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代史近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第一分册第四分册世界史第二分册第三分册中国史以此为标准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在哪里?第一单元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考古资料的印证地理环境政治:文明成果文字:楔形文字(泥版).法律:《汉穆拉比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统一: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方位:亚洲西部河流: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新月沃地,“美索不达米亚”)目的:价值: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今主要国家:背景:楔形文字的黏土板楔形文字—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文字之一《汉谟拉比法典》:法典上部的浮雕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与汉穆拉比。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汉穆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汉穆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太阳神的宝座很象古巴比伦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穆拉比法典》——君权神授读图学史P6地理环境政治:文明成果文字:象形文字(纸草)。统一:前3100年左右,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位置:非洲东北部河流:尼罗河(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功能:代表:胡夫和哈夫拉金字塔象征意义:建筑:金字塔。今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今主要国家:(绝对权威,君权神授)陵墓法老专制;来世信仰;建筑成就;经济发展。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始建于4500年前,目前在埃及已发现的大大小小的近百座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省沙漠里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古埃及人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古埃及神话称:在上古埃及,有一个国王名叫奥西里斯,他有一个兄弟名叫塞特。塞特存心不良,为夺取王位,谋害了他的哥哥,还把尸体切成14块,扔到各处。后来,奥西里斯的儿子荷拉斯长大成人,打败了塞特,为父亲报了仇。荷拉斯和母亲一道把分散在各处的父亲的尸体找回,拼凑起来做成干尸,然后借助神灵,使奥西里斯复活做了阴间的主宰。因此,深信人有来世和人会死而复生的古埃及法老十分重视对自己死后”永久宫殿“——陵墓的建造。《金字塔铭文》中说:“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金字塔铭文》中还有:“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制作木乃伊时取出的内脏,被分别保存在几个壶内,这些壶试饰有神灵和死者的脸。制作完成的木乃伊172人运送大雕像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圣书字圣书字、祭司体和世俗体古文字的破译罗塞塔石碑(現藏于大英博物館)研究动态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一直未有定论。你知道最新的研究动态吗?法建筑师乌丹2007年03月30日发表声明称他发现了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筑奥秘。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起始阶段使用了一条由地基上延43米高的传统外置斜坡,完成时,它便是整座金字塔的主体部分。接着工人便开始修建内置螺旋状斜坡,“它像一条有盖的隧道,但在金字塔的4个角落开天窗,让石块能被转动”,而8至10名工人就慢慢将每件1吨重的石移上去。石块最终被“循环”堆栈到法老墓室上方。当金字塔大体完成,露天的角位便被填堵,构成金字塔的一部分。乌丹相信,那些建筑用的隧道仍保存至今。吠陀时代雅利安人(TheAryans)这一称谓源于梵文,是“自由出身”或“高贵”的意思。他们原来生活在今俄罗斯、中部欧洲、伊朗、中亚等地区在内的辽阔草原上。大约从公元前14世纪开始,一部分雅利安人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大门,进入旁遮普地区。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并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从此开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时代。地理环境政治:文明成果国家建立:雅利安人建国古代印度位置:南亚次大陆河流:印度河、恒河产生:前6世纪悉达多教义、经典:传播及影响:种姓制度:宗教:佛教目的: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巩固统治地位内容: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特点: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宗教生活不平等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隔离,阻碍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今主要国家: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几乎没有权利,受奴录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奴隶)4.首陀罗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自由民)3.吠舍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国王、武士、官吏2.刹帝利掌握神权★祭司贵族1.婆罗门职责和义务社会阶层等级名称种姓制度:《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摩奴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呆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材料: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被开除出种姓的人也成为贱民。贱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与婆罗门接触,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走在路上,贱民要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级种姓的人及时躲避。婆罗门如果接触了贱民,则认为是一件倒霉的事,回去之后要举行净身仪式。材料:探索与争鸣P13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对印度种姓制度和社会生活的深入了解:《摩诃婆罗多》带有神话色彩,用神的旨意维护种姓制度。(毗湿摩是福身王和恒河女神之子)。四大种姓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不同。(从娶妻人数看)种姓制度强调种姓内通婚,但是,并不绝对。各种姓男子可以娶与自己种姓相同或低于本种姓的女子为妻,而女子不能嫁给比自己种姓低的男子(从“在刹帝利家庭中,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妻子是最高的”中可获得此信息)。首陀罗受明显歧视,各种姓不能娶出身首陀罗的女子为妻。……对印度社会发展影响: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种姓制度维护社会不平等,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一方面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创造性,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佛教的创立和发展:悉达多诞生浮雕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35岁的悉达多·坐在一棵无花果树(后称菩提树,或菩树——觉悟之树)下开悟成佛。练习与测评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够得到广泛传播?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代表世俗统治者的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多有微辞。佛教创立者即为刹帝利种姓。传播的原因: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教义的平民化: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较为广泛的社会支持。政府大力推崇: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大力推崇。信徒们的长期宣教佛教的传播(BC.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东南亚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阿育王在这里建立精舍,后来建成佛塔。桑奇佛塔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文化遗产,与印度阿姜塔、中国敦煌石窟、柬埔寨吴哥窟、印尼波罗浮屠等并列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佛塔遗迹群。山西代县阿育王塔的维修工程。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阿育王塔历史悠久,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工艺精湛,是我国古塔中的佼佼者。知识拓展古代印度其它文明成就:数学:阿拉伯数字和十进位制“阿拉伯数字”的演变哈拉巴文化: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这两座城市为代表,城市周长都有4.8公里以上。城市是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大约各有35000人。摩亨佐.达罗遗址单元小结一、知识点:1、知道(A水平)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最负盛名的金字塔名称;古代印度的四大种姓;佛教创始人、经典及成为世界性宗教2、理解(B水平)《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和历史价值;金字塔的象征意义;种姓制度的特征•古代东方国家的共同特征:地理环境:大河流域经济:灌溉农业发达(农耕文明)政治:国家从分散走向统一,多为中央集权国家思想:宗教信仰明显文化:成就辉煌(文字、文学、数学、天文历法、建筑等方面突出)三、掌握的史学方法和规律:1、方法:•阅读教材,提取信息,编制知识体系;•读懂地图,提取历史信息;•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在考古实物和历史文献中,提取历史信息;•历史年代的表示.2、规律:•地理环境对文明产生和国家特征有一定影响;•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是有机联系的四、认识:•古老的东方民族为人类留下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后人应当珍视它们,树立全球意识。•古老的东方民族为求生存在与大自然的顽强拼搏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为后人所继承。•古代东方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如严格的种姓制度、维护特权的法律条文等,对于这些我们既要把它们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审视,也要对它们进行批判,明白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古代东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0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