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icalPsychology总学时数:54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考查课适用专业:心理学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资过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教学,了解心理现象的生物基础,树立学生研究心理现象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引起学生对脑的奥秘的研究兴趣,了解各种心理行为的神经学机制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2、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研究,讲授时,尽可能联系生理心理学的有关经典研究,深入浅出地阐明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课堂讲授用多媒体教学,力求做到突出重点,通过多种图表、教学动画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尽量形象化,让学生能够理解。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意义及研究历史,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生理心理学、脑立体定位技术、脑损伤法等基本概念,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历史及邻近学科。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和技术。教学难点是学科研究方法与技术。4、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意义一、生理心理学是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机制的科学二、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一、脑立体定位技术二、脑损伤法三、刺激法四、电记录法五、生物化学分析法六分子遗传学技术七、脑成像技术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的邻近学科第四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一、古代人们对心理产生机制问题的认识二、近代心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三、冯特对生理心理学的贡献及其以后生理心理学的发展5、小结:一、是揭示人类自身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的科学。二、是心理学、信息科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三、揭示认知和智力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四、多种技术活的的结果相互印证,从而最大限度做出客观的结论。五、神经递质的发现与研究。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掌握注意的生理学过程和神经生物学理论。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敏感化和习惯化等基本概念,了解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注意的神经网络和生物学过程。教学难点是神经生物学理论。4、教学内容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一、警觉网络二、定向网络三、执行网络第二节注意的生理学过程一、注意产生的方式二、注意的中枢过程第三节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一、形状识别中选择性注意的神经解剖模型二、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三、神经活动过程双重模型四、神经元活动匹配理论5、小结:一、注意的警觉状态受到脑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调节和作用,定向网络受到顶叶、中脑的上丘和丘脑,执行网络受到额叶的一些区域参与执行。二、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有机体将心理活动集中在新异刺激物上,注意产生的中枢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三、形状识别中选择性注意的神经解剖模型,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神经活动过程双重模型以及神经元活动匹配理论。第三章感觉过程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感受器的生物特性及一般的感觉的生理机制。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适宜刺激,换能作用,去极化,编码作用等基本概念,掌握各感觉过程的生理机制。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视觉过程和听觉过程的生理机制。重点掌握视皮层的功能构筑和声音分析。教学难点是视椎系统和颜色视觉。4、教学内容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第二节视觉过程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二、光感受器的感光换能过程三、视椎系统与颜色视觉四、外侧膝状体在视觉信息平行处理中的作用五、视皮层功能构筑第三节听觉过程一、声音的传递二、耳蜗对声音的感受三、听觉中枢和听觉的传出控制四、声音分析五、声源定位于双耳听觉第四节平衡觉、化学觉和痛觉一、平衡觉与动觉二、痛觉三、化学觉5、小结:一、感受器是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信息的结构或装置。二、基础知识包括,最敏感的能量刺激形式,刺激转化为动作电位,电位的序列和组合称为编码作用以及适应现象。三、视觉过程中的感受器模型和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四、各感觉过程中的适宜刺激及生理机制。第四章知觉生理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知觉信息处理的特性,掌握知觉的神经基础及视知觉理论。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知觉恒常性、平行处理机制、知觉对象信息加工等基本概念,了解视像形成的多步骤整合学说。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知觉过程中的脑电变化。教学难点是视知觉理论。4、教学内容第一节视知觉恒常性一、遗传对知觉恒常性的影响二、刺激图形在视网膜成像的方位对知觉恒常性的影响第二节形状、颜色、运动信息的平行处理机制一、视知觉对象信息平行处理系统:初级知觉通路二、大脑皮层高级知觉通路三、高级视皮层对较低级视皮层的下行调节作用四、知觉对象信息加工第三节知觉过程中的脑电变化第四节视知觉理论一、视像形成的多步骤整合学说二、神经元同步放电假说三、图像识别理论5、小结:一、遗传对知觉恒常性的影响。二、初级知觉通路和高级知觉通路以及高视觉皮层对低级视觉皮层的下行调节作用。三、心理因素参与的诱发电位变化又称为事件相关电位。。四、多步骤整合学说认为梦是从人的正常视觉中演绎出来的;图像识别理论认为知觉是模板匹配、原型匹配或识别模型。第五章学习和记忆神经生物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与记忆的主要种类,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认识一些常见的学习和记忆障碍。