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透视图物体上各点与视点相连,形成的各个直线与画面的交点,为物体在画面上的透视点,将这些透视点连接,便形成透视图。二、透视术语面基面/地面(G.P)—放置物体的水平面,通常是指地面。如下图1画面(P.P)—画者于被画物体之间置一假想透明平面,物体上各关键点聚向视点的视线被该平面截取(即与该平面相交),并映现出二维的物体透视图。这一透明平面被称为画面。如下图2视平面(H.P)—视点、视线和视中线所在的平面为视平面;视平面始终垂直于画面;平视的视平面平行于基面;俯视、仰视的视平面倾斜或垂直于基面。如下图3:线视平线(H.L)—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如图4:地平线/基线(G.L)—画面于基面/地面的交线。如图5:视中线—视点引向正前方的视线为视中线(即从视点做画面的垂线)(视点引向物体任何一点的直线为视线,)。平视的视中线平行于基面;俯、仰视的视中线倾斜或垂直于基面。如图5:真高线—在透视图中能反映物体空间真实高度的尺寸线。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包括与画面垂直的线段)的直线均为变线,此类线段在视圈内有时会消失。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为原线,此类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原线按其对视平面(视平线)的垂直、平行、倾斜关系,分为垂直原线、平行原线和倾斜原线三种消失线/灭线—变线上各点与消失点连接形成的线段(物体变线的透视点是落在灭线上的)。参考下图:点视点(E)—画者眼睛的位置,视点决定视平面;视平面始终垂直于画面。心点(O)—视中线与画面的交点为心点;心点是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视域的正中点,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如图6距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边,两者和心点的距离和画者与心点的距离相等,凡是与画面呈45°角的变线一定消失于距点。余点—在心点两边,与画面呈任意角度(除45°(距点)和90°(心点))的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是成角透视的消失点。天点—是近高远低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的直立灭线上。地点—是近高远低向下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下方的直立灭线上。消失点/灭点(V.P)—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线段之间相互平行)逐渐向远方延伸,最后消失在一个点(包括心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测点(MP)—求透视图中物体尺度的测量点,也称量点。总结:1:心点,距点,余点均在视平线上。2:画面上有视平线,视中线,视点,距点,心点,灭点3:视平面上有视平线,视中线,视点,心点,距点,余点;视点与距点的连线与视中线的夹角为45°4:画面与地面垂直;画面也与视平面垂直。距视距—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如图7视高(H)—视点至基面/地面的高度(也就是视平线和地平线的距离)。如图8透视中的俯视和仰视(参考下图)仰视图:视点偏低,视中线偏上。俯视图:视点偏高,视中线(从视点做画面的垂线为视中线)偏下,便于表现比较大的室内空间和建筑群体,可采用一点、两点或三点透视法。