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描绘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
描绘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描绘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隆重召开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它是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召开的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1.宣言书: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法治之路,表明了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2.路线图: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规定了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3.催化剂:催生一批新制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4.里程碑: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节点。一、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什么是法治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是明确提出和阐述法治思想的第一人,他认为要建立和维护共和政体的稳定,防止革命的发生,有两个重要的方法:一是教育,一是法治。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是最优良的统治形式。他把法治和人治观点进行了对比,并明确表示法治优于人治。中国的法治历程——从法制到法治1、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为人类法制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已经产生了奴隶制的习惯法。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出现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法典是战国时期的李悝编制的,也就是公元前455年—公元前395年,他在诸侯国法律基础上编制了《法经》。唐朝(618年—907年)时,中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2、民国时期,按照孙中山的思想,形成了《六法全书》。国民党时期的国大,制定有《宪法》、《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法》六法。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时期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1957年开始,立法工作停滞下来,一些既有的立法也得不到实施,司法制度不断受到破坏。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和刘少奇作出了“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和“法律只能作为办事的参考”的讲话。毛泽东:“许多问题的解决光靠法律不行,法律是死条文,是谁也不怕的;大字报一贴,群众一批评,会上一斗争比什么法律都有效”。江青:“公安部、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都是从资本主义国家搬来的,是凌驾于党政之上的官僚机构,几年来一直是同毛主席对抗。”1978年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开始恢复与重建。制定了一批法典,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恢复司法机构,完善工作程序。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对“法治”的强调。1992年开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里面包含着具体的五个体系。•一是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三是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四是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五是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着力打造五个体系必须坚持五个原则依法治国的底线原则•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位一体实践路径坚持三位一体三、全面推进依治国的五项任务(一)科学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宪法宣誓。•2、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3、完善立法体制。•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宪法至高无上•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的权威没有树立,依法治国就无从谈起;违宪也是最大的违法。因此,就要加强对它的实施和监督。•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负有宪法实施和监督这样的职权。•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2014年12月4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的带领下,在场的法官向宪法进行了宣誓。立法科学民主•立法方面提出,要以人大作为主导。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进行国家法律的立法,因此要讲人大主导。•经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同时也要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要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目的就是要通过人大这个立法机关来立法,不能谁都想立法,就是党的领导也要通过人大这个立法机关来进行立法,人大的立法也要让人民群众参与这样的活动。•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全面推行政务公开•3、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4、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5、健全依法决策机制•6、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二)严格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健全依法决策•政府离不开决策。中央第一次提出这样全新的命题,叫做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决定》还对这个依法决策,包括程序、环节上都讲得很到位。•《决定》,要有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过去,有些干部稀里糊涂的,想决策就决策,多半是“一把手”提出来,叫做“一把手工程”、形象工程。法治政府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政府执法一定要讲公正、文明,要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侵犯群众的利益,我们现在执法确实有比较大的问题,时不时就暴出一些城管野蛮执法事例。•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1、保证公正司法,完善确保公正司法的制度•2、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3、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5、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法治中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确保我们能够依法独立公正的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不独立,是我们从苏联模式继承过来的一些弊端,早就要改革,这次四中全会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非常重要,能够保证我们司法公正。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7.追究干预司法•《决定》提出,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去干预司法审判、审理的情况,往往打电话、递条子、打招呼,现在要记录在案。还要进行责任追究。•有了这样一个制度以后,还敢打电话、还敢递条子吗?•9.错案终身问责•这又是一个“终身”。这次《决定》提出两个终身:决策终身责任制和办案质量终身责任制。•办案质量终身责任制是对法官、检察官来说的,同样的道理,你出了这个错案,责任终身跟着你,所以这就加强我们办案的责任心和慎重的态度。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因10年前“被害人”赵振裳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1996年,“4·9”强奸杀人案主犯呼格吉勒图于当年即被执行死刑。2005年,背负10条人命的赵志红主动供称对9年前的“4·9”案件负责。2014.12.15内蒙古高院宣判无罪。•1、法律至上,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绝对权威•2、政府引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制意识•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5、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四)全民敬法——增强国民法治观念•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1、坚持依法执政•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4、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5、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6、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7、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四、加强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习近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法治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2015年4月7日
本文标题:描绘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7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