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考语文考场作文文采训练之力炼整句 打造美文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从写作实际看,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从阅卷实际看,语言最直接被感知。从备考实际看,语言训练易见成效。加强文采训练的三个原因:(一)词语生动,(二)句式灵活。(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四)文句有意蕴。按照《考纲》的规定,有文采的作文一般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力炼整句,打造美文考场作文文采训练之整句写作的原则(一)化虚为实:思维方法上多用形象思维,善于联想想象。化虚为实的目的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性内容写得具体、形象,可知、可感。大量写作的实践证明,形象思维是作者体现文才和文采的最好的思维方式。(二)排比对偶:表达技巧上多为这两种修辞手法。(三)扩写仿写:仿自己,仿别人怎样仿写:①先确定一个中心(如是扩写,中心往往已确定),或选一个角度;②然后努力写好一个句子(当然,也可以是模仿别人的),这个句子要富有个性或特色,或豪放或婉约,或比喻新奇,或哲理丰富等;③开始仿写。如要说明“生活中处处有美,美是多姿多彩的”这个中心,我们可用比喻、描写手法写一个优美的句子,如“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然后再仿写。如: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缠绕在青山脚下的一湾绿水,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示例:运用整句写作的原则完成练习:用“我爱那+名句+地名”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引用的句子,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提示:①搜索背诵过的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等景物的诗文佳句;②选出有代表性的诗文佳句;③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示例:这组句子按“山—水—江南—塞北”的顺序,列举祖国的名山大川及其有关诗文佳句,写得具体形象,气势磅礴,很有文采。有的学生就不善于运用修辞,只是平平淡淡地写:“我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黄河长江,还有泰山庐山等等”。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由于语言表达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和信息也就有了天壤之别。文而成章,就应该具有审美价值,我们强调文采,也就是想体现文章的审美价值,引起读者的愉悦,从而使读者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对于考场作文而言,是希望阅卷老师能给自己的文章一个高的分数。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运用以上三个原则,以期取得尽量完美的表达效果。整句类型(一)对称式整句结构对称,音韵和谐是语言动人的一个重要手段。考场作文中,文质兼美的对称句总是备受亲睐的。这里的对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偶,形式上可宽泛些,目的是利用这种形式使语言达到整齐多样的效果。“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情韵,白雪也有它的风采。杨柳之婀娜、翠竹之秀丽、兰草之清幽、青松之壮美,任何事物都在大自然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不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各有自己的锋芒。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你能说泰山不如峨眉,牡丹胜过兰花,北国不比江南?你不能。(河南省高考优秀作文《你就是一道风景》)排比式整句主要是通过排比修辞来连缀展示。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词组)或句子连接起来使用的修辞手法。排比在引论、本论和结论等各部分中,均可使用。一是内容上的排比,可增加文章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的递进,可渲染气氛,提高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二)排比式整句特点:形式:短语、句子、段落的排比;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的合理排列……内容:事、理、景、情……方法:1.抽象道理具体化。2.思维视角多向化。3.材料安排条理化。①三爷不知,洋人和咱中国人习俗不大相同,有些地方正好相背。比如,中国人好剃头,洋人好刮脸,中国人写字从右向左,洋人从左向右;中国书是竖行,洋书是横排;中国人罗盘叫定南针,洋人叫指北针;中国人好留长指甲,洋人好剪短指甲;中国人走路先男后女,洋人走路先女后男;中国人见亲友以戴帽为礼,洋人就以脱帽为礼;中国人吃饭先菜后汤,洋人吃饭先汤后菜;中国人的鞋头高跟浅,洋人鞋头浅跟高;中国人茶碗的盖儿在上边,洋人茶碗盖儿在下边。你刚才在贝哈姆先生家把碟子当碗盖,盖在茶碗上,当然人家笑话你了。(冯骥才《神鞭》②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例②用四个排比句,分别从科学、文学、音乐和体育等四个方面来论证“行动的重要性”。③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例③以设问开头总领全段,接着以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回答“喜欢出发”的原因,语势通畅,层层推进,从而为结句“我有不老的心情”做了有力的铺垫。④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知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1.学会用对称句和排比句来叙例在议论文中,用整句叙例,既有广度又有力度,既简洁明了又增强气势,富有艺术性。尤其是事例较旧的时候,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来“补拙”,使之起死回生,避免语言的枯燥呆板,干瘪乏味。我们姑且称之为“整句叙例,推陈出新”。整句叙例示例:①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量、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分析:①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量、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就段的构成而言,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论证中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尾句为终结部分,用反问句对小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中间几例是段的展开部分,按时间先后,或写兼听,或写偏信,两两相对,经纬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参差错落,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融声美、形美、意美于一炉,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思索。②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上例层层堆叠,铺排有力。所举事例在性质、层面、角度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加,通常这种简单的例举应尽量避免,因为它对论证论点的普遍性帮助不大。但由于运用了整句,却使语言构成一种铺张之态,使论证变得相当有力。2.学会在排比中嵌入诗文名句对于考场作文而言,对于阅卷老师而言,判断你有没有文采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直接最常规的方法仍然是:诗文名句。你能引用说明你胸中有积淀,你引用的贴切恰当,说明你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引用式排比句有主要有两种方式1.暗引:在充分理解名句的基础上,围绕中心,进行再造,从而将其变化为另一种方式再现出来。如“乐观”:一行白鹭上青天;沉舟侧畔千帆过;芳草萋萋鹦鹉洲;化作春泥更护花;天生我材必有用。示例: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2.明引:由相近联想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名言警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从而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明引有多种形式,可按需选用,一以贯之。①名句②名句-意蕴③人物-名句④人物-名句-意蕴⑤人物-事迹-名句-意蕴(适合主体部分,内容多,写成整句的难度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有的人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的人渴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有的人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感动。(2003年陕西考生《其实阳光很灿烂》)本例加上人物即为②。①名句、②人物-名句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岸。(2002年山西一考生的《选择心灵美景》)③名句-意蕴④作者-名句-意蕴关于历史,我们的老祖宗也有不同的见解:心细如丝的孟浩然也有洒脱的时候,他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乐观积极如李白,他对历史却出奇地消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甫则保持了他一贯的忧国忧民,他叹了口气,说:“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其实何必呢?不是单纯地引用,而是巧妙地把对古人的评价贯穿其中,增添了其艺术感染力。集体评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练习引用孔子、王勃、范仲淹和鲁迅等人的名句,将“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王勃、范仲淹、鲁迅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这段扩写成一段引用式排比句。示例: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使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使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分析:改句分别引用了孔子、王勃、范仲淹和鲁迅的诗文佳句,使我怎样“完成生命的感悟”这个观点得到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意蕴。欣赏两个写寂寞的语段:例一: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考场作文文采训练之力炼整句 打造美文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2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