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一.绪论•二.主要内容•1.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兴起•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主要理论•3.文化与人格学派的新发展•三.笔者的思考绪论•文化与人格研究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心理学与人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互动并形成不少积极成果。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的文化与人格研究则把心理学与人类学之间的互动堆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之前,人类学界只是运用在西方社会中形成的心理学理论来观察分析非西方社会不同族群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对此作出相应的评价;而至此之后,人类学界则从本学科的立场出发,根据在非西方社会不同族群所做的田野工作中发现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对在西方社会中形成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检验,•并最终在人类学界形成了以专门探讨文化与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对人类学和心理学均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人类学界的文化与人格研究逐步被心理人类学所取代。一、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兴起•文化与人格的定义•文化:是指包括一个社区的所有社会习惯,个人对其生活于这种习惯的反应,以其由此而决定的人类活动。(是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人格:是指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人类学与心理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互动。人类学界一直重视心理学理论对人类研究的价值,而心理学界则是从人类学的研究中获得证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心理学中人格理论与人类学中的文化理论发生契合,在人类学界出现了文化与人格研究的新动向。该研究以文化和人格作为其研究对象,探究文化与人格之间存在的关系。(1)精神分析理论对人类学研究的影响•20世纪初,各个学派的心理学家纷纷用不同民族的心理现象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或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不同民族在心理上的异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一切活动都受性本能“力比多”的支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和伊勒克辍情结。1913年出版《图腾与禁忌》一书,书中作者认为:也许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它的历史的开头,基于它的犯罪意识,使俄狄浦斯情结成为宗教的最后根源。•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出版,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即刻前往新几内亚特罗布里德群岛进行田野调查,验证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否具有普遍意义。······马林诺夫斯基对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的验证不仅丰富的精神分析理论,而且拓宽了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领域。正如马林诺夫斯基在总结自己的研究时所说:“精神分析虽遭人唾骂,但我认为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应该使精神分析理论为人类学学者所重视。”(2).博厄斯对文化与人格学派兴起的贡献博厄斯被称为“美国人类学之父”,“文化人类学之父”,他对人类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他认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主张对各种文化进行“主观地探究”,即透过可观察到的现象的层面,把重点放在把握文化的观念上,真正深入到“内部”去看待文化。•2.他大力倡导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细致地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撰写真实可信的民族志,并由此而开创了文化人类学“透视性”研究的风气。•3.他力图置身于一个较为正确的位置去了解异文化的思维模式。他明确主张,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设身处地从该民族的立场出发。他不同意泰勒和斯宾塞等早期进化论着对原始民族的一些偏见,反对他们关于原始民族智力低下等说法。他根据客观事实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指出,所谓原始民族的低智力与劣根性等问题,只有在观察者将欧洲文化的一些观念加在一些土著居民思想上时才会显露出来。他还由此总结出了在人类学研究中沿用至今的主位和客位研究方法。•4.他极力反对用欧洲文化的理性标准作为人类学分析的标准,并慎重地选择了用“情绪”作为替代物。他认为文化的基础不是理性,应当是情绪,理性不过是附着在情绪上的,因为情绪就是人们将他们习以为常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加以合理化的手段。•5.从19世纪末开始,博厄斯就对心理学问题进行了专门地研究,并把它应用于人类学研究中,陆续发表了一些讨论种族心理问题的文章,1911年出版的《原始人的心智》。该书重点探讨了环境,遗传对人种类型,种族偏见,原始人与文明人的心智特征的影响等问题。该书的发表时间比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要早。正是由于博厄斯自己很早就关注不同民族的心理问题,所以他的学生中出现继承导师的这一思想并与当时盛行的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开展文化与人格研究的领军人物——露丝·本尼迪克特和米德。•1934年,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出版,标志着文化与人格学派正式成立。(3)影响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几种人格理论•心理学界对人格看法多种多样,每一位心理学家对人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因而导致人格理论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其中一些理论对人类学界的文化与人格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1.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不仅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作为精神分析的代名词。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图如下:意识超我人的心理前意识自我潜意识本我•如果三者保持平衡,人格就会正常发展。反之,人格就会出现偏离,导致神经症。人类学在田野调查中所作的恋母情结,养育方式,青春期等方面的研究都与精神分析理论有直接的关系。2.人格类型论•将人格按一定标准分为不同类型是一种区分人格差异的方法。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根据人的体液把人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俄国神经学家巴普洛夫根据人的神经活动特点把人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郁型四种,等等。这些人格分类方法虽然其分类标准有很大差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论按哪一种方法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大量的例证。人类学家在田野工作中所作的人格类型划分的研究与这些理论关系密切。3.人格特质论•该理论由美国心里学家奥尔波特最早提出的。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个人在不同情景中经常出现的,持久而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他将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两种。