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六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ristiandePortzamparc步新峰康理三谈思宇郑雨晨朱喆辉刘传君(排名不分先后,白框为混子)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简介1970年,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国家建筑师文凭。1980年起,于法国巴黎建筑专修学院任教,并出任院长。1983年-1985年,于法国巴黎南特尔国立建筑学院任教。1990年,获得法国巴黎建筑大奖1992年,获得法国建筑师学会银牌奖1993年,获得法国国家建筑大奖1994年,获得美国普立兹克建筑大奖2004年,获得欧洲城市规划大奖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也是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并荣获法国荣誉功勋勋章,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法国国家荣誉勋章。“在这个变迁的时代,凡事不能立足于某种成见,而要在实际操作中,不停地反省与思考”——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自幼从事雕塑与绘画等艺术创作;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同时,他也进行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他享誉世界的名声主要是来自于他的许多不同凡响的建筑。他以实际的杰出表现,承担了建筑师、都市设计师还是艺术家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事实。在建筑设计中,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善于利用空间来构筑实体,而不是以实体的叠加组合来构筑空间;他以空间做为材料,运用消减的手法来处理建筑体量的构成。他的设计作品,以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音乐城与纽约的LVMH大楼为例,向我们显现了他精练的处理光线、体量与材料的能力。他的建筑以极强的雕塑感成为都市中的地标性建筑。“OPENBLOCK”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在多年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将其“开放式街坊”的理论付诸实践,创造了一种重新诠释城市街道、塑造都市空间的方式,他设计的城市小区充满着都市活力,多元而开放,同时也亲切近人。主要作品•巴黎欧风路(1979年落成)•巴黎歌剧院舞蹈学校(1988年落成)•巴黎音乐城(1995年落成)•法国里耳市里昂信贷银行大厦(1995年落成)•格拉斯城法院(1999年落成)。•巴黎国际会议大厦扩建(1999年落成)•纽约路易威登大厦(1999年落成)•柏林法国驻德大使馆(2003年落成)•卢森堡爱乐音乐厅(1997-2005)•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2007-2009)纽约路易威登大厦这是路易威登·轩尼诗L.V.M.H.(LOUISVUITTONMOETHENNESSY)集团在纽约的旗舰总部大楼,位于57街,与香奈尔大楼比邻。在纽约建筑法规之下,波特赞姆巴克能借由外形的设计与材料的运用来突显出其设计的长处,并且与相邻的香奈尔大楼产生一种和谐的对话。纽约路易威登大厦设计中的挑战是如何避免对面暗色系的IBM大楼的反光。大楼的外墙采用的是白色的不透明玻璃,经过特殊的丝质镜面处理,来减低对面IBM大楼的反光入射。运用绿色玻璃,来满足纽约建筑法规中对于省能建筑物隔热系数的要求。能够折射所有光线的棱镜角柱体成为方案设计的体量选择,并且借由白色磨沙铁质玻璃的运用,来消除反光。最终的设计是一个向上攀升而且渐次退缩的多面建筑体。纽约路易威登大厦卢森堡爱乐音乐厅在三角形的欧洲广场(PLACEDEL’EUROPE)上,卢森堡爱乐音乐厅像一座圆形礼拜堂,矗立于中心。爱乐音乐厅的核心被其周围合计827根柱列所组成的曲线柱廊所环绕,这个处理手法,使得建筑物的体量呈现一种“通而不透”的视觉美感,并且随着所在位置的不同,这些柱列使得爱乐音乐厅呈现多变的风貌。卢森堡爱乐音乐厅在穿越柱廊前往主入口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光线细微的变化。这些柱列的存在,就像一座森林,创造了一座光的帘幕,将音乐厅的内外截然分开。在柱列的尽头,一系列的小型雕塑台暗示了其后的主入口,一条细长曲折的步桥引领人们通过这个别出心裁的空间,继续向上,抵达音乐厅主厅的包厢入口。卢森堡爱乐音乐厅每一座包厢塔有四层,每一位观众都坐在第一排。主要音乐厅的设计根据莎士比亚剧院的概念并且结合了音响效果特佳的鞋盒式体量音乐厅设计原型。主音乐厅三面被数个独立的包厢所包围,使人感觉大厅不是封闭的,而是被周围不同寻常的建筑体所环抱。卢森堡爱乐音乐厅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1986年,埃尔热基金的成立标识着埃尔热博物馆的设想成形。