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Internet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1“Internet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南京工程学院网络技术教研室2013年5月2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三、课程设计时间地点安排............................................1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2五、其它说明........................................................2课题一ARP协议地址欺骗现象分析....................................4课题二ICMP协议重定向过程分析.....................................9课题三TCP和UDP的端口扫描分析...................................1511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Internet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完本门课程后,不仅要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要能综合应用所学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知识,能够通过协议进行某种应用的能力。学生可在本课程设计建议的选题中任选一个题目作为自己的选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课程设计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实践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都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学生应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好本次课程设计任务,同时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ARP协议地址欺骗现象分析基本要求:①掌握ARP高速缓存的格式和内容。②以实例分析ARP协议的不足之处。③改进ARP协议的算法,以防止ARP协议地址欺骗的现象出现。2.ICMP协议重定向过程分析基本要求:①掌握ICMP协议的格式和内容。②以实例分析ICMP的问题,写出ICMP协议重定向进行信息窃取的过程。③改进ICMP协议的算法,以防止利用ICMP重定向进行信息窃取的现象出现。3.TCP和UDP的端口扫描分析基本要求:①结合捕获数据的差别,阐述TCPConnet扫描的实现原理。②分析TCPSYN扫描时应答包的不同之处,说明TCPSYN扫描的实现原理。③根据各种端口扫描的原理,设计出不同端口扫描的预防措施。三、课程设计时间地点安排时间:第14周22地点:信息楼A216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方案和操作方法,设计结果截图,调试分析报告,所需算法,课程设计收获和小结,主要参考资料等。五、其它说明1、课程设计报告每人完成一份。文字说明用手写稿,程序和运行结果可以打印。2、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应在8页纸以上。课程设计报告封面格式如下:33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课程名称院(系、部、中心)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13年5月27日至2013年5月31日成绩44课题一ARP协议地址欺骗现象分析一、课程设计目的①加深理解ARP高速缓存。②通过了解ARP协议的缺陷,寻求解决办法。二、课程设计任务①掌握ARP高速缓存的格式和内容。②以实例分析ARP协议的不足之处,写出ARP欺骗过程。③改进ARP协议的算法,以防止ARP协议地址欺骗的现象出现。三、相关内容说明原理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可以通过某台主机的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在TCP/IP网络环境下,每个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联网地址是在网际范围标识主机的一种逻辑地址。为了让报文在物理网路上传送,必须知道对方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存在把IP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的地址转换问题。以以太网环境为例,为了正确地向目的主机传送报文,必须把目的主机的32位IP地址转换成48位以太网的地址。这就需要在互联层有一组服务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地址,这组协议就是ARP协议。ARP欺骗是网络中常见的攻击手段之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路由器ARP表的欺骗;另一种是对内网PC的网关欺骗。第一种ARP欺骗的原理是截获网管数据。它是通知路由器一系列错误的内网MAC地址,并按照一定的频率不断发送此干扰数据,使得真实的地址信息无法通过正常更新保存在路由器中,结果路由器的所有数据只能发给错误的MAC地址,造成正常的PC无法收到信息。第二种ARP欺骗的原理是伪造网关。它的原理是建立假网关,让被它欺骗的PC想假网关发送数据,而不是通过正常的路由器进行上网。对于被欺骗的PC看来就是不能正常上网,同时数据也会被攻击者截获。ARP缓存表是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表,任何实现了IP协议栈的设备,一般情况下通过该表维护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这是为了避免ARP55解析而造成的广播数据包报文对网络造成的冲击。ARP表的建立一般情况下通过两种途径:方法一是主动解析,如果一台计算机想与另外一台不知道MAC地址的计算机通信,则该计算机主动发出ARP请求,通过ARP协议建立;方法二时被动请求,如果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一台计算机的ARP请求,则首先在本地建立请求计算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表。因此,针对ARP表项,一个可能的攻击就是误导计算机建立错误的ARP表。根据ARP协议,如果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了一个ARP请求报文,在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该计算机会用ARP请求报文中的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更新自己的ARP缓存:1)如果发起该ARP请求的IP地址在自己本地的ARP缓存中;2)请求的目标地址不是自己的。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过程。假设有三台计算机A,B,C,其中B已经正确建立了A和C计算机的ARP表项。