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旅游地理周跃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独特浓郁。•中国旅游地理设计旅游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数十门科学的广泛领域。•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地理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分区及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中国区域旅游地理资源的形成条件、开发优势与存在问题,开发方向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绪论第五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第六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第十章陕甘宁新区旅游资源区第九章内蒙古旅游资源区第八章华北旅游资源区第七章东北旅游资源区第十一章华东旅游资源区第十五章青藏旅游资源区第十四章西南旅游资源区第十三章华中旅游资源区第十二章东南旅游资源区第四章中国旅游资源与类型特征第三章旅游开发与规划第二章旅游行为与旅游市场预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中国旅游地理是研究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学科。中国旅游资源的丰富是与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密切相关的。•中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居世界第三。•同时,我国又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面积共约30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以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复杂地表结构。•在纵横交错的网状骨架山地中,镶嵌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我国的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水热同期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厚。黄河和长江母亲河石器、彩陶、青铜器书法、山水画、明清小说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的21世纪五大时尚旅游产品——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沙漠旅游和探险旅游,我国都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差异越大的地区和人群,彼此的吸引强度也越大。•经济因素也是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的重要原因。•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与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关。研究内容与研究任务•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能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物质景观实体和精神文化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又分为“现实旅游资源”和“潜在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的研究任务: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了解中国区位与旅游客源市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资料统计分析法•旅游图表分析法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旅游地理除了与地理学和旅游学等相关学科密切联系外,还涉及规划学、园林学、建筑学、生态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信息学、环境学、考古学、历史学、交通运输学、古典文学美学和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它们相互交叉、渗透,互相补充与提高。第二节学科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古人有意识的旅行活动出现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希腊和古罗马也兴起了观光、公务、考察、疗养等旅行活动。•公元7世纪兴起,8世纪臻极于极盛的阿拉伯帝国,当时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公元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大致沿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东行,历时三年半到达中国,公元1295年又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18世纪至19世纪前半叶,西欧出现以回归大自然为特点的自然风光旅游。•纵观古代的旅行与旅游,出游大多以独立的个体进行,除封建帝王、达官贵族和文人墨客外,普通民众广泛参与极少,旅行范围受限,不可能出现旅游业。近代旅游业的兴起与旅游地理学的萌生•近代旅游诞生的标志是旅游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期,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大规模公众旅游成为可能。•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是英国牧师托尔斯.库克创办的“通济隆旅行社”。•19世纪下半叶,欧美国家相继成立了很多承办旅游业务的机构。•我国的近代旅游业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设立“旅行部”。1927年6月成立中国人自己建立的最早旅行社“中国旅行社”。•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一直受到地理学者的关注,他们以独特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旅游活动,为旅游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现代旅游业的发展1、起步阶段(1950—1960)。其特征是高速低效。2、增长阶段(1960—1970)。其特征是中速中效。3、发展阶段(1970—1980)。其特征是高速高效。4、成熟阶段(1980—1990)。其特征是低速高效。5、稳步增长阶段(1990年以后)。其特征是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增长率相同或接近。•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1、初级阶段(二战结束—60年代中期)2、奠定基础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3、发展阶段(70年代中期以后)•国外旅游学发展趋势旅游地理学对旅游业的发展贡献的四个方面:1、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开发提供必需的资源和区域分析依据;2、测从游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流量;3、对旅游区域的内部结构、旅游地的社区状况、游客源地至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的深入研究,为旅游规划提供基础;4、为其他研究旅游的社会科学学者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目前世界旅游业市场与旅游地理学发展走势是:1、散客旅游将愈来愈多于团体旅游,短线旅游多于长线旅游,地区性旅游和中程旅游将成为旅游的主体。2、一个国家或地区将愈来愈难以单独成为对游客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3、自主参与式旅游将愈来愈多于陈列参观式、单纯表演式旅游。4、欧洲和北美的中老年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兴趣与日俱增。5、互联网和电脑、光盘将成为旅游宣传的主要手段,网上预定也将成为旅游时尚。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进展•中国古代的旅游地理著作《诗经》、《史记》—《货殖列传》、《水经注》、《入蜀记》、《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等。•中国现代旅游地理研究进展1、中国现代旅游地理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2、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进入收获期。3、90年代以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范围迅速扩大,探讨学科理论和方法,旅游市场和旅游者行为,省区旅游地理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有关学术著作大批问世。