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由于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不少人从被动接受医疗已变为主动选择,从而发生了不少因盲从而落入过度医疗的误区。而过度医疗,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使疾病治疗变得更加复杂。下面着重和大家讲一讲常见的五大类(用药、保健、运动、疾病、计划生育等)五十种医疗保健误区和纠正方法。一、用药类(一)“好药”误区:贵药、进口药、中药、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要好。误区一,贵药好。其实,药品价格由诸多因素组成,如制造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它与疗效并不成比例。少数供应商利用人们“贵药好”的心理,虚高定价,让人们心安理得上当。药品价格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作为评价药品疗效的标准。换句话说,药品的定价并不以疗效而论。影响药品价格高低主要是由生产成本和利润大小来决定,其因素很多,如原料的来源,生产工艺、生产条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人员工资及产品开发费用等。一般来说,进口药品价格要比国产的高,药品进口的价格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技术方面和商业贸易方面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我国药品生产技术和设施已不比国外的差,尤其是通过GMP认证企业生产的药品质量已有了充分保证。误区二,进口药好。应当承认,发达国家的一些制药设备和某些药品的工艺比较先进,但以质量而言已经难分优劣。我国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美国药典》、《英国药典》相比,对药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标准,并无明显差异。误区三,新特药好。医药工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朝阳工业”,这是由于人类对防病、治病、保健的根本需要,加之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生物高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进一步促进了它的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1970—1989年的20年间,每年世界首次上市的新药数平均50个;1990—1996年间,上市新药数略有减少。在我国,由于对新药,尤其是创新药的研究开发十分重视,因而也促使药物新品种、新剂型与日俱增。如在上海,生物医药工业已逐步形成支柱产业。新药的不断出现,无疑增加了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新武器。新药上市后,随着广告的轰动效应,病人迫切渴望应用新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一味盲目追求新特药。因为新药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尤其是不良反应,需要在临床广泛治疗中不断地进行考察。历史上,新药上市后经不起安全性再评价,又撤出市场的事常有发生。如上世纪90年代有一抗感染药物替马沙星,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曾批准上市,并且应用于6000余例患者,后发生了严重不良反应(据报告说有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且有3例死亡与该药有关),不得不于上市两年后将其从市场撤出。事实告诫我们:不要盲目追求新特药,安全用药是第一位的。误区四,中药好。中药对于一些慢性病、疑难病确有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少;但对一些感染性疾病,化学药品、抗微生物药显效快、疗效更确实。不能偏信一些宣称“本药为中药制剂,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药品。误区五,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要好。部分医务工作者已习惯建议病人打针。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同样的药物,注射给药显效比口服要快,但注射给药在所有给药方式中,危险系数最大。很多人一感冒,就到医院讨要挂水,殊不知,感冒,多是病毒感染,杀死病毒,无特效药,唯有靠自身免疫力将其清除;挂水,只是安慰剂;而且,感冒挂水,小病大治,还会造成体质下降,感冒频发的恶果。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2月14日扬子晚报生命周报刊中的一篇文章《感冒发烧乱挂水当心体质下降又伤肺》。一位在德国工作的南京女士,有一次在阿尔卑斯山玩得太累,回来后感冒了,一下烧到39℃,但没有鼻涕,嗓子有点痛,浑身骨头酸痛,脚像踩在棉花里。