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模式、记忆分类、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学习和记忆与突触可塑性、学习与记忆的分子机制、一些典型的学习和记忆障碍。难点: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学习与记忆的分子机制。4、教学内容第一节脑的学习记忆特性与学习记忆分类一、脑的学习记忆特性二、学习记忆的种类第二节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一、参与学习和记忆的脑结构二、脑内记忆系统第三节学习和记忆的突触机制一、学习记忆与突触结构的可塑性二、学习记忆与突触传递效能的可塑性三、学习记忆过程中突触结构可塑性与突触功能可塑性的关系第四节学习和记忆过程的调制一、中枢胆碱能递质与学习记忆二、儿茶酚胺类递质与学习记忆三、氨基酸与学习记忆四、神经肽与学习记忆第五节记忆障碍一、记忆增强二、记忆减退三、记忆错误四、记忆虚构症5、小结:一、要掌握人与动物的各种学习模式,及不同学习模式的共同性和各自的特点。二、重点掌握各种学习模式共同的脑机制,可从三个层次加以分析:在整体水平上的脑定位论与等位论的对立统一。三、在细胞水平上,异源性突触易化机制;在分子水平上的蛋白质变构作用。。四、掌握关于记忆心理学与记忆生理心理学理论,以及它们的重大变迁,从单一的记忆理论发展为多重记忆理论;从单一脑结构——海马,发展为多重脑记忆系统。重点掌握记忆痕迹理论,多重记忆系统与多重编码理论。第六章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语言活动的神经基础,思维的生理机制及语言与思维障碍。言语思维的脑机制主要靠对一些脑疾患引起的失语症进行研究。80年代以来,由于无创性现代脑构像技术和生理记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正常人类言语思维脑功能的新手段。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联合型学习与非联合型学习,记忆印迹,突触机构的可塑性等基本概念,思维的生理机制及语言与思维障碍。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言语思维的脑机制与应用现代脑成像技术的实验研究。4、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活动的神经基础一、脑内特化的语言区二、语言活动与大脑功能一侧化三、脑内语言系统四、语言信息处理的神经心理模型五、语言的认知神经机制六、语言能力的遗传性第二节思维的生理机制一、思维的解剖学基础二、大脑左右半球的思维功能与思维互补说三、脑的神经回路与思维的大脑回路说四、演绎推理的心理模型理论第三节语言与思维障碍一、运动型失语症二、感觉性失语症三、意义性失语症四、命名性失语症五、失算症六、传导性失语症七、失读症八、混合性失语症5、小结:一、言语思维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二、各种失语症的含义及其脑结构基础。三、记忆痕迹理论的概念以及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四、三突触回路的组成、机能特性、实验证据。第七章情绪生理学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情绪的生理基础与情绪的一般生理反应。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基础情绪喜怒哀惧的生理机制,生理反应和变态情绪的生物学研究。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情绪的神经解剖基础、脑内自我刺激的情绪效应、情绪活动的生物化学调节、情绪生理反应的表现。难点:情绪活动的生物化学调节、情绪的神经解剖基础4、教学内容第一节愤怒、恐惧和快乐的机制一、恐惧二、愤怒和攻击三、愉快和奖赏第二节情绪生理反应一、思情绪生理反应的表现二、情绪生理反应的测项目三、情绪的生理反应与测谎四、情绪生理反应与心身疾病第三节变态情绪和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研究一、变态情绪二、精神分裂症5、小结:一、杏仁核等脑区在恐惧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机制。二、愤怒和攻击的生物化学机制。三、多巴胺与愉快的情绪等体验有关。四、变态情绪中的焦虑与抑郁原因及治疗。第八章随意运动控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随意运动控制的模型及随意运动障碍,掌握随意运动的特点与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机制。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对运动功能的神经调节机制有一概括全面理解。在神经肌肉装置,脊髓反射机制和脑运动功能调节等三个层次的生理机制中,重点掌握脑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功能关系。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教学难点是感觉信息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4、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形成过程与随意运动的特点一、肌肉与运动二、肌肉感受器对肌肉运动的调控三、运动单位四、运动的形成过程五、感觉信息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六、随意运动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一、脊髓内部“下运动神经元”对运动的控制二、脑干与大脑皮层对运动的控制三、小脑和基地神经节对运动功能的调节第三节随意运动控制模型第四节随意运动障碍一、帕金森氏病二、共济失调性震颤5、小结:一、搞清神经肌肉接点与神经效应接点的结构和机能特点,以及肌梭与小运动神经元在运动功能中的反馈调节作用。二、单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作为最后共同公路的基本概念。三、脑对运动功能的节段性控制,包括各节段脑标本制作,以及各段脑标本出现的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的脑机制.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四、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组成、机能以及损伤后的症状,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五、小脑的功能及其损伤后的症状。第九章摄食与饮水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摄食和饮水的神经生理机制。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双中枢理论,摄食信号,继发性饮水等基本概念,了解摄食与饮水的联系。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摄食过程的调节和饮水调节。教学难点是脑对饮水行为的调节。4、教学内容第一节摄食过程的调节一、与摄食有关的脑中枢二、摄食信号三、特殊饥饿与习得反应四、人类的肥胖问题五、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贪食第二节饮水调节一、两种类型的渴——渗透性渴和容积性渴二、脑对饮水行为的调节三、继发性饮水第三节摄食与饮水的联系5、小结:一、驱使摄食和饮水的因素是饥和渴,相关脑中枢腹内侧下丘脑等。二、摄食信号主要有代谢信号的研究假说。三、肥胖的相关生理机制。四、渗透性渴和容积性渴的理解。第十章性生理心理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物
本文标题:《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8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