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一、中国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二、中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三、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措施一、中国发展不平衡的表现1.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的趋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农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根照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入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3.315:1•2.区域发展差距明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对比二:中国的西部像非洲中国的城市赛欧洲3.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杭州跨海大桥怒江滑索杭州湾大桥长36公里,总投资118亿元,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云南泸水县六库镇村民出山跨过怒江的唯一通道是滑索。在江面上架一座桥仅需要四、五十万元。4.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反映仍比较强烈;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二、中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自然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比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2.历史因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3.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4.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三、如何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观看视屏1.加快中西部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10年前党和国家做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后来又先后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东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居于领先地位。•B、今年5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只能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出今后10年目标任务和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C、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今年中央将陆续投入330亿元,大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D、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今年中央拟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4168亿元,比上年增加250亿元。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推动中西部地区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切实转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规划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3.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4.横琴总体发展规划5.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6.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7.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8.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10.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1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西气东输•概念: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延至杭州。途11省区,全长4000km。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最终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2004年10月1日全线贯通并投产。•意义:西气东输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67%都在中西部地区,工程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沿线10个省市区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西气东输能够拉动机械、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西电东送•概念: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意义: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为西部省区把电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其重要作用。•特殊意义:与其他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相比,西电东送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共同进退”的战略构思。南水北调•概念: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意义: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总结1.由此可见,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涉及面广,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互交作用、彼此影响的结果。2.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3.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1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