晚9点到一家大医院就诊时,已经烧倒41℃。急诊医生检查底说她是病毒性感冒,只给她服了退烧药,让她在诊室外坐两小时进行观察。她傻了,要求挂盐水,因为她小时在家,一感冒,妈妈就是带她上医院挂水的。而德国医生却用不解的眼神看着她说,“病毒性感冒就是有个过程的,挂盐水也没用啊!2小时后,她的烧略退了一点。老外医生给她开了几天的退烧药量,就让她回去,她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喊来两位中国同事,和医生吵了起来。德国人还真是讲原则,就是不给挂盐水!她只好回家。她的病像是打摆子先是很冷,后又是体温马上升高……熬了七天,体温一点点往下降。果真如老外所说,一周之后她恢复了。这七天她很难过,越想越气,“他以为我们华人好欺侮?如果能证明他是敷衍,一定要告他!”于是打电话给波恩的一位有名气的医生朋友,没想到被骂了一顿:“哪有讨着要挂盐水的事!分析:为何感冒后喜欢挂水呢?原因1:挂水让人舒服很多患者说:“挂完水后感到轻松舒服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感冒发烧时,丢失了大量的水分。脱水的初期,细胞外液和血容量首先减少;脱水再加重时,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超过细胞内的,于是细胞内的水分逸出至细胞外液中,引起细胞内脱水。这也包括神经细胞的脱水,以致引起头疼等种种不适的感觉。发烧脱水,同时丢失盐分,造成人体内电解质Na+和K+浓度的改变。神经细胞兴奋时,会激活Na+\K+通道。如果Na+和K+浓度发生了改变,间接地影响到细胞的兴奋程度,致使细胞不能立刻兴奋,人就会有反应慢的感觉。而静脉输液时,符合人生理要求的生理盐水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水、Na+很快地滋润着每一个干渴的细胞,患者自然会感到轻松舒服了很多。神经细胞得到滋润,反应性也会得到改善。原因2:有安慰剂效应70%~8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因为病毒钻进了细胞里,清除病毒只能靠自身产生的抗体。但是,为什么很多患者在挂水后,会有病程缩短的感觉?原因在于挂水有“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虽然没有获得有效治疗,但却感到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而且这种“舒缓”,是可以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到的。如,对有疼痛症状的患者用安慰剂,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说疼痛症状改善了。通过实验测试,发现这些患者的大脑进行了一系列的神经活动,从而产生了止痛效果;而那些没有接受安慰剂的病人的大脑就没有这些神经活动,自然疼痛症状也就没有改善。据分析,安慰剂可能类似条件反射,使“病人产生了与有效药物相似的生物反应”。安慰剂在医学上被广泛地应用着,为的是安抚病人或“回避”病人要求使用不当的药物治疗。最经常使用的“安慰剂治疗”,就是“以‘抗生素’医治病毒感染”!现在很多人迷信挂水,认为:“你(医生)不给我挂水,就是没有给我治病!”因此给他挂水,即使只是生理盐水,也会有病情舒缓的感觉,原因是,产生“安慰剂效应”了!挂水有如此好处,那为什么德国医生就是不给那位拼命讨要挂水的南京女士挂水呢?原来:感冒挂水治疗副作用很多(1)让机能退化感冒挂水,会人为地抑制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发烧,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等免疫细胞被激活,成为“内生致热原”。致热原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点(原为37℃)的改变,导致发烧的产生。在体温升高(38℃~39℃)时,负责吞食病菌的白细胞不仅增多了,而且吞食能力也增强了。同时,机体抗体生成活跃了,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了,物质代谢速度加快了,机体的抵抗力全面提高了!这些变化有利于消灭致病因素,缩短疾病时间,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等。如果急着用“挂水”,代替人体消灭病菌,将使人体的免疫力和自然治愈本能越来越低落,并导致抗生素的用量必须逐次增加。最后,当人体的免疫力和自然治愈力已非常薄弱时,再多量的抗生素也无法将感冒治愈了。这样,就会让人的感冒历时几个月也不愈!(2)不利于抗癌最新研究发现:每年患感冒不足一次的人,患癌症的几率,是每年患感冒一次人的5倍。为什么呢?原因是,人感冒时,免疫系统对感冒病毒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干扰素”,它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自然杀死细胞。这些自然杀伤细胞除了摧毁被病毒穿透并赖以繁殖的细胞外,还不加区别地摧毁疑有恶变迹象的其他任何细胞,包括癌变细胞,或使某些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减慢,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患癌症的机会。人每一次感冒,机体免疫系统都会产生这种干扰素。