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教师如何应对特殊学生
小组成员:03高雪02肖婕05王丹在班级管理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似乎是班级活动中不太和谐的音符,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影响,孩子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教育者,我们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常见特殊儿童类型•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孤僻儿童•攻击性儿童•智障儿童•残疾儿童一、自闭症儿童表现:与外界交往障碍,不与外界接触,表现为极度的孤独和自闭,对最亲近的人和别人均缺乏情感反应;语言障碍,智能障碍,感知觉方面似乎“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渴望维持原样不变,行为方面有反复无目的的刻板动作,如弹手指、拍手、摇摆身体、旋转和挥动手臂、脚尖走路或其他刻板动作。甚至会出现自残行为(如抓破皮肤、咬手等)较为常见。案例:小王,患有自闭症,在幼儿园里只会坐在小椅子上,不是发呆就是转转手指头,不说话也不会笑,连最简单的动作也要老师手把手的带领着做才行。说话少,总是吐出一两个单字,交流困难。对周围的事也漠不关心。自闭症原因:1、遗传的因素:很多自闭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染色体脆弱症。2、环境因素:分为两大块,一是在孕母体内的环境,胎儿在子宫内是有感知的,母体情绪的波动,以及不正常的剧烈运动都会影响胎儿生长。二是出生后外界的环境影响,家庭教育、沟通障碍、环境污染等都可能引发孩子自闭症。3、感染或外伤4、新陈代谢疾病可采取的对策•1、使用平稳温和的语气,不要用太大的声音说话。•2、在说明你想表达的事情时,使用简明的字句。•3、对于无法安坐的学生,做作业时,允许他们在手上拿着一些不太显眼的,有操作功能的物品,比如可以挤压的橡胶球,或一小块布料。•4、尽量减少教室里的干扰,并维持低干扰的环境。•5、允许学童坐在前排的位置,以降低干扰。•6、在转换环境及等待的时候,使用“首先......然后”的句法,比如,“我们先做数学,然后再下课”。•7、使用图像或文字的视觉课程表,来帮助学童做事件预期及环境转换。•8、请教孩子的父母,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也知道许多能帮助孩子的特别技巧。•9、帮助学童跟同学互动,对许多孩子来说,“交个朋友”这件事,并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10、反复练习是学习的密码,一而再,再而三的实际操作,口头复诵。•11、提早告诉孩子接下来会发生的事。•12、耐心,对于新的事情,新的要求,新的功课,给孩子们额外的时间去消化这些讯息。•13、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的范围,不要老是凑在他眼前跟他说话。二、多动症儿童•表现: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以及活动过度或冲动,且伴有学习困难,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儿童的问题核心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案例:明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家里是爸爸妈妈头疼的宝贝,天天喝可乐、雪碧,上蹿下跳没有一刻安稳,情绪不稳定,常常冲动任性,一不高兴就对家里的东西摔摔打打。在学校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小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手脚动个不停,需要老师多次课堂提醒;好捉弄人,常干扰或打断别人的说话和活动,自控力差,脾气暴躁,智商正常但学习成绩时好时坏,一事未完又换另一件事……爸爸妈妈怀疑明明是多动症孩子。多动症的主要致病因素•1、遗传因素。•2、脑损伤或脑发育不成熟导致的脑功能轻微失调。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3、饮食习惯。•4、环境与教育因素。近年来,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学习负担过重,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的能力承受范围,这也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此外,家庭结构松散、矛盾冲突多、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偏于拒绝、过度保护等,都有可能诱发儿童多动症。•对多动症孩子的治疗一般侧重于教育安抚,教育安抚是家长、老师密切配合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矫治过程是很复杂的,双方应长期坚持。在矫治过程中家长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诚挚地请求老师的配合,共同帮助孩子进步。具体对策•1、培养多动症孩子合理的作息习惯。对多动症儿童,家长订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培养他们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在生活细节上一心不二用、做任何事都专心。•2、对多动症孩子规矩应简单,要求应明确。•3、注意对多动症孩子安静、守纪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从而逐步培养起能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4、应对多动症孩子过多的精力给予出路。多动是儿童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早期运动不够、能量释放不足,如果给儿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任其自由运动,待其能量宣泄之后,儿童必然会安静下来。•5、减少多动症孩子过多过密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三、孤僻儿童表现:•1、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2、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3、不关心别人。案例:妙妙是个特别孤僻,不合群的小女孩,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与外界有任何的交流,没有朋友,不爱笑,不说话,表情总是很沉闷。造成孤僻的原因1、性格内向。表现得比较安静、胆小,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成人给他新的玩具或图书,他却表现的无所谓;其他小朋友主动与其打招呼,他却视而不见。•2、家庭教育严厉。父母成天板着面孔对待孩子,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因一点小事常厉斥责孩子,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孩子更加不愿说话。•3、长期看电视。长期依赖电视的儿童因为缺乏一定的人际交流,会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些孩子会表现得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非常反感他人干扰其看电视,心情容易烦躁。•4、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或病故,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应有的家庭温暖,因而性格孤僻,对周围事物冷漠。对策•1、投其所好•幼儿一般都多贪玩,当你以他喜欢玩的东西作为交流话题时,就能触动他心灵的热点,进而产生语言上的共鸣。•2、学会理解•孤僻的幼儿,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闭心理,当他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如不会系鞋带,衣服一时穿不上去时,家长应给予理解并耐心帮助提示他。