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苏联俄罗斯IL-76特种飞机家族
罕见的IL-76特种飞机家族Il-76Candid耿直,作为前苏联及俄罗斯1970年代至今的主力运输机,广大军迷并不陌生,但是基于Il-76机体所开发的一系列执行特殊任务的型号的相关资料并不多见,以下所整理的一些文字图片资料,简述Il-76特种机系列,以为其外传。Il-76PP80年代中期,编号СССР-86889的Il-76MD进行了改装,作为电子对抗的型号,赋予编号Il-76PP(俄语Ил-76ПП,ПостановщикПомех=JammingStation,电子干扰平台),设计改装任务由塔甘罗格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TANTK)担负。Il-76PP安装有一套Ландыш铃兰电子干扰系统,机身多处安装刀型天线,机翼带短仓,原登机舱门上移,取消机身后部辅助舱门。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机身两侧与起落架舱融合在一起的两个大型舱段,其内安装了两套IvchenkoAl-24VT辅助涡轮引擎,用以驱动4台电动机给铃兰系统提供动力,同时,起落架舱前方增加冷却空气进气口。根据最初的设想,Il-76PP的任务是伴随A-50预警机飞行,对敌方的雷达电子设备进行干扰压制,以此保障A-50预警机不被敌方空中或地面侦测设备定位并攻击。实验证明,Il-76PP的设计并不成功,铃兰系统工作不可靠并且能耗巨大,整机的电磁适应性不良,高功率的电子干扰发生器会对本机的其它电子系统产生影响。在进行了广泛的试验之后,项目中止发展,原计划建造的另外4架同型机取消。Il-76SKIP为了替代70年代起服役的由Il-18改装的监控与遥测飞机,两架IL-76被加以改装,用以担负监控导弹火箭武器及其他航天器发射的任务,称为Il-76SKIP(俄语Ил-76СКИП,СКИП=airbornemeasurementandcontrolstation空中测控平台)。第一架改装的Il-76注册号CCCP-86721,1977年7月6日交付,代号676。第二架由Il-76M改装,注册号CCCP-86024,1978年9月12日交付,代号776。这两架飞机在外观上的主要特征是,机身尾部加装条形天线罩以及机身上分布的其他天线。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架飞机共进行了600余架次的飞行,主要为苏联巡航导弹的测试提供支持。鉴于先期改装的两架(676,776)SKIP机型不具备十分完善的跟踪遥测与地形测绘功能,另外5架Il-76MD型飞机接受了改装,作为676与776的替代机种,项目代号979,称为Il-76SK或者Il-76SKIP也称Be-976。Il-76SK外观类似于A-50预警机,机身后部有一个大直径的圆形雷达天线罩,所以往往被误认为A-50,但是两者外观上还是有所区别,Il-76SK的翼尖带有荚舱,这一点与Il-76PP类似,另外Il-76SK的机头使用玻璃舱罩,机尾机炮被天线罩取代但保留了观察窗口。所有的Il-76SK都使用苏联民用航空总局的涂装,所以也有消息称,这种飞机是为民航及地面交通提供服务的,但很难令人信服。Il-76SK979,于199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第一次公开露面。Il-76VKP80年代,两架Il-76MD型飞机被加以改装,作空中指挥/通讯中继用途,型号Il-76VKP,或Il-82。第一架注册号CCCP-76450,1987年9月22日接受改装。第二架注册号CCCP-76451,1987年11月30接受改装。两架飞机的机头玻璃舱罩被雷达整流罩替代,机头上方至机翼前段安装大型舟状整流罩,用以容纳卫星通讯天线,机身尾部两侧有大型刀状天线。作为应付核战争的手段,Il-76VKP的作用类似于美国的BoeingE-4B,可以担负空中指挥任务,但是一般作为中继通讯机伴随Il-80执行飞行任务,除了卫星通讯功能外,Il-76VKP尚可以超低频通讯方式与苏联战略核潜艇取得联系。Il-76LL从1970年代开始,总计5架Il-76运输型飞机被改装为空中引擎试验平台,型号Il-76LL。这些飞机配备引擎试车工作站和改进的电子设备以监控试验引擎的工作状态。试验引擎一般安装在左侧机翼挂架下。众多型号的引擎被安装在这些飞机上进行了飞行测试。