研究还发现,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具怕高温。研究人员甚至说:可以把一般的伤风感冒,变成治疗癌症的强大“生物武器”。(3)微粒会伤肺静脉输液,将药物直接打进血管里的这种给药方式,暗藏隐患。隐患来源于藏在注射液中的幽灵─微粒。我国2005版规定,100mL以上静脉注射液,每mL含10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3粒,按此最低标准,假设一个病人每天输液500mL那么只要输液超过8天,就可能有多达上千个微粒进入体内。这些微粒不溶于水,不被体内的代谢酶分解,也很难穿过血管和组织到达排泄器官,以致它们只要进入人体,就会长期滞留,甚至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微粒危害:尺寸较大的微粒可以直接堵住体内细小的血管,造成局部缺血坏死;较小的微粒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刺激血管内壁,造成静脉炎;也有些较小的微粒会随着血液到达更远的脏器。清除异己的吞噬细胞会把其中的一部分微粒吞噬掉。但吞噬细胞却无法把吞下的微粒“消化”掉,这样就会在局部形成肉芽肿,堵塞毛细血管,对脏器造成局部伤害。由于静脉血回流后首先经过肺,因此遭殃的地方主要在肺部!临床发现,一些瘾君子把粗糙过滤后的精神药品进行静脉注射后,药液中存在的大量的不溶性微粒,对静脉吸毒者造成了明显的肺部损伤,有的还造成了呼吸困难和肺动脉高压!虽然正规输液中的微粒数,比这种极端情况要少很多,但是,如果经常挂水,不断累积的微粒,很可能会达到对肺部损伤的程度,让肺在不知不觉间受损!那么,感冒应如何治疗呢?感冒治疗:6步骤保证治疗到位不越位那对感冒,如何才能做到“治疗到位而不越位”呢?(1)服退烧药发烧是双刃剑,一方面可帮助免疫力;另一方面,会造成一些生理功能紊乱,如,体温若超过41℃,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等到体温达到43℃,只要几小时人就会死亡。因此,一般情况下体温在38.5℃以上,就要服退烧药了!(2)物理疗法退烧的重点在于降低发热中枢的“设定温度”。如果病原侵入,设定温度升到了39℃,这时用冷水擦澡,企图散热退烧,病人反而会寒颤发抖,非常痛苦,因为发热中枢“设定温度”若不改变,你这边在散热,而身体却仍然会努力产热来达到目标体温39℃。这时若采用温水拭浴,效果会较好。(3)科学捂汗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人会觉得冷,此时要多穿衣,或盖厚被。当病好转,“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人会冒汗,会感觉热、此时最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体温很容易下降。(4)好好休息有人认为,感冒后只要发一身汗,病情就会好转,所以采取运动出汗的做法,这样做不科学。因为运动时体内产热更快,机体代谢旺盛,造成体温过高,进而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中枢神经兴奋过度,氧气和营养过度消耗,既加重了心肺负担,也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此时最好休息,放手让机体免疫力去作战,待机体免疫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将上调的“设定温度”下调了,机体为适应下调的“设定温度”,开始散热出汗。这样的“出汗”,才是病情好转的迹象!(5)适度喝水多饮水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否则单服退热药也不会有效。多喝水,补足体内水分,以免细胞脱水;水经由汗水的蒸发或小便的排泄散热,可使体温有所降低;生病时,体内有很多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且体内新陈代谢因病而紊乱,也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多喝水可以冲淡这些毒素,并将其排出体外;生病时,能量需求加大,这时新陈代谢进行的多是分解反应,而水是物质分解的反应场;补水有利血液循环,加快运送免疫大军,以及营养供应;服药时多喝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达到满意的药理效果。当然,补水要有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呼吸道发生感染,如感冒或者患支气管炎时,身体会释放出大量的保水性荷尔蒙。当这种物质含量高时,喝人过多的水,会导致水分过剩,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即低钠血症,会加重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6)病后进补病之初,一般不想吃饭,原因是机体集中兵力去对付疾病了,消化系统的血供被减少。此外,这时因能量需求的增多,机体的代谢反应,多是释放能量的“分解反应”,合成反应较少,因此机体不需要从外摄入更多的营养。这时最好多吃新鲜水果,以及有营养的汤,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因为
本文标题:安全用药的几个误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