三、有关视域可见视域与正常视域可见视域:两眼前视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水平视角(即在视中线左右两边的夹角)约为188°左右眼各为156°两眼共同覆盖视角124°(156°+156°-188°=124°)如图9垂直视角(即在视中线上下两边的夹角)约为140°两眼共同覆盖视域中央视角为60°如图10正常视域:以视中线为轴线的60°圆锥视圈内(画视域的方法:先确定视点E和视中线H.L;然后过E作H.L的垂线,垂线与H.L的交点为心点O;再过E点向H.L画一条斜线,该斜线与垂线的夹角需为30°;然后再在另一边作出一条与垂线夹角为30°的斜线;两条斜线与H.L有交点,为A-B;最后以A-B为直径画圆形,则得到视域)。如图11四、透视图基本作图框架基本作图框架应该包括:视点E;视平线H.L;基线G.L;心点O;距点D1、D2;灭点。画平面作图框架的基本步奏方法一:(1)确定视点E和视平线H.L和基线G.L;(2)E点向H.L引垂线,垂线与H.L的交点为心点O;(3)以O为圆心,以O-E为半径画圆,该圆与H.L有两个交点,分别为左右两个距点D1、D2;(4)若物体为二点(成角)或三点透视,则还需要找出灭点:方法如下:①根据物体的平面图(即物体上与地面平行的线段组成的面)确定画面的位置(过平面图的一点做水平线为画面P.P)②找出物体上不平行于画面的方向线段;③过E点作该方向线的平行线,平行线与画面有交点,过该交点向视平线H.L引垂线;④该垂线与H.L的交点为该方向线的灭点(物体上该方向上的点都向该灭点集中,物体该方向的线段的透视点段落在此灭点上)方法二:(1)确定视平线H.L和基线G.L,在H.L上确定心点O;(2)过O点向下引垂线;(3)以O为圆心画一个合适大小的圆;(4)该圆与过O点垂线的交点为视点E;该圆与H.L的两个交点为距点D1、D2;(5)如需找灭点,方法同上。参考下图:五、透视规律凡是和画面平行的的直线,透视亦和原直线平行,没有消失点。凡是和画面平行,等距的等长直线,透视也等长。凡是在画面上的直线的透视长度等于实长(和画面平行但是不在画面上的直线的透视长度≠实长)等高的物体,近高远低。等长且相互平行直线的透视长度距画面远(即距视点远的)的低于距画面近的(近高远低原理)等距离间隔的物体,近疏远密。在同一平面上,等距,相互平行的一组直线,透视间距符合远窄近宽原理。等体量的物体,近大远小物体上平行的直线,如与视点产生一定夹角后,延长后相交于一点。和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透视线延长后消失与一点,该点是从视点作与该直线平行的线与画面的交点,为消失点。和画面不平行,但是相互之间平行的直线,透视线消失与同一点。六、透视种类和画法(空间中的立体图都是由三组线(同一个方向的线为同一组)组成的,透视的种类就是根据这三组线与画面的角度关系来分类的)1:平行透视(一点透视)(1):平行透视概念物体的一面与画面平行,其他垂直于画面的诸线将汇集于视平线中心(即心点C.V)的灭点上,与心点重合。(物体的三组线中有两组线是与画面平行的,剩下一组垂直于画面)。(另外:一条直线若平行于两个平面的交线,则这条线与这两个平面都平行)。特征: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合表现庄重严肃的室内空间;缺点是呆板,与真实效果。如下两图(2):平行透视特点一个正方体在透视图中有时只能看见一面,或两面,三面。下图A,心点在物体的内方,这时候只能看见物体和画面平行的那个面(即只能看到一面)这种情况只有平行透视才有。下图B,心点在物体的外侧(即视中线在物体的一侧且视平线经过该物体),这时物体能看见两个面。下图C,心点在物体上方(即视中线位于物体的上方且视平线不经过该物体),这时物体能看到三个面,此角度物体外形看的比较清楚。下图D,心点虽然在物体内方,但因其正面是空的(即没有正面),故所能看到的就更多了,并能一层层深远,常用来作室内透视图。(3):平行透视画法(以正方体为例)(1)确定视点E,视平线(H.L),消失点(平行透视中即为心点)P(视点和心点的连线垂直于视平线)(2)在画面画一正方形abcd(abcd四点和e,距点D,心点P,视平线HL都在一个平面上,即都在画面上)。(3)从abcd各点引消失线至心点(心点在平行透视中即为消失点)(4)延长cd得e点,使cd=de(e点并不在视中线(视点和心点的连线为视中线)上,而是画面上的一点)。(5)由e点引线至距点D(距点和心点的距离DP=视点和心点的距离EP)得f点(f点是dp和dD的交点)df的长度就是正方体伸向远方的透视长度(深度),也可用量尺比例的方法来决定透视深度。(6)由f(f点在dp线段上)点分别引垂线及水平线与bp,ap,cp各点相交,bac各点连接形成的正方体即为正方体的平行透视图。