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中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霍晓宏huoxh@tjjy.net2006年7月29日一、高中教育的重新定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新课程对普通高中性质的重新定位,在理念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把课程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要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为了公平舍弃所有是不对的,为了精英忽视公平也不正确。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进程2004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省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6年秋季,辽宁、安徽、浙江、福建四省和我市将开始高中新课程实验,实现了教育部关于高中课程改革“东部全线突破”的设想预期,2008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12006年,将形成东部沿海地区全面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态势。实现教育部关于高中课程改革“东部全线突破”的设想。2来自新课改的相关信息(教学调查)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50.830.5125.40.80.60102030405060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其他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大量的书面练习自学老师讲授为主高中新课程“新”在何处1.新的课程功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新的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的纵向结构构建以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为基本特征的新的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数学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音乐艺术(略)普通高中课程的横向结构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选修Ⅱ课程合理处理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使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规范。两省一市的高中课改,将大多数学科都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但所选择的是是否学这门学科,而不是在学科内选择学什么内容。有些科目(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必修内容赋分低于必修学分,这样,这些科目必修学分中有2学分是可以选择不同内容的选修模块,如物理的必修学分是6学分,但是指定的必修模块只能满足4个学分,还有1个模块学生可以自己选学不同内容;还有一些科目(艺术或美术、音乐)只规定必修学分,没有硬性规定所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完全自主选择。3.新的课程内容普通高中新课程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1.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2.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3.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4.新的课程实施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3)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方案》强调,“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5、新的课程评价高中新课程强调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新课程的科学实施,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体系。其中就包括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的建构。一节课不可能全部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所有的目标,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学有所得、学有快乐、学有后劲。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好的课堂教学应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尽可能深入的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好课应使学生学有所得,好课应使学生学有快乐,好课应使学生学有后劲。检验好课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生能否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比较持续的变化。对此,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要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做出有益的探索。新课程所倡导的发现式学习,注重过程,注重体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要处理好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提倡发现式学习,不是不要接受式学习。事实上,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处理好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互补”关系。因为学生不可能通过自主发现来重新建构所有的知识,实际上,两者的互补是今后高中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共同解决问题。6.新的课程管理普通高中新课程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伴随着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一种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管理应运而生。学分制是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年制是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才可以获得毕业资格的一种制度。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行学分管理.保留原来普通高中的学习年限(三年),由于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数学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个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可达180学分以上)。二、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1.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党的十六大关于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表述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是良方之一。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即“老大难”问题。素质教育至少应该满足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是为了提高综合国力,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应为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服务;其二是使全体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仅仅在教育界提倡或在学校范围内实施素质教育是不够的,因为素质教育不单是一个课堂的设计,也不单是一门课程的策划,不单是学校的一种活动,也不单是国家的一个政策;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底蕴,它需要沟通社会、沟通历史,它需要一种对儿童成长的整体环境进行变革,给予儿童充分的人文关怀和责任关怀。这件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岛上的度假村有一天,一个满脸歉意的女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大约4岁的男孩子,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筋疲力尽。原来那天小孩特别多,这个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一个,将这个小孩留在了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那个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不久,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见了自己哭得惨兮兮的小孩。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会怎么做?大家看见那个妈妈,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当时大家看见那个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才能使学生健康发展。教育是什么?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成其为教育。教育具有实践性如果教师自身不急功近利,在教育教学中学会激励、学会欣赏,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如果家长学会与孩子进行平等地交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对孩子的才能持一种“自然”的态度,孩子们的特长可能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就业环境切实以能力为本,素质教育就会成为社会的自觉需求。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学生的将来负责,要办满足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教育。谁也不能否认教育的主导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可现实社会的价值观、人才观、就业观直接影响着教育。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其一是必须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其二是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师施教中自觉的应用。2.逐步实现高中教育的区域性均衡化我国人口众多,区域性差异较大,人均占有资源量较少,实现全国高中教育均衡化还是我们理想中的目标,但区域性均衡化是可以实现的。随着我国家庭的小型化,对子女的教育成为家庭的主要任务,因此,社会对教育均衡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在许多家长之所以为孩子择校,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要实现高中教育的区域性均衡化,一个地区只建立一所为培养拔尖人才服务的高中学校就可以了,这样的高中严格按照招生计划和条件面向本地区招生,学校规模不宜太大,一个区县为数不多的尖子学生进入这样的学校,使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没有可比性。其他学校一律实行就近入学,同时注重特色校建设,使特长生得到发展,这样可以使绝大多数学校的生源在本地区基本均衡化。实行教师一定范围内有序的制度性流动,实现师资力量的基本均衡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适当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实现区域性学校硬件建设的均衡化。用学校建设、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的均衡化促进本地区高中教育的均衡化发展。3.家庭、社区教育应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对人成长产生影响的三大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教育不是万能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许多习惯都是家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的。家庭教育应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放在首位,应从教育孩子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人格做起。纠正从小溺爱,长大后又处处限制,甚至连上大学选专业等都要横加干涉的错误做法。现在,许多家长盲目给孩子找家教,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往往由于针对性差而消磨了学生的兴趣和斗志。有的家长进行空洞的说教,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过多的说教代替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注重对
本文标题:高中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8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