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26 27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27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标: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背景:表现:影响:二战后世界形成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崛起4.发展趋势:3、标志:1.原因2.过程5.作用和影响:原因:概况: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材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简要分析其原因。这个时期世界格局有什么变化?目的:建立单极世界。原因: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两极变成“一超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股政治力量不断地发展壮大,多极化趋势加强。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材料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构成威胁,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动荡并存:①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原因: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表现:①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②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③2001年,9’11事件1.目前的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的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B.反映了世界格局变化的多极化趋势C.它是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④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D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美国)社会主义(苏联)全面对抗多极化趋势出现走向联合的欧洲迅速崛起的日本不断振兴的中国多极化趋势加强不结盟运动兴起两极格局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基本特点:“一超多强”美国依然强大欧洲进一步联合俄罗斯取代苏联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中国走向复兴【单元小结】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Movement)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18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三、不结盟运动兴起兴起原因:①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②亚非会议召开③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独立兴起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贝尔格莱德。斗争内容:反殖、反帝、反霸;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根本目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重要因素。特点:非集团、不结盟1.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通过大会宣言,表示“参加这次会议的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结盟运动反对美苏两大集团控制世界B.不结盟运动的性质与“经互会”、华约不同C.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D.不结盟运动是没有共同目标的松散组织【解析】选D。2、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是: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威胁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B3、不结盟运动国家面临的斗争任务是①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②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③促进民族经济独立发展④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A阅读下列材料:1963年1月有,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选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苏兹贝克《七大洲四十年》下册请回答:①总统在对记者的谈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为什么?②为了走向联合之路,欧洲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③这种联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希望欧洲联合,摆脱战后美国控制欧洲的局面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增强,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2、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外交政策;3、动摇了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整个世界从两极走向多极化“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挑战除了来自于西欧还来自于哪里?为什么?二、日本的经济崛起外因:内因:原因:影响:①美国推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②美国扶植③朝鲜战争的机遇①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②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③“贸易立国”“出口第一”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冲击两极格局成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首相小泉在联合国大会作报告,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遭到了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日本(2011·福州高一检测)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二战后能够在曾经被原子弹摧毁的战争废墟中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的主要原因是()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②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③美国大力扶植④重视科技和教育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C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B.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谋求成为政治大国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C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3.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多经济领域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BA欧共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1986年的12个成员国,2007年1月1日,欧盟发展到27个成员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①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②民族文化传统接近③内部经济联系密切④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解析】选C。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4、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合一1967年欧洲共同体发展共同的农业政策欧洲一体化进程统一关税与外贸趋向货币、军事和政治一体化1993年欧盟成立精品课件!精品课件!1、(2010·北京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军事领域D.文化领域【解析】选B。2、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军事共同体【解析】选D。
本文标题:第26 27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0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