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家校教育配合的重要性
秦皇岛市民族学校未成年人教育研讨会课程•家校教育配合的重要性•秦皇岛市民族学校张家新一、我校教学概况•1、学校宗旨:全面落实“中华德艺·素质教育”,突出“中华文化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特色,注重《弟子规》等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生活中的落实,培养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2、办学方针: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共同办学一、我校教学概况•3、办学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建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华德艺·素质教育”特色的现代化学校。•4、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同时具备中华德艺的素质。•5、校训:德艺双馨知行合一一、我校教学概况•6、校标:7、发展规划:(1)培养教师队伍•(2)打造模式(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一、我校教学概况•“国家大纲规定的课程是一日三餐,传统文化《弟子规》是空气。”•1、“一日三餐”我们必须每天吃,所以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必须每天都要学;•2、“空气”我们一刻都不能离开,所以全校师生一刻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习。全体师生用心领悟祖先传给我们的“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存心”,落实于学习生活,让传统文化的“仁爱”之心像空气一样滋润我们的身心。一、我校教学概况•1、职高:•⑴三年规划去向•⑵现状探索教材编写(3)大专问题•2、初中:精进班•3、小学:弟子规生活教育经典国家教育部和河北省教育厅《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河北省普通中小学校管理规定》简介•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文化课、德育课、体音美课、综合实践课•3、考试。比年入学,中年考校。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源于道德,展现仁爱。•七分德,三分艺。•1、“道”。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宇宙人生真相。——经典2、“德”。遵循“道”不违越做人。•——五伦八德,五常五戒,十善十愿•3、“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人之学。“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不兴其艺,不能乐学4、“艺”者,艺术百工之谓也。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文化、礼仪之邦的魅力所在。“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周礼》是宪法、总章程、定岗定编定职能的三定方案,《仪礼》是具体的礼仪规范,如祭祖、祭孔、祭月礼,课堂、集会礼规,拜父母、拜师礼等,源于道德,展现仁爱,表达感恩、恭敬。《礼记》是记述、论述。如《礼记·学记》等。)就我校来讲,书法、太极拳、音乐、绘画是艺,文秘、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技能是艺,语文、数学、英语也是艺。习劳、内务、德育实践周同样是艺。人之初,性本善•比方:镜子。宝珠与污泥学——觉•1、绘事后素礼后乎•——远离污染,开启孝心•2、知识与智慧•——熟读成诵与理解背诵•3、目标与途径•——回归务本小大不二人之初,性本善•4、道路:礼规,规范,方向•5、目标:心灵、理性的回归•经典书法太极拳(动中禅)•6、培养好习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举例:精进班一、我校教学概况信心立志力行•1、“六信”——自他因果理事•尊师信老师、学长的表演、说教、引导、陪伴。自己的定、悟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成圣成贤3、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弟子规生活的教育一、我校教学概况•内学心学•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2、入门引路须口授•3、存心君子与小人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4、感恩恭敬诚敬谦和与人无争于世无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5、诚于中,形于外。正己化人。•6、境由心造《水知道答案》举例:别人不好的原因•7、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二、传统家庭教育简介•(一)理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二)方法•1、教之道,贵以专•2、口而诵,心而唯,朝于斯,夕于斯二、传统家庭教育简介•(三)学习内容和次第•1、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3、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4、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5、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6、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7、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二、传统家庭教育简介•(四)案例•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1)选择环境,避免污染(境教)•(2)慎于始,善巧入心教育(言教)•(3)没有强制、暴力,也没有放任(心教、爱心陪伴)•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1)种因感果(身教)•(2)积阴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3)修身齐家和谐家庭,从我做起•不是自己不做,而要求孩子做,或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二、传统家庭教育简介•(四)案例•3、康熙庭训教子格言•(1)以经史为要•(2)20岁前不读小说•(3)没有休息日举例:精进班•4、曾国藩家书•兴家三要:早起,做家事,读圣贤书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四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父母、祖先与孩子的关系•1、“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了凡四训》•2、《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讲了十个故事,皆是祖上积德,子孙贵显。•3、“加祖、父如其官”•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举例:(1)一娘一大生九子(父母状态感召相应子女)•(2)子女仿父母,优缺点都是。(照相机、录音机)•5、父母与子女的4种缘分:讨债,还债,报恩,抱怨•6、接力棒,大树与根•7、第一任老师,终身老师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三)家庭(父母)、学校(老师)学生的关系•1、当今师徒关系•2、古代师徒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举例:入学第一课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三)家庭(父母)、学校(老师)、学生的关系•3、因、缘、果•4、师生缘——能信、能解•5、感应道交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总结:•1、孝亲尊师(人生的大根大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修身以俟之•2、亲师配合(师教孝、亲教敬),•共育新时代“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圣贤人。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家校教育配合的重要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3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