步骤总结:画出作图框架;画出平行于画面的平面;通过该平面上的点向心点引灭点,则垂直于画面的直线的透视线落在灭线上;通过距点和直线端点找出物体的深度;然后根据深度作垂直、水平方向的线段,连接,求出透视图。参考下图:平行透视的示例(车站简图)该车站透视图的特点如上图的D,心点虽在物体内方,但其正面是空的,故所能看到的就更多了,并能一层层深远。参考下图:(4):等距离平行物体的透视画法(地面上水平方向的等距物体)(1)先在一条横线ab上根据需要分成若干等分,如图A的cde三点,再从acdeb五点向心点(O)做灭线。(2)自横线的左边点a向右方的距点(P)作一条直线aP,这时在每条灭线上就留下了一个相交点(直线ab和OP形成一个平面,abcde和OP均在此平面上,故aP与各个灭点会有相交点)。如图B(3)过每个相交点做一条横线,小方格的透视形状便成功了。如图C(4)如果画四排不够,可以按图D的方法,在最后一横线的左端对距点再画一条直线继续按上面步骤画下去。重点步骤:确定一条直线,直线上的等分点向心点连接;根据直线的端点和距点找出每条向心点的灭线上的深度点;由每条灭点上的深度点引横线,完成透视图。注:直线上是4等分(五个点),则画出的等距平行线段透视图为4条(即需要画出几条等距的透视线段,则把直线进行几等分)。等距离平行物体的透视实例,参考下图:总结:画侧面的平行物体是将等分点与视点相连接,得到交点(画正面的是将等分点与距点相连接,得到交点)(5):用中腰线画等距离物体的透视图(以一组灯杆为例)(垂直方向的等距物体)(1)先画前方的第一根灯杆1,从该灯杆的顶端a和底端b对灭点O做灭线,这就是该组灯杆高低范围。(2)从灯杆1的二分之一处对灭点做灭线,作为一个中腰线。(3)根据需要画第二根灯杆2(端点为cd),灯杆2与中腰线有交点m,连接am,am与底端灭线bO的交点就是第三根灯杆的位置。(4)随即画出第三根灯杆3,灯杆3与中腰线的交点为n,连接cn,cn与灭线bO的交点就是第四根灯杆的位置。(5)用此方法画出其他灯杆。参考下图重点步骤:确定一条垂直线;找出高低范围(由垂直线端点向心点引垂线);画出中腰线(垂直线的中点向心点引灭点);确定第二条垂直线;根据第二天垂直线和中腰线的交点和第一条垂直线的端点找出第三条垂直线的位置;(6):多角形物体透视画法凡是较为复杂形状的物体,在作画前,先将它归纳在一个简单的形状中,找出它们的组织关系,然后按步骤来解决。这也是透视常采用的方法。下图A、B是八角形柱体的画法。图A是一正八角a1a2a3a4a5a6a7a8的平面图,这个八角形可归纳在一个正方形b1b2b3b4中,如用直线将八角相对的连一连,就可以在正方形中得到一个“井”字。画透视图如下步骤:(1)先画一个透视的方形(由b1、b2向心点O引灭线)。(2)再从a1、a2点处对心点0引灭线。(3)由b1向距点引灭线,该灭线与a1、a2、b2三点引出的灭线有交点c1、c2、c3。(4)过c1、c2、c3三点画横线,这时在方形内就有了个“井”字,同时在该方形的四边有了八个相交点a1a2d3d4d5d6d7d8。(5)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八角形的透视图(a1a2d3d4d5d6d7d8)。(6)有了透视地盘图,再向上画直线,如图B,就是一个八角形的柱角。如将图倒过来看便是八角形在视平线上方的画法。参考下图:重点步骤:先为八边形归纳到一个简单的形状中(归纳进正方形);求出正方形和其内部“井”形的透视图,据此求出八边形的透视图;(7):透视实例一幅图不仅大的地方要注意透视画法,小的地方也要仔细画。如下图,是并排的两个窗子,心点在左窗子中间,右边的窗子形状就有变化了,它的右侧墙的厚度可见面积较多,它的左侧被正面的墙遮住看不见。同时两扇窗的中线也不在外轮廓的正中,而偏左侧,只要将隐在墙内的线条,也按透视的方法画出,就可知两扇窗应放的地方。2:成角透视(两点透视)(1):成角透视概念物体的所有立面与画面成斜角度。(物体仅有一组垂直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例如将立方体绕着一条垂直边旋转15°,得到的物体为成角透视)而每组有一个消失点,共有两个消失点)诸线条分别消失于视平线左右两个灭点上,其中斜角度大的一面的灭点距心点近
本文标题:详解透视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7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