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设备管理-第一章精品文档
1.1设备前期管理概述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1.3设备的选型1.4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1.5进口设备的管理第一章设备前期管理1.1.1设备前期管理的概念又称设备规划工程;定义之一——从制定设备规划方案起到设备投产止这一阶段的全部活动的管理工作。四个环节——设备的规划决策;外购设备的选型采购和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使用初期管理。定义之二——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需求提出直至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的管理,它包含设备需求策划、设备采购评审、设备招标、签订技术协议和合同、设备到厂检验、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终验收、设备移交等过程。1.1设备前期管理概述设备的前期管理前期管理BECDA投资规划设计、选型(工艺与设备保证、标准化、配置与价格)招标采购(招投标简介:投资制度、形式、评标)使用初期管理安装调试、交付、验收31.1设备前期管理概述1.1.2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的规划关系到企业规划决策的大局。决策失误,轻则造成企业效益下降,重则导致企业破产,这已是屡见不鲜的事实,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争项目,乱上马,更是如此,这是惨痛的教训。众所周知,设备的性能、维修工作量与寿命周期费用,基本上在其设计阶段就已决定了。除非对其进行改造,否则,任何优质的维护与检修都不可能提高其设计性能,而只能延缓其性能的下降。过去由于设备管理部门不重视、不参与和介入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工作,因而增加了后期管理工作的难度,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体会。制造虽以设计要求为依据,但不同厂家,其制造质量是不同的。同一设计的一台普通车床,管理完善的专业大厂制造与没质量认证的一般乡镇小厂制造,其质量显然大有区别。因此,设备的制作与购置招标等工作,是其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保障。安装调试是确保设备按设计性能投入运行的最后一关。有些质量问题可以在验收中发现并设法克服,但有些质量问题只有在安装过程中才能了解,而在试车验收中不一定会立即暴露出来,要到运转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生。因此,安装调试也是确保设备真正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条件之一。重视设备前期管理体现了设备综合管理的一个主要特点——设备全过程管理。总之,重视和做好设备前期管理工作,不仅对设备部门,而且对企业营运都是至关重要的。1.1设备前期管理概述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1.2.1设备前期管理的内容(1)设备规划方案的调研、制定、论证和决策;(2)设备货源调查及市场情报的搜集、整理与分析;(3)设备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的编制与实施程序的确定;(4)自制设备的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制造;(5)外购设备的选型、订货及合同管理;(或:拟定设备招标文件,组织实施设备的招标、评标工作;)(6)设备的开箱检查、安装、调试运转、验收与投产使用;(7)设备初期使用的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1.2.2设备前期管理的首要任务——设备的规划决策和外购设备的选型购置1)设备的规划和选择,决定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工艺过程和技术水平。2)设备投资一般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0%-70%,而投资的使用是否合理得当则取决于对设备的规划和选择。3)设备的规划和选择,决定着设备的质量。4)设备的规划和选型,决定着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成本。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1.2.3设备前期管理的职责分工企业设备前期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应有合理的分工和协调的配合,否则前期管理会受到影响和制约。1.规划和决策部门企业的规划和决策部门一般都要涉及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编制企业的中长期设备规划方案,并进行论证,提出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报告;制定企业年度设备投资计划。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2.工艺部门提出设备更新计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自制设备的设计任务书,负责签订委托设计技术协议;提出外购设备的选型建议和可行性分析;负责新设备的安装和布置图设计、工艺设备设计、制定试车和运行的工艺操作规程;参加设备试车验收。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规划和选型的审查与论证;提出设备可靠性、维修性要求和可行性分析;协助企业领导做好设备前期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参加自制设备设计方案的审查及制造后的技术鉴定和验收;参加外购设备的试车验收;收集信息,组织对设备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4.动力部门提出动力站技术改造要求,作出动力配置方案并组织实施;参加设备试车验收工作。5.安全与环保部门提出新设备的安全环保要求;参加设备的试车和验收,并对设备的安全与环保实际状况作出评价。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6.基建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基础及安装工程预算;负责组织设备的基础设计、施工,配合做好设备安装和试车工作。7.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新设备工艺设备的制造,新设备试车准备;负责自制设备的加工制造。8.财务部门筹集设备投资资金;参加设备技术经济分析,控制设备资金的合理使用,审核工程和设备预算,核算实际需要费用。9.质量检测部门负责自制设备和外购设备质量、安装质量和试车生产产品质量的检查;参加设备的验收。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1.2.4设备前期管理的工作程序(1)规划进行规划构思、初步选择、编制规划、评价与决策。重点是进行规划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设备的规划方案。(2)实施进行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者进行选型(招标)、订货和购置等工作,并对这些工作加以管理。重点是尽可能的缩短设备的投资周期,及时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1.2设备前期管理的制度设计(3)总结评价搜集各个阶段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和反馈,为以后企业设备的规划、设计或选型提供依据。161.2.5设备规划的制定一、设备规划的内容1、企业设备更新计划用优质、高效、低耗、功能好的新型设备更换旧设备;2、企业设备现代化改造规划用现代技术成果改变现有设备的部分结构;投资少、针对性强、见效快。3、新增设备规划为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在考虑了设备更新、改造措施后还需要增加设备的计划。