•新千年开始,埃尔热基金(分类出最适合在博物馆的展出的埃尔热作品。•2007年5月22日,埃尔热博物馆在埃尔热的诞生日动工。•2009年1月,埃尔热博物馆正式开业。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在博物馆的设计中把他全部的技巧融入到埃尔热的作品中,出色地体现了埃尔热作品的特点。这座外形近似蝴蝶的建筑仿佛被“抬高”到空中,在四周树林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清新。通往博物馆有一条人行桥,大门口的右侧墙体可见“埃尔热”的签名字样,左侧则是以《丁丁历险记》之《金钳螃蟹贩毒集团》为原型的画面。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博物馆采用了直角形的混凝土板材,地下是一个停车场。博物馆掩映在树林中,似乎与城镇隔绝,参观者看到的是四座景观建筑物。它们各有特色,每一个都代表着一类角色,并有着独特的雕塑形状、色彩和设计,符合埃尔热的绘画风格。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馆内,巨大的玻璃窗提供了良好的光照,令整个展区明朗活泼。波特赞姆巴克说:“我不喜欢幽暗的迷宫,所以设计了这些大玻璃窗,希望以此吸引游客,走进漫画冒险故事的微型世界。”实例——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里约热内卢音乐城可以说是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是巴黎音乐城的延续,音乐城的基地被两条快速道路所包围,位于巴哈德提虎卡(BarradeTijuca)新镇的心脏地带,在费纳多‧夏赛尔(FernandoChacel)所设计的公园里,并且矗立在一个10米高的广大平台上。这个广大的户外平台是一个属于公众的空间,并且由这里通往所有的音乐厅、电影院、排练场、餐厅、图书馆、商店以及巴西交响管弦乐团的总部。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音乐城是一个被列柱所支撑的巨大的建筑,宽广的平台位于充满了绿树与流水的公园之上。这个建筑构想来自于巴西传统建筑的启发,在两片巨大的水平版(屋顶与户外平台)之间,虚实空间交错,嵌入了音乐城的建筑量体,呼应山与海的曲线。因此,本方案成为里约的地标,一个漂浮于地面之上、清晰可见的都市象征。设计草图西南立面北立面西北立面东南立面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室内空间:音乐厅具备了莎士比亚剧院的空间特性,室内空间的高度高于一般音乐厅的标准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巨大的楼梯带领公众进入音乐厅实例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为了享有最佳音响效果,采用了古老鞋盒式量体音乐厅的设计。十个不同面向的包厢,使得所有的观众都能在视觉与听觉上得到满足。这个设计就像一个被周边建筑物所包围的表演广场一样,所有的观众在四面八方观赏其中的演出。同时这也是一个音乐厅能够灵活转变成一个歌剧院的设计。剖面图混凝土墙高达30米,以支撑建筑。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方案第二阶段轴测图音乐花园•音乐花园位于拉维拉特公园的南出入口附近,由两个互为补充但又有很大不同的建筑组成。两座建筑面对面地布置,分别位于大会堂的一侧。西边的建筑是音乐学院,南边的建筑则布置了音乐厅、音乐博物馆、排练房间以及管理办公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体,从而扩大了法国国家音乐学院的影响范围•西楼采用了曲面和退台的外立面处理方法,便得这个建筑似乎漂浮在位于建筑前的水池上方•更为自由的东楼采用一个大长方形的形式,并且面向公园。首先,设计打破了大会堂的轴线,创造了一种不和谐,与公园的关系也更为自然。两个楼限定了一个比较宽广的矩形空间,延伸了大会堂的轴线,并且通过远景中的水晶剧院,与公园的动态轴线相融合,从而使东楼和西楼、大会堂、公园以及其中的景观形成了一种逻辑关系•音乐花园的内部空间遵循独特的原则:在形式和尺度上具有很大的不同性的各个全封闭空间,共同处于一个通透的大空间,并且由构成室内肌理的光束限定其边界。通道和通道的交叉点或者被玻璃围合或者直接与室外连通。因此,尽管这个项目的建筑密度很高,但光线和景观却无处不在•音乐花园这个综合场所充满活力、具有流动性,其中的建筑可以在快速的一瞥中得到快速“体验”。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序列组合,持续、断裂以及趣味性的发现,构成了这个建筑综合体的音乐氛围,叙述了这个建筑综合体的音乐故事。建筑在这儿是运动中的声音艺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工作室的官网)•(建筑行业门户——建筑时空》AtelierChristiandePortzamparc)
本文标题:克里斯蒂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2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