他极力主张对单一的个案作深入研究,而不是对某个做平均值的概括式研究。3.人格特质论•与奥尔波特刚好相反的是卡特尔,他更注重于对共同特质的研究。他认为,一个社区的成员虽然都有相同的特质,但这些特质在不同的人身上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些特质的强度在同一个人身上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的。3.人格特质论•卡特尔发现人的特质有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之分,并从各种特质中筛选16种根源特质,编制出著名的人格量表:16PF量表。这一量表除被心理学界广泛使用之外,人类学家在研究文化与人格过程中也把该量表作为重要的人格测量工具。4.人格学习论•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和班杜拉。他们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和自我调整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或人格特点。人类学家在研究文化与人格中多用这种观点来解释田野调查中出现的具体材料。5.人格评估技术•该技术与人格理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1937年,奥尔波特汇集的人格评估技术有14大类52种具体方法。这14大类包括文化模式研究,生理记录,生活情景等。人类学家在研究文化与人格过程中涉及的很多人类学方法都是从心理学的人格评估技术中移植过来的。•总之,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主的心理学人格理论对人类学的渗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类学界一直重视心理学理论对人类学研究的价值并在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和人才培养等发面做了很多工作,两个方面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二、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主要理论•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美国人类学界出现了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热潮,并在文化与人格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笔者简要介绍几位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1.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1923年,本尼迪克特在博•厄斯的指导下以《论北美•守护神灵的概念》一文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受当时心理学•思潮的影响,本尼迪克特•十分注意文化与人格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于1934年•出版了《文化模式》一书。•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个族群只能根据自身的价值趋向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的生死、青春期、婚姻制度,以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文化整合最后演化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她认为各种文化模式是不相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但每一种文化模式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绝不能因为其他文化的好恶而有所取舍。模式是文化现象本身所具有的,而不是研究者先入为主的,用来统摄材料的工具。二战期间,本尼迪克特用其文化模式理论对日本人的人格问题进行了研究。1946年出版的《菊与刀》中,作者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双重人格。•菊花代表温柔与洁净,刀代表武士道的粗狂与暴烈。具体表现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该书通过考察日本人的等级制度、家族制度、社会规则、思维方式极其外部行为的研究,并对义务与人情,恩与责任的比较,分析了日本人的忠、孝、仁、义、德的价值体系,得出日本人的性格特征是其文化影响的结果。•1951年,《菊与刀》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被称作日本学鼻祖关于日本研究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2.米德的文化决定论•1924年,米德从心理学专业转到博厄斯门下攻读人类学,这为她从人类学角度验证某些心理学结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5年,米德在博厄斯的指导下,只身远赴波利尼西亚群岛萨摩亚人中进行为期9个月的田野调查。1928年完成《萨摩亚人的成年》,该书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霍尔的“青春期危机”理论提出了挑战。她认为,青春期危机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不是所有青少年在青春期都会出现心理危机。•1928年,米德又到新几内亚北部的阿米拉提群岛的马努斯人中进行田野调查,1930年出版《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原始教育的比较研究》。在这部著作中,米德对弗洛伊德儿童早期经验与人格的关系理论进行了验证。她认为,文化传统对人格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1935年,米德在对新几内亚境内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角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出版了《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该书主要是针对心理学界流行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由性别决定的观点所作的研究。米德认为,人的气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由性别决定的,而是文化影响的结果。•《萨摩亚人的成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原始教育的比较研究》、《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被称为“南海三部曲”米德试图通过“南海三部曲”从根本上否定生理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达到建立文化决定论的目的。3.卡迪纳等人的基本人格结构论•1919年卡迪纳到维也纳跟随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理论。1939年,卡迪纳与一些精神分析学家和人类学家共同出版了《个人及其社会》,该书的中心议题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结构是由初级制度塑造的,而基本人格会通过投射系统塑造次级制度。所谓基本人格结构即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有效适用工具。所谓初级制度主要包括家庭组织、群内的结构、养育方式、基本的训练,性的禁忌与生计方式等。•所谓次级制度则是指民俗传承、宗教信仰、对神的概念、态度以及讨论他们时所用的技术等。卡迪纳认为,童年期经验对个人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卡迪纳等人的基本人格理论比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和米德的文化决定论向前迈进了一步。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强调更多的是文化对人格单方面的影响,而卡迪纳则注意到文化与人格是相互影响的。4.许烺光的“轴”理论•许烺光出生于中国东北农村,1944年到美国跟随林顿学习文化与人格理论。许烺光是心理人类学的首倡者。曾任美国人类学会主席,是文化与人格研究中的杰出人物。许烺光在《有文字的文明》一书中集中讨论了以往在小而简单的社会中形成的文化与人格研究方法用于大而复杂的社会中的文化与人格研究碰到的困难。•许烺光认为,亲属关系普遍存在于所
本文标题: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7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