17二、设备规划的编制程序1、提出设备规划由需要设备投资的部门首先提出,仅对投资的金额作概略估计,需要说明设备投资的理由,以及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2、审查设备投资方案——关键程序根据确实可靠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研究;运用现代化设备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作出最佳决策。3、落实设备投资方案筹借资金,规模较大的可以分若干阶段落实。18三、设备规划的可行性研究1、确定设备规划项目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初步描述设备规划项目的评价指标、约束条件和方案;2、论述规划项目技术经济方案1)规划项目与产品的关系;2)规划设备的基本规格;3)因规划而导致的相关内容的建设方案实施意见;4)规划的投资分析。193、评价环保与能源实施规划带来的环境治理和能源消耗方面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4、评述实施条件设备市场的调查分析、价格类比、设备运输与安装场所;5、总结形成设备规划可行性论证报告。20四、编制设备规划的依据1、生产经营发展的要求1)新产品的开发编制设备规划应首先着眼于改进产品设计、发展新的花色品种上。2)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同类产品以更大的规模进行生产,以占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3)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高保证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竞争性。212、设备的技术状况3、国家政策的要求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4、国家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5、国内外新型设备发展和科技信息6、可筹集用于设备投资的资金企业可以将生产发展基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或者补充流动资金,也可以将折旧费、大修理费和其他生产性资金合并用于技术改造或者生产性投资。22五、编制设备规划的原则1、正确处理宏观投资与微观投资的关系宏观投资:整个国家、地区、部门和行业内的投资。微观投资:宏观投资的落实和补充。二者关系:微观投资服从宏观投资,贯彻宏观投资规定的方针、政策,符合宏观投资的方向和规模2、正确处理“外延”与“内涵”两种扩大再生产方式的关系“外延”式:增加设备、设施和厂方面积“内涵”式:设备的更新改造二者关系:重点放在内涵式,因其投资少,见效快233、正确处理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的关系生产性投资:直接保证、提高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投资。非生产性投资:关系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投资。二者关系:将生产性投资放在首位,同时重视非生产性投资。4、正确处理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重视远期收益投资项目,又要重视近期收益投资项目,两者结合,合理安排。5、正确处理投资的需要与可能的关系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24六、规划费用的估算设备规划阶段的费用估算,是为了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以决定该项目是否要进行。通常采用0.6乘算法(成本曲线法)。因一般情况下,尤其对于成套设备来说,设备的费用是依其容量比的0.6次方变化的。6.01212)(xxYYx1——设备A的生产能力x2——设备B的生产能力(类型与A相同)Y1——设备A的研制费用Y2——设备B的研制费用25这种方法估算精度不高,但若结果与项目完成时的实际成本相比较,误差在25%的范围内就认为是满意的。例3-1某成套设备生产某产品,其日生产能力为20万单位,其原值为100万元;现拟改造同类型设备,生产同类产品,需日产50万单位,试估算其费用。(173万元)1.3设备的选型设备的选择,是企业设备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设备经营决策的重要环节。设备的选择问题,对于新建企业选择设备,老企业购置新设备和自行设计、制造专用设备,以及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非常重要。合理选择设备,就可以保证满足生产的需要,降低设备使用费用和发挥设备效果。设备选择必须遵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一般地说,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是统一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两者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例如: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很高的先进设备,在生产批量还不够大的情况下使用,往往会造成负荷不足和成本增加。在选择设备时,必须全面考虑技术和经济的要求。1.3设备的选型1.3.1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从多种可以满足相同需要的不同型号、规格的设备中,经过技术经济的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做出购买决策。(1)生产上适用--与本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发新产品等要求相适应;(2)技术上先进--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性能指标保持先进水平,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其技术寿命;(3)经济上合理--价格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维护费用低,且回收期较短。1.3设备的选型分析:设备选型首先应考虑的是生产上适用,只有生产上适用的设备才能发挥其投资效果;其次是技术上先进,技术上先进必须以生产适用为前提,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最后,把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与经济上合理统一起来。一般情况下,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是统一的。因为技术一上先进的设备不仅具有高的生产效率,而且生产的产品也是高质量的。但是,有时两者也是矛盾的。例如,某台设备效率较高,但可能能源消耗量很大,或者设备的零部件磨损很快,所以,根据总的经济效益来衡量就不一定适宜。再如:有些设备技术上很先进,自动化程度很高,适合于大批量连续生产,但在生产批量不大的情况下使用,往往负荷不足,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而且这类设备通常价格很高,维持费用大,从总的经济效益来看是不合算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1.3设备的选型1.3.2设备选型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设备的主要参数选择:1)生产率--设备单位时间(分、时、班、年)的产品产量。例如,锅炉以每小时蒸发蒸汽吨数;空压机以每小时输出压缩空气的体积;制冷设备以每小时的制冷量;发动机以功率;流水线以生产节拍(先后两产品之间的生产间隔期);水泵以扬程和流量来表示。但有些设备无法直接估计产量,则可用主要参数来衡量,如车床的中心高、主轴转速,压力机的最大压力等。1.3设备的选型设备生产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针、工厂的规划、生产计划、运输能力、技术力量、劳动力、动力和原材料供应等相适应,不能盲目要求生产率越高越好
本文标题:设备管理-第一章精品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7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