4、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跨入新发展阶段,出现四大基本趋势:(1)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受到高度重视。(2)研究内容将更为丰富多样。(3)定量研究愈来愈广泛。(4)学科研究更加注重思路的理性化。思考练习题•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与任务是什么?它对你所学的专业有何作用?•比较有关“旅游资源”的不同定义,谈谈你对它的理解。•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认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第二章旅游行为与旅游市场预测第一节旅游者与旅游行为•旅游者的定义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定义人们生活提高和经济发展,其范围在不断扩展,内容也逐渐丰富。按旅游者出游的区域可将其分为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旅游行为是个体的内部因素和旅游环境外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旅游行为的外部因素1、诱发旅游行为产生的因素包括(1)旅游点、线的自然环境;(2)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特点;(3)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方式。2、限制旅游行为产生的因素,分为经常性稳定限制因素和突发性短暂限制因素。•影响旅游行为产生的内部因素1、旅游知觉。旅游知觉分为旅游对象、旅游条件和旅游社会的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又分为客观因素(指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理条件)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动机、经验、态度和观念。)。2、旅游动机。具有特定的活动目标,能维持个体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力量就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具有强度性和指向性特征。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概念从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现实认识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核心是保证旅游者的心理满足,所以旅游产品应该是旅游者愿意购买的,能够带来心理满足的物质与非物质产品需要的总和。•旅游者产品的构成优质的旅游产品,既要保证旅游者满意又要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保证旅游产品质量,在开发产品时应注意:资源丰富,设备齐全,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科学管理;避免产品重复;旅游产品具有特色;旅游产品的时应性和优质服务。•旅游产品的特性1、旅游产品的相对稳定性。2、旅游产品的无形特性。3、旅游产品的综合性。4、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5、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大、替代性强。•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1、人口数量、结构及变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2、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需求的影响。3、个人收入对旅游需求的影响。4、余暇时间对旅游需求的影响。5、政治因素对旅游需求的影响。6、货币汇率对旅游需求的影响。7、旅游供给程度对旅游需求的影响。第二节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需求规律1、旅游价格与旅游需求的关系。假设其他因素不变,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的价格之间存在反比关系。2、其他因素与旅游需求的关系。不同旅游群体结构和不同的旅游产品类型都会影响旅游需求的变化。提高游客源地人们的旅游倾向、设计和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提高服务水平都可促使旅游需求的增长,反之旅游需求就会下降。3、旅游需求的弹性规律。是衡量各种影响因素与旅游需求的内在关系的。•旅游需求的预测方法1、动向外推模型。2、结构模型。3、模拟仿真模型。4、定性模型。第三节中国旅游市场与客源分析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过程•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在中国古代早已产生。•古代有公务、经商、游历、寻访、科学、宗教等目的的旅游。•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旅游业产生。•五六十年代,旅游接待大都具有政治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旅游业开始走上一个新发展阶段。•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业有了高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旅游业观念的巨大转变。•旅游业内部体制的根本变革。•旅游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旅游市场从个别国家和地区转变为向全球开发,从只重视国际旅游的接待转变为向国内人民大众提供服务。•当代旅游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质量也大幅度提高。思考练习题•谈谈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的理解。•简述影响旅游行为产生的外部因素。•简述影响旅游行为产生的内部因素。•试述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构成。•简述旅游产品的特性。•试述旅游需求的规律。第三章旅游开发与规划第一节旅游开发产生的区域影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积极影响:1、创收外汇与回笼货币。2、促进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3、提供就业机会。4、改变区域经济结构。5、促进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消极影响:1、旅游过渡超前发展。2、过分依赖旅游业。3、可能引起物价的上涨。•对区域社会的影响1、旅游地居民的态度。2、示范效应。•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1、促进旅游接待地对外交流。2、促进旅游接待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消极影响:1、削弱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2、历史文化遗传遭到破坏。•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的积极影响:1、保护自然环境。2、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的消极影响:1、对自然环境破坏。2、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旅游资源保护应注意:1、加强对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管理力度。2、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工作。3、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4、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5、建立历史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机制。第二节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是对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未来发展的设想和策划。•旅游开发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既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使旅游资源由优势产生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过程。•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地规划旅游规划按不同地域范围划分,有地方性规划、区域及区域间旅游规划、全国规划、国际性规划。从规划时间角度,可以分为旅游短期规划(1-2年)、中期规划(3-6年)、长期规划(10-25年)。从规划的组织机构划分,有部门规划、项目规划、综合规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线路
本文标题:中国旅游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8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