•3、积极评价•幼儿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尤其看重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以及如何评价自己,欲使孤僻幼儿道出心声,应从满足其正当心理需要出发,把握时间,多运用表扬、鼓励的方式,顺其自然地与之心理相容,使他产生语言交流的欲望。•4、户外活动•心理学家的试验结果表明运动刺激对儿童心理发展是很重要的。因此,对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儿童,要多让孩子和其他儿童一起锻炼,一起做游戏,共同活动以培养孩子热爱集体和良好性格。•5、倾注关爱•关爱是家长与幼儿之间增进感情的基础。爸妈要在态度上对宝宝亲近,生活上对宝宝体贴。你爱的暖流滋润宝宝的心田,宝宝在感受爱的同时,悄然改变孤僻的性格。爱是转变孩子孤僻性格的前提,没有爱心,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能奏效。四、攻击性儿童•表现:所谓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和抢夺、损坏他们财物等霸道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成人有所不同。•它不是因根本的利害冲突或极端的对立关系引发的,而往往是由一些日常生活小事或纠纷引起的。•我国学者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企图损害他人或物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以是身体上的进攻(如打、踢、咬等),言语上的攻击(如大声叫嚷、叫别人绰号、贬低他人、背后说坏话、造谣污蔑等),也可以是侵犯他人的财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案例:佳佳,她是独生女。家里的大人都视她为掌上明珠,大家都很宠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特别是妈妈。佳佳是一个文静,爱撒娇,不太爱说话的小女孩,每天都是由妈妈接送来幼儿园,每次妈妈来接的时候就跟妈妈撒娇。有一天早上妈妈突然问老师,昨天佳佳在是不是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想想昨天一整天下来都很好根本就没发生什么事情啊。当老师跟她妈妈聊起来的时候才知道原因。原来,昨天在吃午饭的时候老师叫她多吃点饭可她不怎么情愿吃,回去就跟妈妈说老师骂她。老师都已经跟妈妈说了原因,可妈妈一直在问;“真的没发生什么事吗?可是她回家一直哭说再也不去幼儿园。”有一次在组织《大树妈妈找孩子》活动,给幼儿发树叶的时候,佳佳看到身边的乐乐拿了一个与他不一样的树叶,她就跑过去,二话不说就想抢夺乐乐手里的树叶,这边的乐乐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两人就争夺了起来,这时佳佳为了拿到树叶二话不说的就煽了一把掌,并把树叶抢到手。当妈妈来接的时候,老师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妈妈却说:“不可能,我女儿从来不打人的啊,都很听话啊。在家里我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一直都很乖的啊,怎么会打人呢?原因:•1、挫折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孩子而言,家长或教师态度和行为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模仿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除多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幼儿群体中有许多不良思想的存在,如一个班里幼儿之间争当“老大”,争当“拳王”,争比力量,形成团体互帮的现象。这些不良思想如果引导不党,将促成幼儿不良心理的养成,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3、家庭教育因素。•有研究表明,幼儿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高度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种家庭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对幼儿限制的失当。此外,对产生了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父母往往对他们施以行为惩罚,此惩罚方式便易给带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树立反面的攻击性行为的学习榜样。所以,以乘法作为抑制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往往不奏效。对策•对策:1、自然后果法。•就是让幼儿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要求幼儿亲自消除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如攻击者把别的小朋友的胳膊咬出了血,就应承担后果,不能置之不理。•2、不理睬。•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愉悦莫过于他人对他的关注。所以,不理财孩子,是一种特别敏感的惩罚。当孩子做出攻击性行为时,暂时对孩子不理睬,对他表示冷漠。在一段时间内不理他,而对被攻击的对象给予充分的关注,用温柔、亲切的态度去安抚被攻击的对象。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性,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为止。•3、提供非攻击的环境。•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提供非攻击的环境,尽量减少冲突的可能性。例如在必要的条件下,可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避免因偶然的身体碰撞而导致的攻击性冲突。•4、榜样法。•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对其采取榜样示范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别人的所作所为,受到共鸣影响,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比如一些经常发生矛盾的小伙伴,教师可先让他们观察另外一些好朋友,看他们是如何互相帮助友好地在一起玩耍的,然后提醒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向他们学习,若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攻击性行为,再适当给予奖励。•5、教会幼儿适时发泄不满情绪。•过分压抑幼儿的攻击性情感,虽然能得到暂时的安宁,但压抑久了,幼儿心理失常,一旦有个导火索,一触即发,后果只会更严重。五、智障儿童•表现:智障儿的主要特征•1.学习速度缓慢或缺乏,对于学习到的事物很难类化或转移到日常生活当中理解力不好,所以在学习抽象的事物上有困难•2.记忆力方面,看到东西容易忘,要他们在短时间记住一件事情会有困难,而且要不断不断地学习才容易记住,不会忘记。•3.举一反三的能力及用过去的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案例:佳鑫。他是一名智障儿童,从不大哭大闹,孩子坐在那里很安静,看上去很乖,从来不给老师惹“麻烦”,老师和他讲话,他也不回答,如同角落里的小草,没有阳光的呵护,默默地自生自长。每天的早操估计是他的痛苦时刻,全班小朋友都在整齐协调地做动作,他就低着头,无意识地摆弄着衣角,如同处于无人之境中。•不光是早操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其他幼儿都结伴玩开了,可他仍站在原地,老师去拉他的手,想带他一起和别的孩子玩,怎么也拉不动,后来他竟然蹲了下来。他这种孤立、“特殊”的举动让全班小朋友对他“敬而远之”,他似乎没有朋友,有的孩子看到他穿的衣服甚至还在背后偷偷地笑他,有的孩子会悄悄地议论他的嘴巴和别的小朋友长得不一样。这个孩子似乎更自卑了。•原因:智障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无
本文标题:教师如何应对特殊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0858 .html