假设A是攻击者,此时,A发出一个ARP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这样构造:1)源IP地址是C的IP地址,源MAC地址是A的MAC地址;2)请求的目标IP地址是A的IP地址。这样计算机B在收到这个ARP请求报文后,网络防御系统发现B的ARP表项已经在自己的缓存中,但MAC地址与收到的请求源MAC地址不符,于是根据ARP协议,使用ARP请求的源MAC地址更新自己的ARP表。这样B的ARP高速缓存中就存在这样的ARP表项:C的IP地址跟A的MAC地址对应。这样的结果是,B发给C的数据都会被计算机A接收到。Arp命令:arp/?:查看arp命令的所有参数66采用网络结构(一)77按照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1.主机A和主机B使用“arp-a”命令察看并记录ARP高速缓存。2.主机B、D、E、F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协议和ICMP协议)。3.主机Aping主机B(172.16.1.2)。观察主机B、D、E、F上是否能捕获到此报文。4.主机C启动仿真编辑器向主机A编辑ARP应答报文(暂时不发送)。其中:MAC层:“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C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设置为主机A的MAC地址(或255.255.255.255)ARP层:“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C的MAC地址“源IP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IP地址(172.16.1.2)“目的MAC地址”设置为0.0.0.0“目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A的IP地址(172.16.1.1)5.主机C向主机B编辑ARP应答报文(暂时不发送)。其中:MAC层:“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C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MAC地址(或255.255.255.255)ARP层:“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C的MAC地址“源IP地址”设置为主机A的IP地址(172.16.1.1)“目的MAC地址”设置为0.0.0.0“目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IP地址(172.16.1.2)6.同时发送第4步和第5步所编辑的数据包。注意:为防止主机A和主机B的路由表被其它未知更新,可以定时发送数据包(例如:每隔10秒发送一次)。7.观察并记录主机A和主机B的ARP高速缓存表。8.主机A上ping主机B(“ping172.16.1.2–n1”)。9.主机B、D、E、F停止捕获数据,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88主机C捕获到的ICMP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是什么?主机D、E是否能接收到第8步所发送的ICMP数据包?结合主机B和主机D捕获到的数据包,绘制出第8步发送的ICMP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图。思考问题:在主机A上使用“arp–s主机B的IP主机B的MAC”命令,在主机B上使用“arp–s主机A的IP主机A的MAC”命令,分别为主机A和主机B添加一条静态路由,ARP欺骗是否还能成功?你认为添加静态路由能从根本上解决ARP欺骗吗?99课题二ICMP协议重定向过程分析一、课程设计目的①对ICMP协议的进一步理解。②以实例理解信息窃取技术,寻求解决办法。二、课程设计任务①掌握ICMP协议的格式和内容。②以实例分析ICMP的问题,写出ICMP协议重定向进行信息窃取的过程。③改进ICMP协议的算法,以防止利用ICMP重定向进行信息窃取的现象出现。三、相关内容说明原理在Internet上,主机数量要比路由器多出许多,为了提高效率,主机都不参与路由选择过程。主机通常使用静态路由选择。当主机开始联网时,其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很有限,通常只知道默认路由的IP地址。因此主机可能会把某数据发送到一个错误的路由,其实该数据本应该发送给另一个网络的。在这种情况下,收到该数据的路由器会把数据转发给正确的路由器,同时,它会向主机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来改变主机的路由表。路由器发送ICMPRedirect消息给主机来指出存在一个更好的路由。ICMPRedirect数据包使用下图中显示的结构。当IP数据报应该被发送到另一个路由器时,收到数据报的路由器就要发送ICMP重定向差错报文给IP数据报的发送端。ICMP重定向报文的接收者必须查看三个IP地址:(1)导致重定向的IP地址(即ICMP重定向报文的数据位于IP数据报的首部);(2)发送重定向报文的路由器的IP地址(包含重定向信息的IP数据报中的源地址);(3)应该采用的路由器的IP地址(在ICMP报文中的4-7字节)。1010类型=5代码=0-3检验和应该使用的路由器IP地址IP首部(包括选项)+原始IP数据报中数据的前8字节代码为0:路由器可以发送这个ICMP消息来指出有一个到达目标网络的更好方法。代码为1:路由器可以发送这个ICMP消息来指出有一个到达目标主机的更好方法。代码为2:路由器可以发送这个ICMP消息来指出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到达使用希望的TOS目标网络。代码为3:路由器可以发送这个ICMP消息来指出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到达使用所要求的TOS的目标主机。采用网络结构(二)说明:主机A、C、D的默认网关是172.16.1.1;主机E、F的默认网关是172.16.0.1。步骤:案例一:利用ICMP重定向进行信息窃取11111.主机A启动ICMP重定向功能,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icmpredirect_configenable”。2.主机B启动静态路由服务,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3.主机A、B、D、E、F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协议)。4.主机Aping主机E(172.16.0.2),察看主机A、B、D、E、F捕获到的数据。5.通过此ICMP及其应答报文的MAC地址,绘制其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图。6.主机C模拟主机B的身份(172.16.1.1)向主机A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其中:MAC层:“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172.16.1.1的MAC)“目的MAC地址”设置为主机A的MAC地址IP层:“源IP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I
本文标题:《Internet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0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