Il-76LL-1,LotarevD-18TIl-76LL-2,SolovievD-90AIl-76LL-3,N.D.KuznetsovNK-93Il-76LL-5,IzotovTV-117AIl-76LL-4,MuravchenkoD-27其他由Il-76改装的空中试验平台也使用Il-76LL的型号名称,大部分的试验平台都属于高度机密,甚至不能确定其真正的编号。其中可以确认的一架注册号RA-76753的飞机安装了侧视雷达系统,1988年试飞。另外的一些空中试验平台据信被用于执行红外侦测,地形测绘,电子情报收集等任务。RA-76753A-501970年代,苏联开始开发新的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用以替代日益老旧的Tu-126预警机,在考虑了众多候选机型后,最终选取了相对成熟的Il-76作为系统载机,新的预警机被赋予编号A-50,由别里也夫设计局牵头设计制造。1978年12月A-50进行了首次试飞,随后生产了首批次10架同型机。A-50在1985年进入苏联国土防空军服役,北约代号Mainstay支柱。A-50原型装备Shmel大黄蜂监控系统,其核心是安装在机身后部旋转天线罩内称为pogahnka(toadstool)的脉冲多普勒雷达,Shmel系统还包括完整的敌我识别系统,卫星通讯和数据链系统,以及使用彩色显示器的工作站,所有这些分系统由一台任务电脑整合在一起。机体方面,机头玻璃舱罩被气象雷达天线罩取代,仅保留两侧的观察口,机尾自卫机炮同样被电子设备取代,机头上装备有空中加油探头,不过有报道说,巨大的天线罩与加油机之间引发的乱流使得空中加油成为一项异常困难的任务,对飞行员的飞行技术是一个巨大考验。原型A-50使用的Shmel雷达监控系统在最远探测距离与多目标处理能力上落后于诸如E-3C上的AN/APY-2这样的西方同类系统,同时,相对于西方的类似系统,Shmel系统在重量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其重量是AN/APY-2的1.5倍以上,而且系统的体积也过于庞大,造成A-50机舱拥挤,加上设备产生的噪音,使得A-50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对执行长时间巡航飞行任务的机组成员而言负担很重。但是另一方面,俄国人声称Shmel系统具有非常优异的下视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地面反射杂波中辨别出低空飞行的目标。赋予A-50的任务是,探测跟踪空中目标,包括追踪空射巡航导弹,并联络地面指挥系统,同时指挥空中巡航的己方战机对敌方目标进行截击。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A-50首次展示了其实战能力,两架在黑海上空飞行的A-50成功的监视了盟军飞机的行动。随后在车臣战争中也有A-50的身影出现,据称杜达耶夫的行踪就是由A-50借由无线电定位发现并且引导攻击机将其击毙。A-50的改进型号A-50U,换装Shmel-2系统,提高了发现空中目标的距离以及处理多批次目标的能力。共计25架的Il-76MD被改装成A-50或Il-76SK,目前尚有16架的A-50在俄罗斯服役。A-60Il-76最特殊最神秘的改型,当属A-60。1980年代,针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开始进行机载激光系统的实验,由别里也夫设计局与塔甘罗格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共同开发,实际上,作为下一代军事技术的关键项目,苏联全国的科研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该计划。1981年8月19日,经过改装的空中激光实验室进行了首飞,飞机由一架注册号CCCP86879的Il-76MD改装而来,机头安装了一个大型的整流罩,据信内藏激光照射装置,激光装置可以收放并且具有相当好的方向射界,机身下部起落架舱加长以容纳额外的涡轮引擎为激光系统提供能源。1991年,飞机进行了改进,安装了新的设备,用以进行新的飞行实验。试验的具体细节尚不得而知。
本文标题:苏联俄罗斯IL-76特种飞机家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4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