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印度军事战略调整与转型
印度军事战略调整与转型一班汇报人:刘辉印度军事战略调整与转型中印的历史交往中印边界之争印度军力及部署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41235龙象之说印度起源于公元前2500多年的印度河流域,同中国一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史记·大宛列传》到《清史·邦交志》,大量史料证明了中印交往的历史渊源。《史记》:张骞派副使到身毒(今印度)。公元前二世纪,古代罽宾(今克什米尔)与汉朝就有往来。佛教东传:两唐书中就曾有系统的天竺国(今印度)的记载,《宋史》又有注辇国(9-13世纪印度南部大国)使节朝见宋国皇帝的记载。元朝时期,政府曾立法管理与印度东海岸的自由贸易往来。从1775年开始,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之际,中印仍有往来。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中国总理周恩来亲切会面,揭开新时期中印友好交往的序幕。50年代,中印在教育、经济贸易、文化上都有着密切的交流,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印交往的蜜月时期。1959年西藏叛乱,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印关系跌入了低谷。文化大革命期间,双方中断大使级外交。直至1988年底拉吉夫·甘地与邓小平会晤,中印友好往来才再又升温。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也日趋频繁。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中印交往日益密切。两国高层领导多次互访。历史上的中印战争:Textinhere公元641年,唐朝使臣王玄策率部攻入卡瑙季,围困并攻陷其王都,俘获国王阿周那,将其披枷带锁押回长安(今西安)。1526年,贴木儿的第五代后裔巴伯尔入通过一系列征战进入印度德里并成为印度莫卧尔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子孙则逐步征服了整个印度。1962年,印度政府命令军队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部队发起自卫反击,最终以印军惨败而收场。中印边界之争我国与印度的边界全长1700多千米,涉及争议地区总面积达12.5万平方千米,目前,印度控制了争议地区9万多平方千米、约2/3的面积。中印边界之争印度军力及部署印度军队的前身是英国在印度建立的殖民军。独立时,分得三军总兵力28.9万,陆军26.6万,空军1.2万,海军1.1万。印度独立后,军事上以巴基斯坦和中国为主要作战对象,一直积极扩充军备。陆军有110万人,司令部设在首都新德里。全国划分为5个军区,编有12个军部、34个师(3个装甲师、4个快速反应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以及15个独立旅、1个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印度军力及部署空军有11万人,司令部设在首都新德里,下辖5个地区司令部、1个空军训练司令部和1个空军保养维护司令部。重点部署在西部。海军总兵力为5.3万,包括5000名海军航空兵和约1000名海军陆战队及2000名女兵。司令部设在首都新德里,下辖4个地区司令部及13个海军基地和军港。近50%的陆军、54%的空军和60%的海军兵力部署在印巴一线地区和毗连巴基斯坦的海域,基本上形成了对巴的绝对军事优势和进攻态势。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惨败后,印度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其大国梦也彻底破碎。继任的英·甘地放弃了尼赫鲁时期不切实际的争当世界大国的梦想,将目标定位于争夺南亚地区主导权。为此,印度以“威胁论”为借口,把加强国防置于“压倒一切”的地位,走上大规模扩军备战的道路。经过几个国防五年计划的建设,印度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为其实施南亚称霸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印度通过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锡金王国、出兵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慑服周边中小国家,最终确立起在南亚的霸主地位。历史背景: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烈火-3”型导弹航空母舰“维拉特”号苏-30战机俄制“阿库拉”级核潜艇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有限进攻战略两线扩张战略地区性有限威慑战略保陆制海战略12431、有限进攻战略(独立至50年代末)以巴基斯坦为主要作战对象对华实施领土蚕食策略控制北部弱小邻国2、两线扩张(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对华推行先“北进”后“北防”对巴由军事对峙转为军事进攻3、保陆制海战略(70—80年代)巩固在南亚次大陆的霸权地位把战略触角伸向印度洋4、地区性有限威慑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战略背景印巴对抗失去了大国美苏间的抗衡;边境趋于缓和;国内经济难以维持军费开支称霸南亚,遏制中国,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大国战略目标(1)既准备与巴基斯坦打一场全面战争,又有能力彻底摧毁巴,迫使其撤出所占领土;(2)在战略上对中国不放弃“既得利益”,并相机进行新的扩张、蚕食;(3)对南亚弱小国家,以外交努力、军事“合作”、经济渗透、政局监控或直接干预等综合方式谋取和维护对它们的威慑与控制;(4)不断向印度洋扩张,使印度洋成为“印度之洋”;(5)“劝阻”外国不要干涉南亚和印度洋事务,阻止其与南亚国家进行军事合作,特别是阻止中国同印的邻国发展军事关系;(6)加速与东盟建立经济上的“战略联盟”和“军事合作”关系,扩大印度的影响;(7)不断加强军事实力,争取成为世界军事大国。战略部署“南进”“中部机动”“北防”“西攻”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后,印度将过去被动防御的“拒止威慑”战略调整为“惩戒威慑”战略,提出对敌实施“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强调打赢核威慑条件下的有限战争,明确将作战范围由周边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1998年,印度成为世界上第6个公开的有核国家。此后,印度实行“最低限度的核战略”,不断加强核力量建设。2003年,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建立核战略司令部,标志着印度“有核大国”地位完全确立。为实现在21世纪初期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威慑系统的目标,印度除耗费巨资租借购买核动力潜艇、航空母舰等先进武器外,还一直加紧导弹研制工作。印度近年来不断加大国防领域的投入,国防开支逐年攀升,其中军备采购费上涨尤为显著。1997-2004年间,印度一直占据世界武器进口第一大国的位置,约占同期全球武器采购支出的10%。目前印度与美、法、新加坡等国的联合军演已经机制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也已恢复。同时,印度还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联合反恐行动,尤其重视加强同美国、以色列及东盟国家的反恐协作。经过努力,印度逐渐摆脱了因核武器风波而造成的国际孤立和外交被动局面,国际影响逐渐提升,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战略回旋空间。龙象之说中印两国可以说是一对双胞胎巨人,两国人口有2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二。两国的贸易总额占世界三分之一。也可以说,20年后,两国都是世界大的经济体,都将对世界发生着重大的影响。目前中印之间的贸易仅有600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印在机械制造、电影、高科技和能源领域早已有了许多的合作和开发,两国在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大的互补性,而且发展前景看好。龙象之说印度陆军:整体实力不如中国印度海军:亚洲最强大的航母实力印度空军:先进作战飞机种类多印度三军:外购来源比中国多军力对比阿三始终还是阿三贫民窟、种姓制度问题现代化工业基础不足恐怖威胁印度人没有军魂
本文标题:印度军事战略调整与转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0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