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分立的局面。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应用得到了加强。发展趋向: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方向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另一个趋向是应用方向,它的应用相当广泛,如地区资源的开发评价、地区综合发展分析、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p14~18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四、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思考题: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称为非物质文化,它是与物质文化相对。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1、文化区(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1)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特征是:核心区、外围区和过渡带。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立场对立,不仅不相往来而且亦各不允许对方民族存在。(2)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特征:功能中心位置明确、边界界线确切、区内有功能联系。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等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异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例如:日本语只在日本国使用2、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时间现象即文化的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如南方草原驯养牛、羊——北部高寒林区驯鹿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2)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的迁移,逐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征: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如:新大陆与旧大陆文化的相似性(美国与英国)。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5、文化景观(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6、文化适应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被称为文化适应。另:文化适应——人类在环境适应过程中,除去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另一种变化,就是对工具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即主要依赖工具、技术、组织等物质或制度文化来适应环境,所以叫文化适应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思考题: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2.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以上五大专题反映了人文地理学对人文现象研究的独特视角,也构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严密分析框架。从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文化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三、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思考题: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2.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一、人口与发展1、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一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间和生态上的作用。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过程只用了15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2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2、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1)人口转变理论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P80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2)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日本、中国、印度模式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旧中国--高位静止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考研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8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