161.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基础知识回扣学案16(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为。(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为。(3)实验室用氯化铵与熟石灰两种固体加热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推断: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用C装置可以快速制取氨气,所用试剂是。(4)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制氯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可用。(5)用C装置也可以制取Cl2,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是。AECDAF浓氨水和NaOH固体(或生石灰,碱石灰)BD或EKMnO4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基础知识回扣学案162.写出下列在生产、生活应用中气体的产生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潜水艇和消毒呼吸面具中产生O2:。(2)泡沫灭火器用于灭火时产生CO2:。(3)制备消毒气Cl2,用KMnO4代替MnO2。2Na2O2+2CO2===2Na2CO3+O2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基础知识回扣学案163.设计实验证明酸性:CH3COOHH2CO3H2SiO3。利用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即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醋酸,有大量气泡(CO2)产生,证明醋酸酸性强于碳酸;将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题型1有机合成中的综合实验问题【真题回顾】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6)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H2SO4,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否则会使蒸馏烧瓶中的液体进入冷凝管,经接收器流入锥形瓶,导致装置炸裂,出现危险;如果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冷却后补加。解析从有机化学反应原理、装置,物质制备、分离、提纯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1)由题图可知装置b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A.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41%B.50%C.61%D.70%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5)产物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后,含少量水和挥发出的环己醇,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干燥环己烯(或除水除醇)。(6)蒸馏过程需用圆底烧瓶、温度计、接收器和酒精灯,不可能用到吸滤瓶和球形冷凝管。(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产物中环己烯难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用分液漏斗分离时在上层,无机水溶液在下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是由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的。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7)据反应可知,20g理论上制得的质量为20g×82100=16.4g。实际得纯净10g,所以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10g16.4g×100%≈61%。(3)(4)检漏上口倒出(5)干燥(或除水除醇)(6)CD(7)C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止暴沸B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得分技巧】涉及有机物制取的综合实验,重点考察物质分离中的蒸馏、分液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率的计算等问题。熟悉有机物制取中的典型装置图。(1)反应装置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2)蒸馏装置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对点集训】1.(2012·海南,17)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H2SO4浓170℃CH2==CH2CH2==CH2+Br2―→BrCH2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cm-30.792.20.71沸点/℃78.513234.6熔点/℃-1309-116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d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或“下”);c溴的颜色完全褪去下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b蒸馏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题型2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问题【真题回顾】2.(2013·重庆理综,9)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MgCO3的分解产物为。(2)装置C的作用是,处理尾气的方法为。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溶解,无气泡溶解,有气泡2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蓝色沉淀蓝色沉淀3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血红无现象4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红色褪去先变血红,后褪色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血红的原因为;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④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解析(1)MgCO3=====△MgO+CO2↑(2)CO2+Zn=====△ZnO+CO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CO2气体,以防止对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造成影响;由于最后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所以用点燃法除去CO。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3)由于该黑色粉末是纯净物,乙组中,步骤1溶解有气泡,说明得到的是铁粉;甲组中根据“蓝色沉淀”,证明溶解后含Fe2+;根据“变血红”,证明溶解后还含有Fe3+,所以得到的是Fe3O4。甲组中根据加入氯水血红色褪去,说明氯水能氧化SCN-,而乙组中,由于Fe2+的还原性大于SCN-,所以Fe2+首先被氧化成Fe3+,溶液变血红,当氯水过量时,又把SCN-氧化,血红色褪去。因为Fe3+并没有发生变化,可用再加入KSCN溶液的方法观察是否恢复红色来验证。(4)由于CO2气体易和NaOH发生反应,为了防止倒吸,应在B、C之间添加防倒吸装置。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3)①Fe②Fe3O4+8H+===2Fe3++Fe2++4H2O③Fe2+被氧化为Fe3+,Fe3+遇SCN-显血红色假设SCN-被Cl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④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E防倒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答案(1)MgO、CO2(2)除CO2点燃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得分技巧】有关气体制备及连续装置的综合考查问题的解决方案:(1)明确实验目的。(2)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净化装置(一般:先除杂,后除水,加热装置放末尾。)(3)性质实验,主要通过明显的现象论证某气体的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其它特殊性质。注意:①装置中的空气是否对性质实验有影响;②上一个性质实验是否对下一个实验有影响。(4)若探究影响性质的因素,首先应确定变量,其次是“定多变一”,即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一种因素,看这种因素与探究的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5)注意装置最后尾气的处理方法,常见的尾气处理方法:吸收法、收集法、点燃法。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对点集训】2.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固体、MnO2。本学案栏目开关基础知识回扣热点题型突破热点题型突破学案16(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
本文标题:2014年高考化学(浙江专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综合实验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3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