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三一轮复习——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区域农业发展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东、北、西面分别与____、_____和____接壤,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东北部朝鲜俄罗斯蒙古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三省和______自治区_____,是一个自然单元完整、资源丰富、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1、气候条件——制约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300~1000毫米)湿润区干旱区作物一年一熟低温冷害(农作物生长季节气温比常年同期显著偏低引起的灾害。)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影响:改造程度: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垂直温度带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暖温带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中温带春小麦、大豆寒温带3600℃南部1000~3600℃中部1000℃北部农作物≥10℃的积温温度带地区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北部的80天答案:东北大米质量优良,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具有夏季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等特点。同时由于冬季气温低,不利于作物害虫越冬,因此水稻病虫害少,品质优良。思考:为什么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地理条件2、地形、土壤条件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主要地形山地平原高原西——大兴安岭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地南——辽河平原北——松嫩平原东——三江平原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土地资源丰富,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2.地形、土壤条件⑴地形条件→农业生产类型平原地区-→种植业山地丘陵-→林牧业(2)东北地区高原、平原、山地分布广↓农业多种经营———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3、社会、经济条件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工业基础•交通条件•人地比例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农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低↑↓农牧兴工工促农牧机械化肥工业原料技术优势外向型农业经营规模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二、农业布局特点区域内部___________存在着差异,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了区域内各具特点的_______________。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______________的差异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比较农业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区主要农产品类型林业和特产区耕作农业区平原地区,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马、牛、羊(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人参、鹿茸、柞蚕、苹果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上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东北区全国东北区商品粮占全国的比重为25%大规模机械化生产1、地势平坦,坡度小于1°,耕地集中连片。2、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区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小麦以春小麦为主玉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四、农业发展方向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注意的事项导致生态环境退化表现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考点研析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典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向农耕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过分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牧区内蒙古高原、青海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退耕还草、建人工草地,发展草业经济;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退耕还林,采育结合;多元开发山区特色农业产品;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2013高考题山东卷)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6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2013高考题浙江卷)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9.34.77月气温(℃)17.125.7(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2013高考题浙江卷)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9.34.77月气温(℃)17.125.7(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分)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2013高考题山东卷)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2013高考题山东卷)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2013高考题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D(2013高考题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B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2016·课标Ⅱ,1~2)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庄园经济是利用区域优势,开展集约化经营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经营模式。当地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故B正确。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是其发展的重要辅助性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故A、C错误;庄园经济不是高精尖技术产业,故D错误。(2)现代茶庄园实行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组织模式,可促进茶产业的深加工和拓宽经营范围,会使产品更多样;另外,管理企业化,更能促使效益提高,这是现代茶庄园相比传统茶园的突出优势,故C项正确。与传统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品牌可能更多,但品牌多只是其表现形式,不能体现“突出”优势,突出优势应体现在市场与效益上,故A项错误。依现代庄园经济特点可知,现代茶庄园投入更多、生产成本更高,故产品价格更高,故B、D两项错误。[答案](1)B(2)C2.(2014·课标Ⅱ,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化肥施用量少的原因以及该地农业突出特点形成的原因等。(1)环境质量优良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人为排放污染物少。题目要求“分析”,故要具体说明原因。(2)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主要从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日较差大考虑。该地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虫卵不易越冬;该地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建三江化肥施用量较少,一方面是自然原因,该地土壤肥沃;另一方面是人为原因,材料显示该地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可以有效控制施肥量。(4)“绿色”是指该地稻米质量优,主要原因是环境质量好、农药和化肥施用少、技术先进;“米都”说明该地稻米生产规模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考法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2016·江苏单科,23~24)图Ⅰ、图Ⅱ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多选)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2)(多选)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解析](1)山上河谷环境质量好,河岸由岩石构成,利于种鱼产卵并孵化,A错;育鱼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村寨秧
本文标题: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2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